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月7日《京華時報》報道,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醫療器械司原司長郝和平涉嫌受賄案發后,與之有相關聯系的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司長曹文莊等多名官員也因涉嫌經濟犯罪,春節前被西城檢察機關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國家藥監局多名官員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刑事拘留,這則消息令人震驚。還是讓我們看看這些被刑拘官員的身份吧。曹文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司司長、中國藥學會秘書長;盧愛英,藥品注冊司助理巡視員、注冊司化藥處原處長;王國榮,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原副所長。除了這些司局級干部,還有幾位是藥品注冊司的處級干部。
藥品注冊司是做什么的?顧名思義,就是負責藥品和保健品的注冊和審批??梢哉f,如果這個部門“不干凈”,那么保證藥品和保健品市場“干凈”的第一道門檻也就被砸了?,F在,藥品注冊司出現這樣的“一鍋爛”,由此也不難想象,這樣可怕的“扎堆腐敗”現象,將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在市場經營中,眾多獨立的商家集合在一起,聯合“造勢”,分別經營,各賺各的利潤,最終達到超過單個分散經營所得的效益。這種情況叫做“扎堆經營”。而現在,我把藥品注冊司這樣的腐敗稱為“扎堆腐敗”,就是因為這些部門內部原本職權不同的官員,卻彼此勾結,造成權力之間的互補關系。通過這種權利之間的營私糾合,試圖來形成一定范圍法治的死角。這一點,從上述被刑拘的國家藥監局的官員身份上不難看出。
在今天,一手遮天的情形已不復存在,而權利內部之間有著特定的制約關系,而“扎堆腐敗”使權利內部失去了監督和制約,形成了層層“保護傘”。那些貪官們互相保駕護航,最終形成腐敗通途。這樣的腐敗行為,因為難以形成內部監督,使腐敗分子容易更加肆無忌憚,互壯聲色。而這樣的腐敗,形成的社會危害,也勢必更大。
由此我不禁想起諸多的關于假藥橫行的話題,眾多的關于保健品市場一片“爛瘡”的問題。那么多的假藥、那么多害人的保健品流入市場,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難道不正說明,藥品與保健品審批與注冊缺乏透明度和公開性的危害嗎?
現在,中紀委查處了這起可怕“藥司鼠窩”大案,我以為,更應該查清楚,經這些腐敗分子的“黑手”流入市場的到底還有哪些不合格的藥品和保健品,以免其繼續坑人害人。更重要的是,當前必須特別警惕這種“一鍋爛”,通過不斷完善相關的監督與制約機制,來監督一些領域不致出現這樣貪贓枉法、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