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開始沒多久,百年的老媒體事業──報紙,已然老態畢露。各國傳統媒體不時傳出財務危機,因而不得不尋求新方向。比方說,擁有福克斯(Fox)和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等傳統報業的新聞集團(News Corp),就以嚇死人的5.8億美元天價買下MySpace網站。
在新媒體的架構下,人人都可以發表作品,與全世界分享;每個人既是觀眾也是演員,既是讀者也是記者。不過,在新媒體的世界里,這些傳統報業所熟悉的“品牌”策略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這些報業巨子所買下的新媒體網站,充其量只能算是新媒體的“殼”?;舜箦X買下新的“槍桿”,下一步還需要里面的“子彈”。
最近臺灣島內出現一間叫Yooler網的新媒體公司,讓每個人都可以上載影片,也可以觀賞別人上載的影片。甫一開始,它就受到比其他新媒體更多的關注,因其剛上任的站長、總經理,正是家喻戶曉的大帥哥陳昭榮和大美女葉全真。通過幫Yooler網免費代言,陳昭榮得到公司10%以上的股份。據說他已為Yooler引進五、六位家喻戶曉的明星朋友,制作個人專屬頻道。
表面看來,陳昭榮只是Yooler拿來宣傳的一顆棋子,但如果一間公司想宣傳,只代言簽約即可,何必讓外人入主決策層?顯然,新媒體廠商所要的不只是一層華麗的表皮,他們正試圖讓公司徹底變成“陳昭榮暨葉全真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明星在演藝媒體圈的經驗、人脈,引進其他明星制作自己的影像部落,這些“子彈”就是新媒體的武器,讓它更加速取代舊媒體。
通過陳昭榮這樣的大明星吸引其他明星,再引進其他個人創作者。藉“個人”力量,正是全球企業進攻“新媒體”一致的如意算盤!
在新媒體界要稱霸四方,不能靠什么了不起的企業“品牌”,而要靠個人;這些個人已然成為足以在新媒體界呼風喚雨的“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