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25分)(1—8題,每題2分;第9題每空1分
1.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瑣(屑)(xiè) (兌現)(duì)
狡(黠)(xié) (偃)旗息鼓(yǎn)
B.相(宜)(yí) (殘)骸(hái)
(祈)禱(qí) (鍥)而不舍(qiè)
C.污(穢)(huì) 供(給)(gǒng)
揩(油)(kāi) 憂心(忡忡)(chóng)
D.腦(髓)(suǐ) (蔭)庇(yìn)
(脊)梁(jí) 單槍(匹)馬(P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愕然 斑瀾
孜孜不倦 白駒過隙
B.拮據 驀然
粼次櫛比 略勝一籌
C.賠償 陰霾
銳不可當 俗不可奈
D.慫恿 錘煉
鞠躬盡瘁 眾說紛紜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情節起伏跌宕,(抑揚頓挫),吸引了各國的讀者。
B.去年暑假,媽媽領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讓人感到美不勝收。 C.錢鐘書、楊絳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對生、老、病、死的透徹豁達,使人(獲益匪淺。)
D.陳逸飛先生雖然已經(猝然長逝)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一系列優秀作品卻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4.下面語段橫線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
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嶺。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林海,_________,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
A.每一棵樹木都挺拔昂揚,一個勁地拼命向上.長,閃爍著生命的光華
B.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著無垠的綠濤
C.濃綠的松柏,淡綠的楊柳,大葉的楊樹,小葉的槐樹,成行并列
D.橫如帳幔的林墻,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干
5.對唐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A.首聯寫自己被棄置在巴山楚水這個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多年,飽含了詩人無限的辛酸。
B.頷聯寫歸來后的感觸,引用典故,隱含他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和因人事變遷而產生的生疏、悵惘的心情。
C.頸聯中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前人,表達出詩人要在前人失敗之后繼續向成功邁進的積極進取的情懷。
D.尾聯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也給友人以鼓舞。
6.下面對作家作品的評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國演義》中關羽在保衛荊州時因大意而被陸遜水淹七軍,以致敗走麥城。
B.魯迅在他的小說中,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閏土、阿Q、祥林嫂……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著頑強的藝術生命力。
C.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樸實細膩的筆調回憶她的童年和故鄉,從側面勾勒出封建統治下農村生活的一角。
D.武松是《水滸傳》中塑造的一個比較豐滿鮮活的形象,景陽崗打虎表現了他的勇,醉打蔣門神表現了他的義。
7.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回答問題。
著名電影演員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祿而榮獲“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在頒獎儀式上,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所有的苦和累都讓焦裕祿受了,所有的榮譽都讓一個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這句話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剛剛邁入高中的校門,班級要組建班委會,競選者很多,競爭激烈。假設你想競選“班長”、“生活委員”、“體育委員”三個崗位中的一個,請根據這一崗位的特長需求,從兩個方面介紹自己的優勢,力爭競選成功。(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30字左右。)
你想競選的是( )
你的競選詞是:
9.按課文原文填空。
(1)辛苦遭逢起一經,
(2)________,君子好逑。
(3)傷心秦漢經行處,
。
(4)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
(5)山水之樂,_______。
(6)《望岳》中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7)《曹劌論戰》中魯莊公想靠祭祀神靈來取得戰爭勝利,曹劌對此事的評價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45分)
