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一提到“參”,似乎就意味著大補一特補,其實中醫藥中名稱為“參”的藥材種類繁多,功效也林林總總,具有補益作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有活血調經、清熱解毒等許多其他作用的參。
人參 它是人們最常提到的,是補益作用最強的參。性甘、微溫,功用為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常用于重病、久病之后的恢復調補,或脾氣虛弱、肺氣不足的虛弱證。它是中藥方劑中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單味煎服即獨參湯,能夠大補元氣。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人參,因其性溫,補益作用大,故那些體質較好,以及患有高血壓疾病的人群不宜使用。
黨參 它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參。性甘、平。功用為益氣生津,養血。其補益作用柔和,并且有補血的作用,故有“小補血湯”的美譽,是婦科疾病不可或缺的氣血雙補要藥。常用于氣血兩虛的病癥。中成藥參苓白術散中就以黨參為主藥,治療脾氣虛弱兼有血虛的消化系統疾病。
西洋參 它原產于美國、加拿大以及法國。性甘、微苦。功效為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對中醫消渴病即糖尿病有較好的療效。常用于氣陰兩傷的病癥。洋參含片因此常用于抗疲勞,使人精神百倍。
太子參 它是上述四種參中補益作用最小的一個。性微苦、平。功用為補氣生津。正是由于其補益作用緩和而持久,補而不燥,故常用于慢性胃腸疾病的治療。
玄參 色黑為玄,故稱為玄參。性苦寒。功用為清熱涼血,滋陰解毒。常用于咽喉腫痛、皮膚癰腫瘡毒等病癥。是治療皮膚病常用的要藥。因其性寒,易傷胃氣,所以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
苦參 味極苦,故名苦參。性苦寒。功用為清熱燥濕利尿,外用殺蟲止癢。內服常用于治療濕熱泄瀉、痔瘡出血,外用常用于治療濕疹、疥瘡、手足癬。因其性寒,所以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沙參 性苦、微寒。功用為補氣清熱,生津。常用于脾胃內熱,以及內熱引起的吐血、鼻血等疾病,又可以治療疥瘡、手足癬,以及皮膚瘙癢。是外科常用藥。
紫參 色紫,故名紫參。性苦寒。功用為涼血化淤,消癰止痛。常用于咯血、吐血、婦科月經不調、痢疾重癥以及皮膚的瘡癰腫痛。
丹參 色紅,故名丹參。性苦、微寒。功用為活血調經,涼血消癰。為婦科調經常用藥。古有“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之說”,四物湯是婦科調經的必用方劑,足見丹參活血調經功效之優良。丹參還常常用于治療中醫的心痹疾病,即現代醫學所說的心絞痛、心肌梗死。如中成藥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均由丹參提煉而成,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頗佳。
由此可見,同樣稱為“參”,功效卻迥異。即便同為具有補益中藥材的人參、黨參、西洋參,也有補氣、滋陰、養血側重的不同。還有的“參”偏重于活血調經,有的偏重于消腫止痛,甚至有的可以外用治療皮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