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蛹,是蠶繭繅絲后留下的蛹體,是民間常召的食療佳品之一。在我國,蠶蛹蒸煮人宴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近年來科學實驗證明,適量食用蠶蛹對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肝炎及營養不良患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此外,蠶蛹中含有一種廣譜免疫物質,對癌癥有特殊療效,日本等國已從蠶蛹中生產出o—干擾素,臨床用于抗癌治療。
據分析,蠶蛹除含有蛋白質、脂肪外,并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豐富的維生素E和多種維生素及激素等成分。因為蠶蛹含有18種氨基酸,所以其鮮味可與牛奶、雞蛋等媲美;由于含的蛋白質,質軟易被水解或被人體消化吸收,故食后不會引起膽固醇增高;又因所含脂肪,主要系不飽和脂肪酸和少量甘油、卵磷脂等成分,所以,蠶蛹是一種天然的營養滋補品,尤其適宜于中老年人食用,既可降血脂,又可健腦強身。
蠶蛹中的蛋白質屬于優質蛋白質,所以被認為是進補佳品,特別適宜作為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糖尿病等患者的進補食物。
如蠶蛹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食用后中毒。預防中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蠶蛹未經加工處理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②蠶蛹不新鮮、變色發黑、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③蠶蛹發生異味、惡臭,不可食用;④蠶蛹放置過久,冬天超過1周,夏天超過20小時,即不可食用;⑤有魚、蝦等食物過敏史的人,不可食用。
中毒者在進食蠶蛹1小時后會突然發病,先有惡心、嘔吐、眩暈,逐漸昏迷。還有人出現狂躁、說胡話、產生幻覺、眼睛斜視。眼痙攣是最突出的癥狀,同時伴有面部、頸部、軀干部、四肢肌肉陣發性抽搐。病人站立不穩,呈醉酒狀,或視物旋轉,或自身感覺旋轉,嘔吐頻繁,嚴重者往往神志不清。還有人食用蠶蛹后全身皮膚出現蕁麻疹,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如發現食用者中毒,應迅速將其送往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