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應鏈中通常以契約的形式去協調各方利益,提高供應鏈整體的競爭優勢。文章研究了供應鏈契約的機制設計,分析了除激勵機制外,核心企業如何設計一種懲罰機制對參與企業進行獎懲,以達到約束參與者個體行為的目的。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契約;委托代理;懲罰機制;博棄分析
在供應鏈中,一般由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對整個供應鏈各成員企業進行組織管理,核心企業知道要獲得理想的供應鏈整合效果,就要求供應鏈上的各企業在采取行動時能夠始終從供應鏈整體績效最大化的角度考慮問題,信息共享和相互配合。但是,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本質上還是獨立的個體,歸根結底還是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當自身利益與整體利益沖突時,難免在合作中,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去隱瞞一些信息或發生一些隱蔽行動,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其他成員企業的利益,從而引發一系列委托代理問題。對此,由于沒有隸屬關系,核心企業不能借助于行政指令去控制合作伙伴,除了逐步建立雙方之間的委托代理信任機制以外,只有通過建立委托代理契約去尋求其它參與企業的配合并約束它們的行為。相比較而言,其他參與企業擁有更多私人信息處于信息優勢,而核心企業則處于信息劣勢。核心企業基于自身利益而優化供應鏈整體利益時,又需要其他參與企業的配合協作,這便形成了以核心企業為委托人,其他參與企業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關系。針對以上供應鏈中的委托代理問題,在這里我們就進一步的研究如何在供應鏈各企業的委托代理契約中設計有效的合作機制,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供應鏈聯盟的穩定性。
一、供應鏈委托代理基本模型
在二階段的供應鏈模型中,供應鏈上存在兩個節點企業,一個制造商和一個供應商。在該委托代理合作當中,假設代理人的行動選擇或努力程度是一個連續變量,用x表示,為簡化分析,假設x是影響代理人產出和委托人收益的唯一變量(實際上還有“自然狀態”這個變量也會影響代理人產出和委托人收益,在這里我們省略),則委托人收益是一個以x為自變量的函數R(x),另外,代理人的產出結果用函數P(x)表示,委托人支付給代理人的報酬為:W(p),代理人的勞動成本為C(x),代理人的效用函數用U表示,委托人的效用函數用V表示。
于是:委托人的效用函數為:V(R(x)-W(p(x)));代理人的效用函數為:U(W(p(x))—C(x))。
在完全合作(即:雙方信息對稱,代理人無任何隱蔽信息和隱蔽行為發生)的情況下,此時,委托人要求代理人以x*的努力程度工作,在該努力程度下,委托人的收益能夠實現最大化,即:V(R(x)-W(p(x)))=V(R(x*)—W(p(x*)))=Vxmax。
通常情況下,在委托代理契約中我們會設計“參與約束”條件和“激勵相容”條件。即:
一方面,委托人支付代理人的報酬給代理人帶來的效用大于代理人的其他機會所得的效用(假設代理人從事與其他委托人合作的收益為I),即:
U(W(p(x*))—C(x*))>U(I) (1)
(參與約束條件)
另一方面,對于委托人支付給代理人的報酬W(p(x)),對任意x都滿足:
U(W(p(x*))—C(x*))>=U(W(p(x))—C(x)) (2)
(激勵相容條件)
但是,在這里我們則試著采用另一種約束條件建立另一種機制來替代“激勵相容”條件。
二、懲罰約束條件的提出
在滿足參與約束條件,但是并不滿足激勵相容約束條件的情況下,也就是說總是存在一些行動x’,當代理人采取x’時可獲得比x*更大的效用,即:
U(W(p(xx*))—C(x*))*以外的其他行動x’。
這時委托人也可以在委托代理合同中采取另一種約束條件去替代“激勵約束條件”,這個條件我們這里稱作:“懲罰約束”。下面具體描述該約束條件的內容:
由于只滿足參與約束,不滿足激勵相容條件,所以假設發生了道德風險,即代理人采取了提高自身收益的隱蔽行為,選擇了行動x’,則有:U(W(p(x*))—C(xx*))
則此時代理人能從這種信息優勢中獲得好處,而委托人通常會受到損失。
如果在委托代理關系的執行中,委托人設立了隨機核查和懲罰機制,即以一定的概率檢查代理人的行為,若發現代理人沒有采取約定的行動x*,而是采取了隱蔽行動x’,委托人則有權利對代理人實施懲罰,要求代理人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