(一)閱讀《岳陽樓記》選段,回答10~13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吧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薄:_______景:_______
11.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12.請從選文中找出概括“遷客騷人”、“悲”、“喜”情感的語句。(2分)
13.“遷客騷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2分)
(二)閱讀《蘇州園林》選段,回答14—17題。(11分)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4.選文第三段“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一句中“丘壑”一詞的含義是
(2分)
15.選文第二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游覽者在攀登假山的時候,為什么會“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2分)
17.請根據你對選文內容和結構的理解,將每部分或每層次的內容要點寫在相應的橫線上,完成下面這個總分結構的提綱。(4分)
總說:__________________
分說:__________________
一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永恒的母親》,回答18—22題。”(12分)
永恒的母親
三 毛
①我的母親——獵進蘭女土,在19歲高中畢業那年,經過相親,認識了我的父親。母親20歲的時候,她放棄進入大學的機會;下嫁父親,成為一個婦人。
②童年時代,很少看見母親有過什么表情,她的臉色一向安詳,在那安詳的背后,總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學的時候,對于母親的存在以及價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評價。記得放學回家來,看見總是在廚房里的母親,突然脫口問道:“媽媽,你念過尼采沒有?”母親說沒有。又問:“那叔本華、康德和薩特呢?還有……這些哲人難道你都不曉得?”母親還是說不曉得。我呆望著她轉身而去的身影,一時感慨不已,覺得母親居然是這么一個沒有學問的人。我有些發怒,向她喊:“那你去讀呀!”這句喊叫,被母親丟向油鍋內的炒菜聲擋掉了,我到房間去讀書,卻聽見母親在叫:“吃飯了!今天都是你喜歡的菜。”
④以前,母親除了東南亞之外,沒有去過其他的國家。八年前,當父親和母親排除萬難,飛去歐洲探望外孫和我時,是我的不孝,給了母親一場心碎的旅行。外孫的意外死亡,使得父親、母親一夜之間白了頭發。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別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個中秋節,我們卻正在埋葬一個親愛的家人。這萬萬不是存心傷害父母的行為,卻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親的頭發,就要淚濕滿襟。
⑤母親的腿上,好似綁著一條無形的帶子,那一條帶子的長度,只夠她在廚房和家中走來走去。大門雖沒有上鎖,她心里的愛,卻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鎖了一輩子。
⑥我一直懷疑,母親總認為她愛父親的深度勝于父親愛她的程度。
⑦還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終身大事終于在一場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當全場安靜下來的時候,父親開始致詞。父親要說什么話,母親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動聽地說了一番話。最后,他話鋒一轉道:“我同時要深深感謝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這四個誠誠懇懇,正正當當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當父親說到這里時,母親的眼淚奪眶而出,她站在眾人面前,任憑淚水奔流。我相信,母親一生的辛勞和付出,終于在父親對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⑧這幾天,每當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趕回家去晚餐時,總是呆望著母親那拿了一輩子鍋鏟的手發呆。就是這雙手,把我們這個家管了起來。就是那條腰圍,沒有缺過我們一頓飯菜。就是這一個看上去年華漸逝的婦人,將她的一生一世,毫無怨言,更不求任何回報的交給了父親和我們這些孩子。
⑨回想到一生對于母親的愧疚和愛,回想到當年讀大學時看不起母親不懂哲學書籍的罪過,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請求寬恕。今生惟一的孝順,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這件事上來討得母親的快樂。
⑩想對母親說: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過那么長路的人,是她;真正經歷過那么多滄桑的,也全然用行為解釋了愛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親所賦予生命的深度和廣度,沒有一本哲學書籍能夠比她更周全。
⑩母親啊母親,在女兒的心里,你是源,是愛,是永恒。
⑩你也是我們終生追尋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8.父母的歐洲之行為什么是“一場心碎的旅行”?(2分)
19.第⑦段中母親聽到父親在喜宴上的致詞,為什么會“淚水奔流”?(2分)
20.“我”上大學時是怎樣評價母親的?后來“我”對母親的情感發生了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21.讀了全文后,你對題目“永恒的母親”中“永恒”一詞是如何理解的?(2分)
