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解讀:欠債還錢是自古以來的老理,也是市場經濟的一條規則。但眼下就是有一批沒羞沒臊的老賴,欠債不還。討債是個難辦的差事,但在當今的時代,凡社會需要,就會人有人挺身而出,這不,商賬追收師即將粉墨登場。
所謂商賬追收師,是指專門替單位或個人追收債務的人員。它區別于傳統的討債人員, 商賬追收主要針對企業的“應收賬款”,通過專業、合法的“非訴訟”“心戰”追收服務,幫助企業及時收回賬款,降低企業風險率和壞賬率,防范和規避企業由于使用賒銷方式帶來的信用風險。
有關數字表明,目前中國國內企業平均賬款拖欠天數超過90 天,而美國企業僅為7 天。國內企業平均壞賬率約為5%~10%,而美國企業壞賬率僅為0.25%~0.5%。
職業素質:對商賬追收師的素質要求不能等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討債人,由于商賬追收師是通過電話催賬、信函催款、上門拜訪、受托法律追收等合法的商賬追收流程,行為必須要合法。因此,商賬追收師要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如《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對心理學有一定研究,能夠對債務人的拖欠心理進行分析;對國內外的商賬追收組織和機構有所了解,能對企業信用風險特征進行防范與分析,深諳撰寫催賬信函、電話催收、追賬催收談判爭議處理技巧以及商賬追收的后期處理方式、各種追收方式的禮儀等。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商賬追收業一直被工商部門列為禁止注冊的行業。而在商業信用發達的國家里,討債公司及其人員有著合法的身份,如美國、瑞典等國就有專門的討債公司,而且業務紅火,一些世界知名企業也把討債業務外包給討債公司。2006 年4 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推出商賬追收師職業培訓項目,并且首個商賬追收師培訓將于今年6 月開班,今后,商賬追收師將持證上崗。這樣,商賬追收人員就有了合法、合情、合理的職業身份。有人建議,公安、工商等部門不妨借鑒國際經驗,為商賬追收公司及其人員存留相應的創業環境,并出臺專門的規范文件,給合法討債一條生路。
職業薪酬:我國有千億元計算的商賬追收市場。目前,商賬追收收費標準為:追討10 萬元以下的錢款按總額的30%收費,超過十萬可以雙方協商。業內人士認為,做商賬追收這一行,規模大一些的、公司經營好的一年能賺幾千萬元,小一點的也能賺個幾百萬、幾十萬元。現階段高級職業商賬追收師年薪在30 ~ 50 萬元,而一般的商賬追收師年薪起碼在10 萬元左右。
據了解,民建中央政協委員去年提出積極為開放商賬追收行業創造條件的提案,更有多家媒體報稱中國每年由于信用問題造成的損失近6000 多億人民幣。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商賬追收師的確“薪酬無量”。
職業前景:信用缺失與誠信失守成為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極不和諧音符。由于失信的成本太低,而守信的成本太高,欠賬不還成為怪異之風。商賬追收師的出現,對減少債務糾紛,約束規范人們的守信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賬務糾紛增多,眾多企業或個人深受困擾,加上通過法律途徑追討又面臨“執行難”問題,討債業務的巨大需求拉動,標明商賬追收師職業前景看好。據介紹,眼下,我國從事商賬追收工作的人員約有6000 人,加上風險管理師和催收人員,將有15 萬人從事該類工作,市場需求量較大。預計在“十一五”期間,市場擴大,粥多僧少,將會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人走上商賬追收師的崗位。
職業提醒:雖然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等多部法律中都有誠實守信的法律原則,但這些規定不足以對社會的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約束。
隨著與信用制度建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速度的加快,《信用法》《公平交易法》《信用中介管理條例》等類似國外的《公平債務作業催收法》等一些法律法規的陸續出臺,商賬追收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商賬追收從業人員要提高自身素質,掌握現代信用管理科學理論及有效的追收方法,為建設和諧社會,在陽光下執業。也只有這樣,商賬追收師才能成為債主尊重、社會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