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艷麗,中國第一位國際模特大賽的冠軍、中國第一位“十大名模”評比的冠軍、中國第一家模特公司的首席簽約模特、中國模特界的第一位青聯委員。在模特事業獲得成功之后,她又進修時裝設計,并創辦了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如今,她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就是中央電視臺戲曲·音樂部主任,200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郎昆。這對讓人羨慕的名模及名導演夫婦,是怎樣導演他們的“艷麗”生活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求愛:如果兩個人相愛,是不是要天天在一起?
馬艷麗第一次見到郎昆,是在一臺晚會上。她是表演嘉賓,而郎昆則是總導演。最后一次彩排的時候,因為一個伴舞演員出了一點小失誤,不得不重新來一次,要知道,那可是上百人的串場大戲啊。當時的馬艷麗,眼睛看著郎昆,不禁為那個演員擔心,她知道一般的導演肯定會發火的,但是沒想到,郎昆只是對那演員溫和而鼓勵地笑笑。就是這個笑容,讓郎昆在馬艷麗心中留下了溫暖的印象。再以后,又有幾次機會,兩人碰到一起,就慢慢成了朋友,也會互相開開玩笑。
2001年的春天,郎昆和馬艷麗又在一臺晚會上碰見了,結束之后,郎昆忽然對馬艷麗說:“我請你吃飯吧。”馬艷麗爽快地答應了。這是倆人第一次單獨在一起吃飯,但他們談得很投機。馬艷麗忽然覺得郎昆是一個和自己特別親近的人。中途,當她從洗手間出來,一陣悠揚的琴聲彌漫在整個大廳中,她循著琴聲望過去,那是怎樣一個令她終生難忘的情景啊:郎昆坐在鋼琴前,正深情地演奏著。郎昆用沉浸在音樂中帶著愛意的目光看著馬艷麗,她當時就感到自己融化在他那脈脈含情的眼神和動聽的琴聲中了……從那以后,他們經常一起吃飯、運動,頻繁的接觸后,馬艷麗發現了郎昆更多的優點:溫柔、善良、寬容、熱心、沒有一點倨傲之氣。馬艷麗還發現他很孝順,不管工作如何繁忙,每周都要抽時間回去和父母吃頓飯,這是她最欣賞郎昆的一點。
馬艷麗是河南人,他們戀愛后不久,郎昆要去河南執導一臺少林武術節晚會,去之前,他告訴馬艷麗:“我想見見你的父母。”馬艷麗趕緊說:“還是不要見吧,你們不熟,我又不在。”郎昆說:“放心好了,我保證讓他們滿意。”一到河南,他馬上就把馬艷麗的父母接到晚會的現場,讓他們看演出,給他們講有趣的段子,和他們聊得特別投機,完全獲得了他們的好感和信任,后來馬媽媽還一個勁兒地在女兒面前說郎昆的好話呢。
郎昆用浪漫的琴聲敲開了馬艷麗的心扉,用細致的關懷和愛護贏得了馬艷麗的信任,從此,兩人的生命開始交織在一起,他們深深地相愛了。有一天晚上,他們在一家西餐館吃飯,在那種曼妙的氣氛中,看著對面美麗的女孩,郎昆情不自禁地說:“找到你真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幸福。”馬艷麗說:“幸福的感覺其實是相互的。”郎昆又說:“如果兩個人相愛,是不是應該天天在一起?”馬艷麗知道他是在向自己求婚,她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說:“是啊,是應該天天在一起。”于是,他們就領了結婚證,正式“捆綁”在一起了。

婦唱夫隨:點滴都是大導演的濃濃愛意
做一名服裝設計師,創辦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是馬艷麗的夢想。她選擇在東華大學服裝學院進修服裝設計,每天和普通的學生一樣,背著書包,上學讀書。她放棄了T型臺上的鮮花和掌聲,選擇了另一種證明自己的方式。
自從馬艷麗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Mary Ma后,她已經成功舉辦了4次個人作品發布會,輿論評價很高。從模特轉到服裝設計領域,尤其是要創建一個新的品牌,馬艷麗感覺到了壓力。郎昆一直在后面默默地支持著她,在為她營造一個獨立而寬松的環境的同時,再給一些理性的建議。在她疲憊的時候,為她捏捏肩膀,給她遞杯咖啡,在無聲中化解了她所有的疲憊和辛酸。郎昆知道馬艷麗喜歡吃日本料理,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帶馬艷麗去日本料理餐廳吃飯,而且裝成對日本料理很感興趣的樣子。過了很久,馬艷麗才知道郎昆其實根本不喜歡吃日本料理。馬艷麗過生日的時候,郎昆會訂一個優雅的餐廳和妻子吃飯,再送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流淌著郎昆濃濃的愛意。
