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鐘,每天都演繹著不一樣的分秒。在撕去張張日歷的同時,我們也堆積自己獨特的回憶。也許在你心靈的某一處,珍藏著你的點點滴滴;也許在你以后的某一天,吹去灰塵,我們會回憶起往事,會和“現在”分享回憶。
手拈一枝殘花,不禁感嘆:綻放不為凋零,而是為輝煌。殘花中會有我曾經哭喪的臉。記得,第一回學走路,連著幾次都摔得鼻青臉腫。好厭惡自己要徒步去走每一條路,但聽到的是母親的關切但又剛強的心在顫動,父親強忍淚水卻總是嚴肅的心的呼喚。如何爬起,記不清了;但記憶里,常閃現那一刻,無比的堅強。還記得母親含著淚說:“孩子,誰都有第一步,去試吧,去走吧,千萬別被風雨吹倒!”對著花兒,我把回憶與它分享。因為它與我一樣,都是為了曾幾何時的一刻輝煌而奮斗。
鳥兒在水面閑逛,風吹著也冷冷清清的。我獨自一人碎步河邊,不禁想起: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面對這微微泛起的水暈,心中涌起無盡的遐想……第一次學會面對廚房瑣事,做一道又酸又辣的小菜;自個兒興高采烈地端著請父母“親鑒”,看到的是父親皺著眉頭但仍洋溢著笑容的臉,聽到的是母親張著嘴巴卻仍贊不絕口的聲音,我心中無盡地懊喪。父親貼著我的臉說:“相信你的手,相信你自己,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回過頭去,是母親一陣沁涼的微笑……對著淚臉,對它傾訴自己的回憶,分享第一次的喜悅,因為它與我一樣,都相信第一次的失敗并不意味著永遠不會成功。
相信,我永遠不會為自己感到嘆惜。因為這種種的回憶,讓我不必為想起往事而自責不已。“人生,沒有回憶是苦,沒有值得回憶的回憶更是苦!”
與現在分享回憶,把輝煌寫在將來!
【點評】文章緊扣“分享”的話題,擷取了兩件兒時往事,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和人生追求的自信與執著。可是,有兩塊硬傷:1.第一個材料不真實,“第一回學走路”,“聽到的是母親的關切但又剛強的心在顫動,父親強忍淚水卻總是嚴肅的心的呼喚”,“還記得母親含著淚說:‘孩子,誰都有第一步,去試吧,去走吧,千萬別被風雨吹倒’”,出生10個月左右的事件、語言和自己的感受,至今還記憶猶新,不可能;2.分享“回憶”,于題似乎不合,于理似乎不通,有牽強附會之嫌,故為三類卷。所以,同學們在寫作實踐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達、評價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