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9年12月創刊,到本期的出版,《民主與科學》已經走過17個年頭,辦了100期。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國際風云變幻、國內改革與發展出現波折的年代。“民主與科學”這個話題也一度顯得特別敏感。九三學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辦了面向知識界廣大讀者的刊物《民主與科學》,起步之艱難可想而知。
創刊迄今100期,《民主與科學》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與辦刊方向,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文風,始終堅持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結合,緊扣時代的脈搏,以準確的定位和貼近讀者的親和姿態,用事實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正確地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地詮釋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時代內涵。17年來,她邁著穩健而不失激情的步伐,不負眾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做出了貢獻,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成熟,春風化雨般走進了廣大知識界讀者的心中,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和精神家園。
鄧小平同志講,發展才是硬道理。今天還應該加上一句,創新才有生命力。進入21世紀,全球性的技術革命浪潮更加迅猛,發展科學技術成為各國在本世紀搶占經濟制高點的戰略核心,這使人們更充分地認識到:一個沒有創新意識的民族將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國家將無法在國際社會進行平等對話。“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然而,目前我們的創新環境不容樂觀,不少因素制約著我們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要在未來15年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就必須在全民族繼續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今年5月4日,溫家寶總理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青年學生時,曾對民主與科學的時代意義作過精辟的闡述,他說:“我們今天講民主,就是要讓人民當家作主,保障人民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就是要創造一種環境,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平等、公正、自由的環境中全面成長;就是要把發揚民主與完善法制結合起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我們今天講科學,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人才,遵循經濟規律、科學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要鼓勵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也正是我們的刊物所要弘揚的民主與科學精神。《民主與科學》適逢其會,她在唱響主旋律方面,在聯系廣大知識界同仁方面,在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方面,在正確宣傳和闡釋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等方面,都應該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
無論是什么樣的刊物,辦好的關鍵在編輯。《民主與科學》今天的面貌和所達到的高度,充分體現了編輯人員的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和精品意識。作為《民主與科學》的忠實讀者,我每收到一期刊物,都會認真閱讀,有的文章還要久久地回味。我從中感受到了編輯人員要把刊物越辦越好的強烈愿望,感受到了他們對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和要使刊物與時俱進的自覺意識,感慨良多,獲益良多。我相信,有了這樣的辦刊精神,《民主與科學》一定會越辦越好。
我希望,《民主與科學》進一步開闊視野,繼續保持特色,既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保持政治的堅定性與敏銳性,注意正確的政治導向;又要體現對社會現實的關懷,以讀者的需要為第一需要,講真話,講實話,不拘格套,勇于創新,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