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乖巧的時候,做父母的總覺得很幸福,可小東西在公共場合連哭帶鬧、滿地打滾的時候,足以讓任何父母感到顏面掃地。別著急,那些“小暴君”并非不可馴服——
情景設定一:游戲日
樂樂媽媽:前些日子,我們帶孩子到朋友家串門。兒子抱著小熊玩得不亦樂乎。正在這時,朋友的小女兒把小熊抓了過去,我兒子大哭起來,一邊跺腳,一邊把身邊的糖果和餅干統統扔在了地上。我當時羞愧得簡直無地自容。
公平裁決如果小東西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架,你應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訴兩個孩子:你們要輪換著玩。這比“讓著弟弟”要好得多,因為對孩子來說,后一種說法并不公平也難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確保每隔一段時間兩個孩子便交換玩具。
學會分享小孩往往不能忍受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父母在別的小朋友來家里之前,可先把孩子最心愛的一兩樣玩具收起來。同時告訴寶寶,分享也是游戲的一部分,小朋友并不會把玩具帶走。
情景設定二:超市
紅紅媽媽:有一次我帶一歲多的兒子逛超市,我像以往那樣把他放在專用的兒童購物車里。然而那天他哭喊著要出來,我不準,小東西便抓起一塊面包拼命往嘴里塞。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又抓過一把香蕉吃起來。我身邊的幾個女人都皺眉頭,還以為我沒有喂飽孩子!
發號施令在帶寶寶去超市之前,對他的表現提出要求。比如,“我們要給爸爸的生日晚餐買材料,可不是去買糖。”或者,“那里的玩具我們今天一個不買。”就算寶寶仍然會要求你給他買這買那,至少在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不會感到特別驚訝和失望。
激發興趣超市里的互動游戲多種多樣,可以用一包洋芋片和寶寶玩接球,可以故意唱些兒歌,還可以讓寶寶清點購物車里的東西。專家指出,對于兩三歲的孩子來說,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不妨告訴他你要買的東西,然后讓他幫助你尋找。
情景設定三:娛樂場所
金金爸爸:女兒兩歲半的時候,我曾經帶她去看過一次芝麻街的兒童話劇。演出結束以后,孩子死活不肯離開,又哭又叫抱著劇院的椅子不撒手。講道理未果后,我不得不將她強行抱走,結果她從劇院一路哭鬧到停車場,直到被丟進車里、哭啞了嗓子才肯作罷。
打“預防針”被命令的感覺會讓孩子沮喪,因此家長在某件事情將要發生之前應該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出現哪些情況,這樣就能讓寶寶覺得掌握主動權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媽媽。比如,“我們再玩三次滑梯就該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們到外面去玩”。
給予表揚如果寶寶乖乖地跟著父母從小朋友家或者游樂園離開,我們就應該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小孩喜歡正面的評價,家長對于正確行為的關注和鼓勵能激勵孩子保持優點。
[小貼士]
輕松對付“小暴君”
保持目光交流盯住孩子的眼睛,讓他明白你很關注他的行為并希望他能平靜下來。同時,你也愿意與他溝通,聽他所說的話。
做“暫停”的手勢與孩子約定,只要你擺出暫停的手勢,他就必須停止胡鬧,在此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在此之后則處以重罰。
忽視存在如果孩子是在家里大發脾氣,你可以把他關在他的屋子里,讓他反省一下,對他不聞不問。
“以暴制暴”倘若孩子正準備傷害他人或是他自己,你可以用雙臂將他緊緊抱在懷里,直到他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