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牛大爺在家總是固執已見,他認定的事別人根本說服不了他。他本來沒什么大毛病,可看到小區里各種上門推銷的保健品,他又偏要買,吃了也沒什么用。他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還說不要別人管,又沒花別人的錢。
老年人都有過一段漫長的社會經歷,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積累了不少積極的和消極的經驗,在各種生產活動中,總結了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教訓,由此產生了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的態度,而當這種主觀態度不適應客觀環境時,在旁人看來便是固執。另外,這也由于老年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說要比青壯年差些,所以也更容易表現為固執。其次,老年人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還處于受尊敬的地位,這也使有些老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主觀地強調自己言行的一貫正確性,此外,也有少數老年人隨著年歲的增加不注意學習,影響了他們對新事物和新知識的接受;還有極個別人為了“愛面子”,掩蓋自己的好勝心和虛榮心而固執己見。
固執的行為一般總是和固執的認識密切聯系的,要想克服它,就得靠老人自己改變某些認識,使自己主觀的看法不斷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做小輩的當遇到老年人固執時,切不要粗暴頂撞與之相持,而應耐心地多向他們作正面講解,使老年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不再堅持不合實際的看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