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養生之道頗有特色。他在六十壽辰之時寫有一副“養生長壽聯”,獨樹一幟地論述了人的精神心態與養生益壽的原理。其上聯云:“常如做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玩。五官靈活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下聯為:“定俗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板橋居士認為,倘若人欲得身健體康,貴在力戒私欲。重在律己不貪,應“知足常樂”。有糧食用,有錢花,維持生計,就該愉悅,時至年高之際,只要身健體壯,眼腦鼻口耳等器官仍敏捷靈活,比任何官職更令人欣慰。生活上忌貪求,精神上不頹喪,情緒上勿波動,氣質上莫狹隘。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認為的“幽境益壽,雅語延年”“樂觀者多長壽”。樂觀瀟灑有助調適“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平衡,從而使人們自身的情緒心態平和溫馨而寧靜致遠,對事物倍感興趣,對人生更為滿懷憧憬。
板橋“養生長壽聯”還勸導人們力戒“空生煩惱”。人一旦處于困擾、煩悶、焦慮、惱怒之氛圍,則對健體強身、防病保健、養生益壽極為不利。故制激怒、戒生氣對養生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