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關節如同機器一樣,使用時間長了,便會老化退變。軟骨表面干燥,失去光澤、發黃,彈性降低。病變逐漸加重,關節軟骨磨損、變薄,并發生破碎,形成裂隙,波及全身,由新生堅質骨代替。同時,關節邊緣骨質增生、肥大。病人關節腫脹、酸痛,活動不靈、發僵、活動度減小。X線片可見關節面粗糙不平,邊緣變銳利,或出現骨贅;關節間隙狹窄,不對稱。嚴重者關節發生不完全脫位。這種病又稱骨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或肥大性關節炎。最常見于下肢負重大、活動度大的髖關節、膝關節。關節先天性發育缺陷(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關節受傷(如骨折、脫位)、生病(如化膿性關節炎、類風濕病)等,比一般人更易發生。
目前,對退變性關節炎主要采取綜合方法治療。注意保護關節,防止受寒,減少負重和活動,同時進行功能鍛煉,維持關節功能。疼痛癥狀明顯,可按照醫生建議選服消炎止痛藥物,或藥物外搽、外敷。如關節積液過多,可以抽出來,同時注入營養關節或消除炎癥的藥物。此外,有條件的可進行理療。癥狀特別嚴重的可以考慮手術。
中醫認為,老年人骨質增生與腎虛有關,故可采用食療補腎。腎陰虛者可選食龜肉、鱉肉、鴨肉、鴿血、烏骨雞、羊骨、羊奶、黑豆、桑葚、蜂蜜等;腎陽虛者可選食胡桃肉、羊腎、狗腎、羊肉、狗肉、麻雀肉、鵪鶉肉、泥鰍、蝦、海馬、蛤蚧、鹿角膠、鹿茸、鹿鞭、海狗腎、狗鞭等。選食黃芪、黨參、杜仲、枸杞子、五味子、大棗、佛手、丹參、玫瑰花、香櫞皮等具有理氣、益氣、活血、養血功用的食物或藥物,有利于改善肢體酸、麻、脹、痛癥狀。
以下是幾個可供選用的退變性關節炎食療方:
1.枸杞子桑葚粥:枸杞子25克,桑葚25克,粳米100克。枸杞子、桑葚洗凈后與粳米一起按常法煮粥。早晚溫服,連服15日。
2.韭菜炒鮮蝦:韭菜150克,鮮蝦250克,菜油、味精、食鹽各適量。韭菜洗凈切段,鮮蝦洗凈,去須、保留蝦殼。菜油人鍋加熱后,將蝦放入煸炒,色紅時,加入韭菜再炒,熟后加味精、食鹽調味即可。佐餐用。
3.核桃羊肉:核桃肉100克,羊肉500克,生姜10克,食鹽、蔥、醬油、白糖、紹酒等調味品各適量。羊肉切塊,生姜切片,與核桃肉一起人鍋,按紅燒羊肉常法烹制。羊肉熟爛后即可佐餐服食。
4.百合茯苓核桃餅:百合粉150克,茯苓粉150克,核桃50克,面粉250克,菜油、食鹽各適量。百合粉、茯苓粉、面粉一起和勻,加水適量,和成面團。核桃肉研碎。面團做成薄餅,核桃肉間夾餅中,按常法烙熟。佐餐時用,經常吃。
5.杜仲豬肝湯:鹽炙杜仲15克,豬肝250克,菠菜100克,菜油、蔥、生姜、醬油、白糖、黃酒等調料各適量。杜仲切片加水煮取濃藥汁,留汁去渣備用。豬肝切片與菠菜按常法煮成湯,將熟時加入杜仲藥汁再煮。熟透后即可飲服,服時加調味品。
6.桑蜜大棗湯:桑葚50克,蜂蜜適量,大棗10枚。按常法加水煮湯。每日服2次,連服15日。
7.羊肉蓮子粥:鮮精羊肉150克,蓮子25克,粳米150克,生姜適量。羊肉切成小塊,放入鍋,適量加水,再將蓮子、生姜、粳米放人,煎煮成粥。早晚溫服,可連服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