人說夫唱婦隨,可郎昆卻是追隨著馬艷麗拍隨筆寫真集的腳步,一起去了希臘和埃及。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一趟真的很難得,就像是再次度蜜月一樣。在希臘一個美麗的小島上,站在山頂向下看去,遠近都是白色的屋頂,整個城市干凈而清新,充滿異域的浪漫風情,馬艷麗特別喜歡這個地方,想留下一些照片做紀念,郎昆也高興地在旁邊指揮妻子擺姿勢。由于當地人保護自己家園環境的意識特別強,不太喜歡外地人在那里拍照,他們才拍了不久,就有人報警,警車開過來,大家收工不及,郎昆為了保護這些美麗的照片,只好帶著馬艷麗和留存著照片的相機,悄悄地先離開,兩個人一口氣跑了很遠以后,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互相注視著開懷大笑,就像兩個偷吃了糖果的孩子一樣。夫婦二人每次想起那次的事情都忍不住笑,實在是浪漫與刺激并行,生活充滿了艷麗的色彩。
2005年11月,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馬艷麗獲得2005中國時尚大獎賽最佳風格設計獎。在這次發布會上,她的高級定制時裝獲得了全球15位大使夫人的齊聲盛贊,成為高級定制服裝領域獲得如此殊榮的為數不多的華人設計師之一。甚至在發布會第二周,Mary Ma工作室承接的工作就排到了2006年年中。服裝發布會的當晚,郎昆本來想去現場為妻子加油的,但是因為春晚的排練實在太緊張,只能通過電話祝賀太太在事業新領域上的成功。丈夫的祝福,讓一向堅強的馬艷麗熱淚盈眶。
在郎昆的眼里,馬艷麗不只是美麗,更多的是善良、樸實、剛毅、孝順。在娛樂圈這么多年,雖然外面誘惑很多,但她依舊保持著自己那份質樸。對于很多人熱衷的名利,馬艷麗看得很淡,她說:“就像一顆鉆石,如果你不需要它,這石頭又有什么意義呢!”
“榮升”母親:“小演員”給大導演添精彩
馬艷麗和郎昆都喜歡孩子,尤其是女孩,郎昆說:“女孩很可愛,而且可以像她媽媽一樣漂亮。”2003年,因為非典的原因,馬艷麗的公司積壓了上千萬已經加工好的時裝,而正在這時,她發現自己已經孕育了一個小生命。郎昆對她說:“這可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吧,在這樣的時候,給我們一個寶寶,既然來了,我們就安心準備當父母吧!我會一直支持你的,放心吧,一切都會很順利的。”有了郎昆的安慰,馬艷麗雖然擔心孩子的健康,但還是決定:要了這個寶寶!
為了孩子的健康,馬艷麗和所有的孕婦一樣,努力補充營養,根本沒有想到保持體形這個問題,并且一直堅持工作。最讓人驚奇的是,懷孕好幾個月了,她還挺著肚子去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把旁邊看的人都嚇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她說:運動員的出身能讓她很輕松地對待懷孕這件事情。

2003年11月2日,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孩,長得很漂亮,眉眼和皮膚都像郎昆。郎昆抱著孩子,親個不停。馬艷麗開玩笑地說:“以后就有兩個女人來愛你了。”而郎昆則深情地為馬艷麗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他親手做了一張卡片,然后寫上充滿愛意的文字,連同一條代替女兒感謝媽媽的項鏈一起送給了馬艷麗,看著老公充滿愛意的眼神和自己懷里那個可愛的寶寶,馬艷麗心里有說不出的甜美和幸福。
郎昆很希望女兒長大以后能在音樂方面有所發展,因此給孩子取名為郎瑪沁歌。郎昆根據孩子不同的階段,精心給女兒選擇了很多音樂碟,每天放給女兒聽。女兒在音樂聲中一天天長大,或許是遺傳,她對音樂真的很感興趣,每次樂曲響起,她就隨之做出各種表情,大一點后,手和腳都會隨著節奏動起來,像跳舞一樣。
