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費越來越成為廣大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消費過程中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犯,關鍵時候法律常常會助我們一臂之力。2005年十部與消費者健康維權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陸續出臺來保護消費者權益。
《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捉拿服裝中的有害物
實施日期:2005年1月1日
《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首次將有關紡織品安全性的生態環保要求納入國家強制性標準,打破了紡織服裝行業多年來質量標準一直停留在外觀和一般物理指標方面的現狀。
標準將紡織產品分為嬰兒類、直接接觸皮膚類、不直接接觸皮膚類三類,不僅規定了紡織品中甲醛含量的限量要求,同時對禁用偶氨染料、pH值、色牢度和異味等指標也作了規定。
《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美容美發店割不了雙眼皮
實施日期:2005年1月1日
《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我國美容美發行業首次施行的行業管理暫行辦法,包括價格、服務,資質備案以及處罰管理一系列內容。
《辦法》明確了美容美發的概念,劃清了與醫療美容的界線。要動刀子、拉開皮膚、有創傷性、侵入性的是醫療美容。
《辦法》規定,在消費者接受美發美容服務之前,經營者必須向消費者如實說明服務價格,同時對銷售的美容美發用品應明碼標價。應當向消費者展示所使用的美容美發用品和器械,供消費者選擇使用。同時必須向消費者出具相應的消費憑證或服務單據。
《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要追回
實施日期:2005年2月1日
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出臺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是我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
五類商品被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品;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為需要監測的其他商品。
《監測辦法》第26條規定,對經監測判定為不合格的商品,被監測人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對已經銷售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費者退換商品;對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應當及時追回。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過度包裝說“不”
實施日期:2005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不僅要求生產者要對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負責,還要對報廢后的產品或者使用過的包裝物承擔回收利用或者處置的責任。
針對過度包裝問題.該法規定,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經濟和技術條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狀況以及產品的技術要求,組織制定有關標準。同時,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
《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診療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實施日期:2005年5月1日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衛生部制定了<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
該《規范》提出,從事口腔診療服務和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醫務人員,應當掌握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及個人防護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口腔診療器械的危險程度及材質特點,選擇適宜的消毒或者滅菌方法,并遵循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接種一類疫錢
實施日期:2005年6月1日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明確了政府的責任,用法規的形式把政府應該承擔的預防接種職責固定了下來,同時對疫苗生產、經營企業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的行為作了規范,切實保護被接種者的權益不受損害。
該《條例》把所有的疫苗分成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兩類來管理,并明確界定了兩者的區別。同時明確規定,接種單位在接種一類疫苗時不得向被接種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接種服務費和接種耗材費。從疫苗分發到疫苗接種的全過程,即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到接種單位再到被接種者所產生的費用,都要由政府買單
《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 保健食品別吹療效
實施日期:2005年7月1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可以標示保健功能,而食品的標簽不得標示保健功能。同時明確界定了保健食品的內涵,保健食品與藥品的主要區別。
現行的法規文件規定受理和審批的功能必須是衛生部公布的27種功能,不在公布范圍內的功能不得申報。同時該法允許申報不在公布范圍內的功能,但是申請人必須先自行進行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食試驗,并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確定的檢驗機構提供功能研發報告,有關檢驗機構對其功能學評價方法和試驗結果進行驗證后方可申報。
《212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六類商品須貼QSii,志
實施日期:2005年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同時,施行了21年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宣布廢止。
新《條例》規定,國家對包括直接關系人體健康的加工食品、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等六大類重要工業產品實行工業生產許可證制度。消費者要識別產品生產廠家是否取得了生產許可證,只要查看產品上是否有“OS”標志就可以了。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食品標簽不能遮ii掩掩說瞎話
實施日期:2005年10月1日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品包裝標簽上必須注明食品名稱、配料清單、凈含量和瀝千物含量、質量等級、日期標示和貯藏說明、產品標準號、食用方法、能量和營養素、最后食用日期等還規定標簽必須顯示在包裝物或包裝容器上最容易觀察到的位置,所有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應通俗易懂。準確、有科學依據,所有內容不得出現虛假、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符號等。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安眠藥不能隨便買賣
實施日期:2005年11月1日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麻醉藥品藥用原植物的種植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生產實行總量控制;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實行定點生產、定點經營、’政府定價;對這兩類藥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實行審批制度。
《條例》嚴格限定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銷售渠道,規定生產企業只能將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銷售給有該類藥品經營資格的企業或者經批準的其他單位,不能直接銷售給醫療機構;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不得零售。依據《條例》,只有經考核合格、取得專門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才能開具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處方。
(根據《中國消費者報》相關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