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離婚是指從法律意義上解除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們常常簡單地把離婚看成是舊生活的徹底結束,把離婚作為解脫心靈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措施。其實,事實絕非如此。雖然通過離婚這個法律手段,割斷了舊的婚姻關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痛苦從此一去不復返,幸福將要來到你的身邊。恰恰相反,一些離婚者的現實生活清楚地告訴人們:離婚,常使人陷入感情和心理的新的危機。
自卑心理 離婚悲劇的出現,對當事人來說,不僅僅是個人生活中的一件私事,而是離婚者整個人生的重大挫折,是一次不小的人生打擊,必然會在一定的范圍內產生強烈的震動。君不見,伴隨著每一件離婚案件的始終,一對普普通通的離婚者,會從默默無聞的凡人,轉瞬之間變成了單位或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中的頭號“新聞人物”。這種有關個人隱私的“新聞”,其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以至惟妙惟肖的生動程度,確實使人驚嘆不已。
一個家庭的破裂,往往還會涉及到當事人的前程,影響工作和事業。因此一些離婚者在家庭不幸破裂的同時,往往又會在提升職務、評選先進等方面遭到嚴重打擊。對離婚者來說,從他們踏上離婚的道路開始,就是在荊棘和泥潭中掙扎。并不公平的現實生活,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離婚者的頭上,使他們難以昂首挺胸做人。如果長久在自卑感的重壓下生活,離婚者的心靈也會扭曲,會感到萬念俱灰,從此一蹶不振。
孤僻心理 離婚后的獨身者,雖然從形式上看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單身,但是他們的內心世界則早已不像婚前單身那么輕松、愉快。他們心中已有許多無法對人言表的愁苦和哀怨,不得不默默地忍受痛苦的煎熬。這種在精神和感情上的自我封閉狀態,極有害于離婚者的心理健康。長期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不僅僅會嚴重摧毀離婚者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使離婚者喪失斗志,缺少生活信念,產生逃避現實以至悲觀厭世的情緒。
仇恨心理 絕大多數離婚者從主觀愿望上,都想拋棄舊的一切。事實上,離婚者永遠無法擺脫舊生活的可怕陰影。因為離婚者所經歷的一切,已經成為他們個人生活史的一部分。這些可怕的舊生活好似心靈上的“傷口”,久久難以愈合,遇到“陰天下雨”,“傷口”還會隱隱作痛。這類以一方傷害了另一方的感情居多,如果一方不忠,那么被傷害的另一方必然會鄙視、憎恨背叛家庭、背信棄義的一方。也會百倍仇恨那個破壞其家庭的第三者,并由此產生強烈的復仇心理。這種仇恨的心理一旦爆發,就會把離婚者引上歧途,釀造出形形色色的暴力事件。
痛苦心理 舊的家庭生活帶給離婚者的,除了感情痛苦延續以外,還有離婚者必須面對“半個家”的凄慘現實。首先是家庭經濟收入減少了,以前兩個人共同維持的家,現在只能靠一個人來維持。其次是家務勞動增加了一倍,離婚者除了忙碌工作,還要承擔全部的家務勞動。帶孩子的一方,既當爹又當娘,一個人教育子女會倍感艱辛。原來的家庭生活習慣被打破了,當父母的人突然變成了“孤家寡人”,男人要縫衣、做飯、買菜,女人要買米、換煤氣。與此同時正常人的歡樂,甚至正常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如感情交流、家庭溫暖,包括性生活等一些基本欲望也都難以實現。特別是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夫妻恩愛時,心中就更難過。在如此現實生活重壓之下,不少離異者常常會感到人生的痛苦。
悔悟心理 當一部分男女沖破婚姻的束縛走出“圍城”之后,單身生活的孤獨,子女情感的牽連,先前浪漫婚姻理想的破滅,促使他們不得不反思離婚的草率,于是,產生了悔悟心理,不少離異者認為“丈夫(妻子)還是原來的好”。在這種心理作用下,離異者“好馬又吃回頭草”,不計前嫌,破鏡重圓,走上了復婚之路。這也是這些年來復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離婚本無奈,愿離異者能走出不良心理的陰影,走向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