馬艷麗和郎昆的社會活動一直很多,但每到周末,他們都會盡量呆在家里,陪著女兒。他們帶著女兒去公園,女兒看到綠綠的草地,看到旋轉的木馬,會特別興奮,啊啊地叫個不停,并且手舞足蹈。那一刻馬艷麗和郎昆都會覺得特別幸福和充實,所有的疲憊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從前冷清的家也開始熱鬧起來,這一切都是因為家里這個新的“小演員”給全家人帶來了豐富的新活力和精彩啊。
大家庭:一家人就該像“春晚”那樣和和樂樂
有了女兒,馬艷麗更懂得愛,更懂得關心別人。但是她實在太忙,郎昆也忙,最后兩個人商量了一個好辦法,把父母和哥哥、妹妹都接到身邊來,這樣既能彌補自己內心對女兒的歉疚,也能更好地滿足父母希望一家團圓的心思。
當夫妻倆每次看到女兒和哥哥的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再看看父母臉上彌漫的笑意時,就會相視一笑,慶幸做了這個英明的決定。郎昆說:“一個大家庭過日子也像一臺晚會一樣,想把這晚會演好,是需要一個好導演的精心安排的。”而自從他成功導演2005年春節晚會并接下2006年春節晚會之后,他們這個家的導演就換成馬艷麗了。特別是2006年的春晚,給郎昆的壓力更大,晚會搞了這么多年,還能不能出新呢?馬艷麗深知春晚一年比一年難做,為了讓郎昆能全力以赴,她對丈夫付出了更多的愛。雖然她并不擅長廚藝,但只要在家,總會照著菜譜,給郎昆做幾道他愛吃的菜;出差在外,她每天都會給他打電話;到國外,她會抽空給郎昆買幾件精致的衣服。雖然郎昆對服飾很講究,他自己買的衣服也很不錯,但是妻子買的衣服似乎更合乎這位總導演的心意。
愛家的郎昆和馬艷麗都很明白,要把一個家建設好,是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的。無論怎樣繁忙,兩人中總要有一個人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家中,這樣,家才是名副其實的港灣,而不只是冰冷的房子。當郎昆再次接下2006年的春節晚會之后,馬艷麗說:“你放心去吧,不要有負擔,我還會像去年一樣,照顧好女兒,照顧好家。”為此,馬艷麗擱置了自己許多的工作計劃,也因為這樣,她從一個忙碌的風情萬種的名模,變成了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聰慧的妻子,一個溫情的母親。
有人說姑嫂關系和婆媳關系一樣不好處理,可馬艷麗和嫂子的關系就像親姐妹一樣。
有一次,馬艷麗加班做設計,回到家已是凌晨兩點,剛把車停在家門口,她猛然想起這么晚了,自己沒帶房門鑰匙,要是按門鈴,又怕吵醒家人。正猶豫著,忽然嫂子從窗戶探出頭來說:“是艷麗回來了嗎?”馬艷麗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趕緊說:“嫂子,是我回來了。”回到家一看,媽媽和嫂子都在等著。馬艷麗說:“這么晚了,你們怎么還沒睡啊?”媽媽端給她雞湯:“肚子餓了吧,喝點湯吧,這湯熬了一整天了。”
一家人的關系那么融洽,郎昆也就可以放開膀子去烹制全國人民的春晚大餐了,他說一個家庭中的導演就是要擅長調停家庭中各個成員之間的關系,只有家庭和睦了,這一整出戲才能唱得精彩。
婚禮:大導演和女主角暫時缺席
馬艷麗和郎昆結婚已經快5年了,但是他們這出家庭劇還有一樣很重要的“節目”沒有播放:一場屬于他們的婚禮。2001年辦理結婚證的時候,兩個人都很忙,總想著以后找個合適的機會補辦就可以了。
這一拖就到了2003年,女兒出生了,他們想在2004年底辦一個有女兒參與的特別的婚禮,可是郎昆又接了2005年央視春晚總導演的工作,緊接著又開始了2006年春節晚會的籌備工作……婚禮總不能缺了女主角和導演啊!
時光的腳步把我們拉到了2006年春節前夕,這時的郎昆已經快忙暈了,就連回家洗個澡都是件奢侈的事情。夫妻二人有時甚至一個月都見不上一面,郎昆只能靠電話中的只字片語傳遞心中的情意,問問家里的情況,聽著女兒甜甜地說:“爸爸,你好好干,我們都等著你回家過年呢!”那份關懷與期盼,軟軟地溫暖著這個忙碌的男人。
而就在臨近2006年春節的時候,馬艷麗又忙里偷閑,客串了一把演員。但是馬艷麗自己卻說,無論拍電視還是開時裝發布會,在郎昆導演“春晚”的日子里,自己的重心還是會放在家里。“要是兩個人都忙,2006年這個春節咱家就不要過了。”馬艷麗抱起3歲的女兒說。她還說要時刻讓自己像一朵開在丈夫心中最艷麗的花,給他幸福和力量,讓他能全心全意為全球華人再導演出一部更好的年夜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