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誰不縹緲誰聰明多少,誰不比誰笨多少,而最終決定命運的還是認真和努力。
——陳魯豫
在很多人眼里,陳魯豫是個有靈氣的、知性的新聞人,從“音樂無限”、“鳳凰早班車”、“一點兩岸三地談”、“VIP會客室”到“魯豫有約”,她以清新自然親切的主持風格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她用自己的實力說出了令人側目的魅力。努力、運氣、機遇……在關于她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成功要素里,魯豫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人生要執著、認真和努力,任何一個人想獲得成功,都必須全身心地投入。”
魯豫在北京廣播學院學的是國際新聞專業,大學畢業后,在同學的羨慕目光中,她走進了中央電視臺,主持“藝苑風景線”,也開始了她的主持人生涯。當時這個節目是兩周一期,僅需要串串場,工作量很小。做了一段時間后,魯豫覺得這種狀態并不是她喜歡的生活,于是,在大家不解和惋惜的目光中,她離開了中央電視臺。
在國外學習了一年,等魯豫回國時,剛好鳳凰中文臺成立。鳳凰臺找到了她,讓她主持“音樂無限”,魯豫沒有多想就同意了,當時她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一天,臺里領導問魯豫:“我們準備開一檔清晨的新聞節目,你來做好嗎?”那是1998年年初。當時魯豫也正好在考慮自己的定位,娛樂節目與她的性格相差很遠,她更感興趣的是新聞。魯豫想了想,說:“好,我做。但我有一個要求,不要限制我,別讓我念稿,我要用自己的方式說新聞。”
在“鳳凰早班車”直播的前一天晚上,同事們在尖沙咀一家韓國料理店聚餐,忙著烤肉、倒酒、吹牛,熱熱鬧鬧地像是在過節。魯豫卻一點胃口都沒有,她不停地看表,如坐針氈。后來,她終于忍不住了:“各位,我先走了,明天要早起廣回到家,魯豫卻沒有一點睡意,翻來覆去直到凌晨1點才迷迷糊糊地合上眼。凌晨4點,被鬧鐘吵醒的那一刻,她真想臨陣脫逃。然而,害怕歸害怕,魯豫相信自己,只要盡心,一切都會好起來。
7點30分,“鳳凰早班車”準時首播……半個小時后,直播結束了。魯豫一溜小跑沖進了會議室,急不可耐地想聽到別人對她第一天直播的評價。領導微笑地看著魯豫,只說了三句話,卻讓她永遠銘記在心:
“‘早班車’很成功!魯豫說新聞的風格將在中國電視史上占有自己的位置。魯豫、就這么做!”
自從做了“早班車”這個節目,魯豫也過起了和別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每天早晨4點,外面還黑咕隆咚呢,她就急匆匆地出門;上午8點,正是別人出門上班的時間,她倒一臉倦怠地回家了。她是干什么的呀?魯豫的行為讓看門的大爺起了疑心。這樣過了半年,一天當魯豫下樓去取信的時候,一直在她身邊溜達的大爺突然冒出一句:“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魯豫愣了一下,說:“我在電視臺做早新聞!”“我說我一把年紀,不會看錯人的,你是個好女孩廣大爺的神情輕松了。魯豫卻不好意思了,紅著臉說了句“謝謝”就跑進了電梯,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刻,她忍不住樂了。
美國“9·11”災難前的晚上,魯豫由于重感冒早早入睡了。正當她睡意正濃的時候,急促的電話鈴聲讓她驚醒。“美國出事了!趕快到臺里來做直播!”掛了電話,魯豫連燈也顧不得開,跌跌撞撞就往沙發上撲,結果右腳狠狠踢到了茶幾上。顧不上疼痛,她就像上了發條一樣,穿衣服,拿鑰匙,拿包,穿鞋,隨后“咣”的一聲撞上防盜門……等她氣喘吁吁地沖進化妝間,就已經完全進入了工作狀態:化妝師開始麻利地往她臉上搽粉底;“美國世貿大廈被炸了,這是網上的最新資料。”她的同事將一沓A4打印紙擺在了她的面前……
魯豫做過許多次直播,每次她事先都會把功課做扎實。戴安娜王妃葬禮、美國總統大選、克林頓彈劾案……但“9·11“那天她卻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坐上了主播臺。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所有人,但她心里卻充滿了沖鋒前的幸福和興奮。她喜歡這樣的生活,真正的直播就是這樣,沒有流程表、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么、主持人和觀眾一樣面對莫測的未來……
外柔內剛的魯豫喜歡面對各種挑戰。做“千禧之旅”走訪約旦時,魯豫想采訪阿卜杜拉國王。當地負責人告訴她此事難如登天,但她不肯死心。過了兩天,她聽說約旦國王要去一個小鎮開會,于是馬上出發趕去了。沒想到,小鎮人山人海,當地百姓都趕來要一睹國王的風采。他們攝制組只有攝像師被允許站在不遠的地方拍攝,魯豫急了,這不行,我得想辦法接近國王。于是她拿了塊攝像機的備用電池,對一旁的警察說:“我們的電池快用完了,我能拿塊新的過去嗎?”警察看了看她,同意了。接著她走近吃驚的同事,低聲說:“假裝換電池,越磨蹭越好。”當時她離阿卜杜拉很近。在一片白衣阿拉伯男子中間,有一個身披鮮艷大紅圍巾的中國女性,阿卜杜拉想不注意都不行。
幾分鐘后,在眾目睽睽下,魯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對當地負責人說:“幫我寫個條子,遞給首相,就說我們是從中國來的,想采訪國王陛下。”10分鐘后,對方告訴她,國王同意了,但只給她5分鐘。“沒問題!”魯豫嘴上答應著,心里樂開了花。最后的結果是,魯豫對阿卜杜拉的采訪從5分鐘變成了10分鐘又變成了半個小時,鳳凰臺也成了阿氏當選國王后惟一一個采訪他的中文媒體。
2002年,魯豫開始了鳳凰臺為她量身定做的人物訪談類節目“魯豫有約”。如何進入到一個人的內心,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在聆聽嘉賓人物講述故事時,對于主持人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挑戰。三年來,憑借自己的細膩與敏銳,魯豫和幾百個人物對過話。在她真減、親切和用心的聆聽中,一個個都對她打開了話匣子。“魯豫有約”也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
在工作中忙碌的魯豫是美麗的,如今的她已成為鳳凰衛視的當家花旦之一。在談及未來的設想時,魯豫說:“我很少設計自己的未來,但我會很投入地去做我喜歡的事情。”
(杜小若摘自《遼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