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碧野,明月清風。印象中的草原,總會在人們的心中涂上一抹遼遠而寧靜的顏色。多少年來,我們無數(shù)次地贊美她的美麗與無私,卻在不經(jīng)意間,忽略了她的另一種力量,一種能夠托舉起一方經(jīng)濟的力量——旅游的力量。
旅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人們在時空轉(zhuǎn)換之中,忘記一些東西,又能得到一些東西。忘記什么?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壓力,心緒的低潮。得到什么?身心的放松,見聞的擴展,精神的盛宴。那么,我們應該營造化的標志,那隨處可見的沙丘,卻是難以掩飾的瑕疵。竊綠如竊家,毀綠如毀國!保護綠色,其意義絕非僅僅為了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而旅游業(yè)的繁榮,卻必在綠色盈目之時。
草原,或許也可以是黃色,是那種秋風蕭瑟、略顯凄美的金黃。長河落日,雁陣聲寒,遙遠而神秘的塞外,豪情與蒼涼的壯美,怎不讓人心生神往!可是,每年春季,我們卻看到了另一種讓人心悸的黃色——漫怎樣的環(huán)境,讓人們?nèi)ミz忘,去獲得?迎來了旅游業(yè)初春的呼倫貝爾草原,究竟應該用什么樣的顏色,去展示她擁有的美麗?
草原,當然應該是綠色,因為她的純凈,因為她的自然。純凈,猶如天上仙子,不食半點人間煙火;自然,好似風中雨燕,輪回世間南暑北寒。正因如此,才會有萬千游人慕名而來,用視覺的接觸,去感受心境的平和。可是,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一直引以為榮的綠色,正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褪去……那姿意噴吐的濃煙,絕非工業(yè)天飛舞的黃沙。我們究竟做了些什么,引得大自然如此的憤怒,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么,才能平息這狂躁肆虐的風塵。黃色,曾經(jīng)象征著豐收與富足、高貴與繁榮,可我們眼中與心中的黃色,卻是那樣的無奈與凄涼,如果,我們以此種顏色示人,旅游業(yè)的振興,又從何說起呢?
草原,如果是白色就不美嗎?屠格涅夫筆下的白凈草原,是一種超越感性的唯美,而我們眼中的白凈草原,應該是飛雪漫天、冰雕玉砌的潔白,是那種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靈動與神異光輝的銀白,而決不應該是由垃圾和塑料裝點出的斑白。白色污染,是全世界的敵人,當它踐踏草原之時,綏靖還是抵抗,草原的主人,應該知道怎陣去做。
草原,應該是異彩紛呈的,如同在她上面飄泊變幻的浮云。曾幾何時,我們受時空和思想的限制,將我們的旅游業(yè),人為地局限在狹小的范圍之內(nèi),無知地掩蓋了草原的萬千豐姿,卻又在不自覺地傷害著她,玷污著她。今天,當我們意識到草原的純美對我們是何等重要之時,我們應該立即開始怎樣的行動呢?
真希望每一個呼倫貝爾人,都能夠?qū)⑦@草原上的每一株草,視為自己的生命之根,將每一滴水,視為自己的生命之源,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珍視她,愛護她,捍衛(wèi)她。果真如此,那我們就會永遠自豪地宣布:“我們有世界上最美的草原,歡迎您在這片絕美的土地上留下您自己的足印!”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當明天到來之時,你會是怎樣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