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釀造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以糯米釀造出的米酒,亦稱江米甜酒。中醫認為它既是飲料,又是調料,在我國許多地方廣為飲用和應用。
糯米(江米)中醫認為,味甘性溫營養豐富,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止瀉縮尿,益肺養血之功效,為溫補強壯之食品。以糯米釀成的米酒,既盡得糯米之精氣,又具酒的保健功用。因為酒為水谷之氣,人心肝二經,有暢通血脈、活血行氣、祛風寒、消積冷、醫胃寒、健脾胃及行藥上行之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溫氣、消憂制怒、宣言暢意、御風寒、治腰膝疼痛,熱飲甚良。”清代王志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壯膽辟寒、利血氣?!爆F代醫學檢測,每100克糯米含蛋白質7.9~8.1克,脂肪0.6~1.4克,碳水化合物78.9~79.5克,粗纖維0.2~0.7毫克,鈣19毫克,磷155毫克,鐵0.7毫克,硫胺素0.11~0.21毫克,核黃素0.06~0.07毫克,尼克酸1.4~2.6毫克。北京營養研究所化驗證實,糯米酒中含鈣、鋅、維生素B1、鐵、氨基酸等19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糯米酒度數低,含少量乙醇,常飲糯米酒,可起到強心提神、助氣健胃、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等作用。糯米酒飲后,可引起血管的擴張,增加血管的血流量,可使大腦興奮,疲勞感消失,同時還對味覺、嗅覺具有刺激作用,可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量和增進食欲。另據媒體報道,日本化學專家的實驗顯示,米酒能起到增強記憶的作用。日本食療專家田中介紹,人類的記憶力和飲食有很大關系。米酒就是增強記憶力的食物之一。
米酒還是一種養生療病的風味小吃,在南方許多地方尤為盛行。鑒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對米酒的食用方法,有自己的食用習俗。有的地方的人喜歡連酒帶糟冷吃,有的地方的人喜愛用開水沖清酒或以一碗糯米酒沖雞蛋,作為早餐飲料。南方還有許多飲食店和零食攤點,則喜歡在糯米小湯圓中加進酒釀,名曰“酒釀圓子”。也有在湯圓中再加進些糖和桂花,名曰“桂花湯圓米酒”。藍天出版社出版的《中餐飲食療法精選800例》一書中就收錄有米酒炒海蝦的吃法,以補腎壯陽強筋骨。有米酒蝦米湯的做法,以達行血通乳補腎之效能。有關資料還介紹鄧小平同志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最愛喝米酒。當年小平同志幾乎是餐餐不離米酒,早餐有一碗糯米酒沖雞蛋,中餐和晚餐都有一杯米酒相伴。
在日常生活中常飲用一些米酒,對身體大為有益,尤其在寒冷的天氣里,飲用一碗熱米酒,將會四肢溫暖,有寒氣消失之感;在炎熱的夏天,常喝一杯涼的或冰鎮米酒,就會頓感涼爽宜人;晚上臨睡覺時,喝上一碗熱米酒,它會助人人睡,尤其對那些入睡困難的人更是有益。
當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講求質量,不但要吃飽吃好還要吃出健康。健康消費已經成為潮流。人們逐漸認識到關愛自己健康的重要性,于是越來越多的健康食品正在沖擊著人們的視線,米酒就是人們關注的品種之一。經常飲用米酒對胃納不佳、食欲不振、面色不華、眩暈乏力、冬季畏寒等癥狀確有改善功能。對胃滿、胃脹、胃疼、慢性胃炎、產后虛弱缺乳等亦有預防和輔助治療的功效。多喝一碗米酒,多增一分健康。正如人們稱贊的:米酒是個寶,健康真需要;老少皆宜飲,強體又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