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比爾·蓋茨以500億美元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連續12次排名第一,他的“搖錢樹”——微軟帝國的“軟文化”應該說功不可沒。
財富分布情況的權威機構之一,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在紐約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顯示,美國微軟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軟件設計師比爾·蓋茨以500億美元再次蟬聯全球首富,連續12次排名第一。
但有意思的是,他不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捐贈人。早在2002年,美國《商業周刊》就將他評為全球最慷慨50名慈善家中的第一名。如今,蓋茨基金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捐贈額已高達290億美元。
特別的遺囑——不在巨宮中死去
2005年,比爾·蓋茨49歲。這一年,美國如火如茶地掀起一場全民學習比爾·蓋茨精神的運動。布什總統親自題詞:“向比爾·蓋茨學習”,大有中國1960年代毛澤東主席號召全國”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味道。
2005年12月19日,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新聞雜志《時代》周刊將比爾·蓋茨夫婦以及愛爾蘭U2樂隊主唱波諾評為2005年度封面人物。《S寸代》周刊自1927年來就開始”選出對新聞和人們生活影響最為重大的人”作為他們的年度封面人物。這也是比爾·蓋茨20年后再次作為封面人物出現在《g寸代》周刊。不過與1984年因微軟公司營業額超過1億美元而成為頭號軟件公司不同的是,這次是因為“比爾·蓋茨夫婦和波諾行善的方法靈活,激活政治和給正義提供動力,使仁慈更加精明,希望更加堅定,激勵人們前行,而被評為年度人物。”
《時代》執行主編詹姆斯·凱利稱,因為他們找到了根除非洲的瘧疾、遏制每年造成800萬人死亡的艾滋病和貧窮在世界范圍蔓延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三人當選。實際上,對比爾·蓋茨而言,這個所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他的慈善基金會。
比爾·蓋茨也并非天生就是慈善家,他說”是非洲永遠改變了我。”1993年秋天,他和妻子梅琳達到非洲國家扎伊爾旅游,他看到那里政府腐敗、通貨膨脹,城鎮死氣沉沉,這使他終生難忘,他開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圍的世界.并著手開展慈善事業,他用9400)d美元建立基金會,自任首席執行官,陸續向醫療、教育、社區等機構大量捐贈。
2002年,美國《商業周刊》公布的全球最慷慨50名慈善家中,比爾·蓋茨夫婦因為幾乎是將財富的60:6捐給了慈善機構而成為全球最慷慨的人,超過排在第二位的英特爾公司合伙創建人穆爾夫婦捐助額的3倍。比爾’蓋茨公開透露說,”自己把工作時間的60%放在技術戰略和產品審查上,30%放在管理、預算審查等商業行為上,還有1096用于慈善活動上。”
在父親80歲生日那天,比爾·蓋茨別出心裁送上一份特殊禮物:以老蓋茨名義設立獎學金,授予致力于公共服務事業的法律專業學生。他說,”我的錢對我父母來講沒有任何意義”。2003年,比爾·蓋茨又鄭重立下遺囑:除了給自己的3個孩子每人留下1000萬美元和價值1億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財產,將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會。比爾·蓋茨甚至公開表示過:”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2004年7月,比爾·蓋茨宣布,他要在今后幾年微軟公司分紅的時候,拿出33,5億美元來加強他的基金會,這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捐款。
比爾·蓋茨如此,微軟公司也是如此。在微軟有很多社團組織,如”中國員工聯合會(Chime)”,公司都會給與一定的扶持;而且還鼓勵員工捐贈社會,公司為此給1:1的補貼。2003年中國非典期間,Chime向中國捐贈了10萬美元,微軟公司也拿出了10萬美元補貼,也就是說一共捐獻了207美元。
熱愛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卡耐基曾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據說比爾·蓋茨最鐘愛的一本書就是卡耐基的《財富的福音》,他反復讀過這本書;并牢記其中的一句話——“帶錢進棺材,死也不光彩。”
特別的信件——真誠則成
2000年的世自己之交,對微軟而言也是不平靜的一年。這一年因為涉嫌壟斷被美國地方法院作出了對微軟不利的判決,一時弄得比爾‘蓋茨和微軟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在此重要時刻,比爾·蓋茨和微軟及時地向全球客戶發出了公開的解釋和聲明。
時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高群耀在給用戶和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說,”本裁定不會改變微軟在中國的總體戰略。我們對中國市場、用戶和合作伙伴有長期的承諾,并致力于為中國的軟件產業做出貢獻。我們的首要工作要點將仍是為你們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共同發展。”