22.第⑤段中,母親為了她心里的愛,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鎖了一輩子。你贊成母親的這種做法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四)閱讀《學會賞識》,回答23—27題。(14分)
學會賞識
①賞識,是一個人心境磊落、視野舒朗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才智敏銳,氣度從容的凸現。賞識,是為人之道。不懂賞識,不愿賞識,人與人之間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賞;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護。于是乎便像醫生對患者一樣,執著地“診斷”他人身上的不足、過失、缺點、毛病和錯誤,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評、諷刺以至呵斥。最終結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損、親和力的喪失……
②人人都應該學會賞識,須知“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威廉·杰姆斯語)。而且,隨著閱歷的增加,這種“渴望”會變得更加深沉而熾烈。你的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頷首、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可以為他人驅散積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陰影,可以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寶貴的自尊,可以為他人校正迷失的價值追求的方向,可以為他人喚醒早已塵封的潛質、潛能,可以為他人誘發心中創作沖動的萌芽。
③賞識在于心態的調整。賞識生長在自由和諧的空氣里,生長在親切平視的目光中。賞識棄絕“祖師爺”與“裁判官”的心理羈絆,以平和寬廣的心境、寬厚接納的態度,去聆聽靈魂深處質樸純澈的心語,去捕捉稍縱即逝的創造靈光。
④賞識在于角度的轉換。萬事萬物,各有其長;遠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許并非那樣靚麗可人,其側面則可能是一幅優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還是稚嫩、丑陋、拙笨、頑劣的殼,其內部蘊含的卻是成熟;美麗、新異、靈動的核。我們何妨換個角度看一看,何妨拐個彎子想一想?
⑤賞識在于標準的擇取。美丑、好壞、優劣、成敗、是非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無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則大可懷疑。用神的標準測量凡人,用完美的測標去審度他人,賞識便會失去家園。只要我們正確擇取一個合適的參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賞識的東西便會撲面而來:閃光的道德、妙異的智慧、優美的人情……
⑥賞識不是單向的施舍,是智慧與智慧的主動碰撞;賞識不是別有用心的廉價恭維,是對一種相對價值的公正認可;學會賞識,賞識者的胸襟才更顯得博大,靈魂才更趨于崇高;有了賞識,世界便獲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動力。
23.細讀全文,說說作者的觀點是什么?(2分)
24.第①段中加點的‘診斷’一詞的含義是?(2分)
25.第⑤段中“用神的標準測量凡人,用完美的測標去審度他人,賞識便會失去家園”這句話應如何理解?(2分)
26.仿照“賞識不是單向的施舍,是智慧與智慧的主動碰撞”,“賞識不是別有用心的廉價恭維,是對一種相對價值的公正認可”兩句話的句式,在下面的畫線處,寫一句話,使之一同構成一組語意連貫的排比句。(3分)
賞識不是單向的施舍,是智慧與智慧的主動碰撞;賞識不是別有用心的廉價恭維,是對一種相對價值的公正認可;________________,
27.從選文看,我們應怎樣賞識他人?請選擇其中一個角度,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理解。(5分)
三、作文(50分)
28.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一)大自然以博大的胸襟容納了萬物,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和豐富的資源。人類用熱情去擁抱自然,自然便賜予了人類繁花似錦的美麗;人類用真誠去歌頌自然,自然便綻放出燦爛的微笑;人類用心靈去感受自然,自然便敞開了寬廣的胸懷。人類因狂妄去征服自然,自然便會盡顯它的威力;人類因私欲去破壞自然,自然便會對我們施以嚴厲的懲罰……
請以“人與自然”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寫內容必須和話題相關。
(2)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二)一泓山泉對巖縫中滲出的小水珠說:“常言道,滴水穿石,你也能把下面的巖石穿個洞的。”小水珠吃驚不已:“憑我,那怎么可能呢?”一株老樹聽到它們的對話,慈愛地對小水珠說:“孩子,別擔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滴下去就行了。”小水珠將信將疑地說:“真的這樣簡單?那我就試一試!”
小水珠很輕松地滴著。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驚異地發現,巖石上多了一個洞。
閱讀上面的材料,選取恰當的角度,寫一篇文要求:
(1)所寫文章主旨必須從所給材料中提煉。
(2)題目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