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人教版高一《英語》下冊第19單元。)
一、教學內容分析
《現代農業》是一篇閱讀課文,闡述了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目前它的現狀及使用高科技情況。這篇文章要求教師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按分層閱讀的方法來揭示課文語言、文化、思想內涵。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圍繞傳統農業特點,現代農業中新技術的使用,如何解決耕地短缺問題,最后是轉基因植物開發等話題。充分進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實踐,側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背景分析
為了避免學生在英語課堂表現不積極,自己的想法無法用英語正確流暢地表述,課堂上出現許多“旁觀者”,教師應該在課前為學生設計、布置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預習。只有學生在課前做到充分而有效的預習,才能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感可發,并能進行質疑、合作、探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談得上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三、教學目標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教學內容和背景相結合,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語篇角度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速度。
2.過程和方法:通過感知、理解、操練、拓展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意識,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明確英語的重要性,使他們在掌握了這門語言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
四、教材處理和課程資源開發
1.文字、圖表、課件。將本課文字轉化成簡潔明了的圖表,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達到學生語言的運用有所依托并賦予學生想像的空間。
2.相關內容的融合。把學生熟知的《健康飲食》一文內容融人到本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展開討論,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英語教學是以交際為目的的,因此,教師設置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但又適度開放的教學活動。
五、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采取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課堂的開始是切人任務,而且任務貫穿始終。采用一定方法導人,層層深入。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感受成功,使教學呈現階梯式層層推進。這一過程催化了學生的語言運用,營造了學習的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通過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課件描繪、演示、表演,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六、教學流程及教學策略
(一)引入
1.看圖討論導入。教師向學生展示幾幅有關農業的圖片,提出下列問題:What ale the 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monal andmodern farmmg?教師讓學生自由發揮,說出自己看法。教師再讓學生看一些現代農業資料和轉基因產品、圖片,包括溫室大棚、化肥等,提出問題: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are In the picture?
2.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Fer-tihsatlon,seedbed,lmgatlon,electricpumps,food pioductlon,greenhouse,GM rice,然后教師引入話題:Theseagrlcuhure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forfarmers Ouragriculture production isnecessary ln China Whatshall wedo?教師聽了學生的回答后引入正文:We must make sure that futmie agri-culture should aepena on nig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ra-ditlonal methods.
(二)理解
1.在預習的基礎上,速讀課文。
2.熟悉掌握全文,加深理解。
A.解釋生詞:讓學生找出生詞,根據上下文用英語解釋,解釋不了的可以用簡筆畫、實物、動作演示來代替,目的是努力營造出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的寬松的學習環境。新生詞有:
(1)modernize means:to make suitable for modernuse oi for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time eg Hespent a Lotof money modernizing his house.
(2)depend on eg Health depends on good food,fresh all and eBough sleep.
(3)shortof eg: He dldn’t buy anything because he was short of money.
(4)suitable suitable ol used for glowing clops
B.列表格:學生自己總結出要點。填表格,遺漏之處教師適當提醒幫助補充。

完成此表,就基本上提取了語篇大意及有關主題的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一目了然。這就使此文化繁為簡,有益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3.聽錄音回答問題。
教師第一次放錄音,向學生交代對話背景,提出問題.Today we ale going to heal about a passage Nowplease h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l the questions·
(1)When was more advanced technical mforma-tlon was brought ln form abroad?
(2)What should future agriculture dependon?
教師第二次放錄音,向學生提出下列要求:Lis-ten to the tape agmn and try to write down all the answersto the questions you hear.
教師第三次放錄音,讓學生口頭回答這些問題。
4.步領會課文。
A.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小組成員既可相互糾正,又可彼此補充,以此來熟悉課文,進行語言的輸入過程。
Giving advice:
(1)My advice would be.
(2)Ifl were you,1 would.
(3)1 would advise you.
Make a decision.
(1)in my opinion,we should.
(2)I don’t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omething.
(3)I hope we can make a decision.
B.自由討論。可一個人復述,也可以對話問答形式多人討論,使學生語言的使用趨于熟練,提高表述能力。
(1)In China only seven pelcent of the land is usedfor farming Why ls 1t?
(2)What is fertthzation?
(3)What does modern agriculture mean?
(4)Thev are plotected from tind,rain and ln-sects What does the word“they”refer to?
(5)in GM“M”stands for“modified”,Whatdoes is mean?
(三)鞏固
1.競賽檢測:各小組以競賽的形式完成教師提出的具有趣味性和創造性的檢測題目。既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能及時檢查出學生的接受效果,捕捉反饋信息,便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2.討論:將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學生情感和外部世界、學生原有經驗和新經驗相聯系,創設出情趣共濟的教學情境和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平臺,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探索和發現的樂趣,享受所思、所得、所悟帶來的成就感。
(四)拓展
寫調查報告。最后要求學生深入到科研單位和各鄉、村、屯及田間地頭,與科研人員和農民分析我市農業的現狀、發展前景和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制約農業發展的因素,研究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和更好地開發基因產品,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農民增收、農民致富,使學生閱讀活動從課內發展到課外,進而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綜合素質也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綏化市第2中學)
編輯/郎威
E-mall:langwei4806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