比爾·蓋茨和CEO史蒂夫·巴爾默還親筆簽名寫信解釋說,”我們認識到.在產業中的領導地位,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責任。這就是微軟為什么在過去四個多月里盡其所能,希望終結本案從而避免進一步的訴訟。我們一直認為,和解符合消費者、我們的股東和員工以及國家經濟的最大利益。盡管我們相信我們在上訴程序中有十足的法律依據,我們仍將繼續尋求新的和解機會而無須進一步的訴訟。”
“微軟過去的成功是建立在創新和創造的基礎上的。我們未來的成功也將取決于我們在全球瞬間變化的市場上始終保持創新的能力。在我們努力研制新一代的軟件產品以幫助改善人們生活的過程中,我們將繼續根據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形成的一整套核心價值觀來經營我們的業務,那就是正直、創新、合作和以消費者為中,心。
“我們的員工創造的軟件使各行業的生產力增長.使人們聯系在一起,向人們提供娛樂和信息,還輔導孩子們學習,我們為他們的偉大的工作感到驕傲。我們幫助開創了一個真正成為美國經濟引擎的科技產業,并且這個產業也為全球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對此我們也深感自豪。”
2001年11月1日,美國司法部和微軟公司達成了一項臨時性協議,宣布就“美國訴微軟公司壟斷案”雙方進行庭外和解。至此,持續四年之久的微軟壟斷案終于畫上句號。應該說,微軟公司沒有受到事實上的不良影口向,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的真誠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特別的公報——《企業公民報告》
2006年2月22日,《小康》在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微軟公司首次巨資贊助博鰲論壇,比爾·蓋茨將出席4月舉行的論壇會議。據微軟(中國)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微軟計劃在海南投資7億元人民幣建立微軟大廈作為微軟的中國培訓中心。
記者在會上意外地看到一份微軟(中國)公司出版的2005財年《企業公民報告》。微軟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永正在致辭中提到,“在中國,微軟的理念——您的潛力,我們的動力,貫穿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這一理念是我們發展軟件業的基礎,也是我們公益事業的出發點。我們通過加強對合作伙伴的投資力度,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設立微軟中國技術中心和多家微軟技術中心,提供產業合作的資源和平臺;開展多種項目的人才培訓,積極探索中國軟件產業的人才培養之路;大力推進旨在縮小數字鴻溝的攜手助學項目和潛力無限項目,為偏遠地區的計算機教育和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提供信息技術幫助。這一切都體現了長期以來我們實實在在履行企業公民責任的努力。”
比爾·蓋茨一直強調,“安全已經成為微軟的首要任務,也是微軟研發的重頭戲。”他曾公開表示,微軟將把其60多億美元研發資金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安全軟件技術開發。《小康》獲悉,到目前為止.微軟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對200多起反垃圾郵件和網絡犯罪提起訴訟,并在70多個國家協助進行網絡犯罪調查。截止2005財年末,微軟對超過1 35起有關利用互聯網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案件提起訴訟。計世資訊(CCVV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曹開彬對此認為,“微軟會成為信息安全整合的最有力推動者。此外,微軟對于信息安全的最大的貢獻在于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并及時公布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最大的貢獻在于微軟的責任心。”
微軟公開承諾,”我們同全球的合作伙伴一起,到2010年為止,對目前2500萬未能接觸到計算機技術的人們進行技能培訓。”中國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宋永剛,在提到教育部與微軟(中國)“攜手助學”項目時認為,“這個項目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對近萬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受過培訓的老師應用技術教育的能力明顯提高,對學校的校園網建設起到了好的作用,對其他教師的信息技術的提高也是一種帶動和促進。”
在微軟的《企業公民報告》的最后一頁的右下角寫著這樣的一行小字:“本報告由環保再生紙印刷”。微軟的社會責任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每一個細節。
不能不承認,比爾·蓋茨種植的“搖錢樹”——微軟帝國結的果子不僅僅是金錢,更有“責任”,而這份責任恰恰又是微軟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也就是說,微軟的“軟文化”對于微軟的“硬實力”提供了持久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