在1998年10月19日,河北省滄州市飛機場發生了一起重要的UFO與中國空軍飛機遭遇的事件。
媒體披露驚人事件
該事件首先在《河北日報》登出,后又經過其他報紙轉載,在社會各界和北京UFO研究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震動。
《河北日報》以《飛行員駕機追趕UFO,滄州上空驚心動魄的一幕》為題的報道說——
1998年10月19日23時,對于多數人來講很平常,可對于空軍駐滄州某飛行實驗訓練中心的飛行副團長劉明、飛行大隊長胡紹恒來說,可能會終身難忘。他們親眼目睹了UFO,并駕機追趕至12000米高空。
與此同時,正在機場工作的地面勤務人員發現天空中有一個亮點,開始像星星,后來變成了并排的兩顆星,一紅一白,兩星還在不停地旋轉。漸漸地大了,像一個短腳的蘑菇,下面似乎有很多燈,其中一個比較大,不停向地面照射。
這是什么?“很可能是外來飛行器廠空軍的李司令員憑著軍人特有的敏感和警惕,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
23時30分,標圖員報告,飛行物已到了青縣上空,并懸停在那里,高度1500米。隨著“啪!”一聲槍響,一架國產“殲教六”飛機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像一把利劍直插天際,迅速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
當劉副團長和胡大隊長一起駕機趕到目標所在地,很快便發現了那個飛行物,就像科幻片描述的那樣:圓圓的,頂呈弧形,底平;下面有一排排的燈,光柱向下照,邊上還有一盞紅燈;整體形如草帽。
劉、胡二人立即拉桿躍升,當飛機上升到3000米,發現目標已飛到飛機的正上方。顯然,飛行物上升的速度比飛機更快。硬拼不如智取,兩名飛行員調轉機頭,下降高度離目標而去,那怪物果然尾隨而來。當飛機改為水平飛行,卻發現目標像幽靈一樣,上升到高于飛機2000米的位置。劉副團長將槍打開保險,瞄準目標,請示李司令員是否干掉它,李司令員沉著地指揮不要著急,先看清楚是什么。
他們不停地追,可就是趕不上那個飛行物。飛機爬升到12000米,目標已上升到20000米的高空。由于飛機油量表指示告急,李司令員命令飛機返航,地面雷達繼續跟蹤監視。當兩架新型戰機準備出擊時,不明飛行物不見了。
這“幽靈”到底是什么?難道真的是國外多次報道過的UFO嗎?有關單位多方調查研究這次不明飛行物事件。已統計出當晚見到UFO的當地群眾約為140人。
UFO組織 外圍調研
滄州事件發生后,在北京UFO研究會的一次例會上,會員們對這起事件進行了討論,大多認為這是一起真實的案例,決定不放棄這次機會,一定要進行實地調查和考證。
會議上當即成立了北京UFO研究會考察隊,由周小強秘書長帶隊,另有兩名會員,一名上海的記者,一名滄州當地群眾和一名司機共6人趕赴滄州進行調查。
調查隊包了一輛大轎車,于當日上午出發,傍晚到達滄州,在一個學校休息。
第二天清晨,我們趕往滄州機場,在機場的招待所安排好住處,即刻來到機場宣傳科進行調查。
由于這里是部隊,宣傳科的負責人表示不能配合,也不便發表什么評論。
雖然我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如:采訪飛行員本人,飛行員當時的心情、感覺,UFO的飛行智能化,當時目擊者的情況、能否采訪等等。
但是,宣傳科以沒有上級指示為名,一律拒絕回答,更不允許我們采訪軍人。而且,對我們所稱的“滄州UFO事件”的“事件”二字十分反感,認為這是一次泄密,本來就不應該報道。
鑒于此,我們抓緊時間對附近的老百姓進行了針對這次UFO事件的采訪。
我們圍繞機場周邊地區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多是當地村民和村干部,但似乎沒有人知道這次事件。由于事情發生在夜里23時,大部分老百姓都睡覺了,所以目擊者就會很少。而且,由于事情發生在高空,他們即使在野外,也很難去特別注意。
目擊者都多是軍人和機場內的軍人家屬們。
但是,這次調查中,從當地老百姓那里,調查隊也得到不少其他UFO現象的收獲。比如,許多發生在過去的奇怪現象,有火球飛過天空,有奇怪的響聲,有變壓器的奇怪事故,也有不明夜空光芒等等,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感覺,就是UFO現象在這里已經十分普及了。
這么偏僻的地方,老百姓都知道UFO是怎么回事。現在都用UFO來解釋一些不明事物,這也是我們進行科普宣傳的一個重要成果。
調查了一天,回招待所后發生了意外事件:招待所要我們立即離開,我們不同意。沒想到這一舉動,竟然驚動了基地領導。
基地李司令員親自接見了我們,應我們對這次UFO的調查要求發言說:“所有的情況都在報紙上了,沒有更多的補充。”
我們明白,他這是對報紙上的報道進行了認可。可能有一些小的出入,但是不大。
我們于第二天全面完成了對這次事件的調查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