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六、第七兩起人禽流感病例,講述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2005年末,國內相繼公布了兩起人禽流感病例。
12月15日,衛生部公布, 江西遂川縣泉江鎮上溪村35歲的村民郭平倫感染人禽流感;與此同時,農業部證實當地發現了禽流感。遂川,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個同時發生人、禽高致命性禽流感的地區。
2006年初,《財經》記者確認,郭平倫曾入院治療20多天,一度病情好轉,突然又在2005年12月28日復發,病情急轉直下,于12月29日下午1時20分去世。郭遂成為中國第三位死于人禽流感的病人。
兩周后的12月29日,衛生部再次公布,福建省三明市發生人禽流感病例:41歲的周亞萍于2005年12月6日因發燒就診,21日因高燒、呼吸衰竭去世,23日被確定感染H5N1病毒。周亞萍是三明鋼鐵廠的工人,這一病例也是目前發現的中國首例城市人禽流感病例。
至此,中國人禽流感確診病例總計達七起,其中四人病亡。此前的五起中,有兩起發生于禽流感疫區湖南和遼寧,由禽至人病源清晰;此外三起分別在安徽與廣西農村,H5N1感染見人不見禽,而由于當地恰為家禽飼養地區,引起種種狐疑。
相較之下,江西病例與福建病例顯出了不同尋常之處:前者由人之患病,進而確切地發現禽疾蹤影;后者則發生在城市,從始至終,病源難明。
福建周亞萍:第四位病故者
在2005年底感染禽流感之前,周亞萍曾因胸腺腫瘤做過一次手術。手術在三明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三明一院)進行,周于2005年10月下旬出院。術后本應休養三個月,但周擔心病假過久影響工資和年終獎,11月中旬即回廠上班。
術后,周亞萍身體非常虛弱。她住在三明鋼鐵廠廠區宿舍內,平日喜歡和鄰居打牌,但術后打牌越來越少,“她常常說太冷了,也沒有力氣,晚上很早就回家了。”牌友們說。
2005年12月6日,周亞萍發燒,就診于三明一院。醫院發熱門診的就醫記錄顯示:“高燒38.8度”。醫生對其抽血、拍片,發現肺部有一寸見方陰影。“我們初步判定是肺炎,希望她住院治療。”三明一院一位醫生說。
出于經濟考慮,周亞萍問可否在三明鋼鐵廠的醫院住院。但醫生表示,三明一院的條件最好。12月7日,周在家休息一天,發燒未退;8日,再至三明一院求診,依舊高燒,當天開始輸液。因初診為肺炎,所以醫院采用了廣譜抗生素常規療法。
兩天后,周高燒不退,肺部陰影擴散,引起醫院重視,遂組織會診。“我們覺得很奇怪,這樣的情況從沒遇過。按理用抗生素治療肺炎會有成效,沒想到病情反而更嚴重了。”一位醫生說。
12月12日,周病情毫無起色。三明一院以“不明原因肺炎”上報給福建省疾控中心,要求派專家支援。當天,福建疾控中心對患者標本作禽流感相關檢測,結果陰性。
12日晚,周亞萍病危,手指甲、嘴唇發紫。13日晨,拍片顯示肺部陰影不斷擴散。“擴散情況和非典相似,但頑固性比非典更強。”一位醫生說。
這時,醫生開始懷疑周感染了禽流感,向其本人及家屬詢問是否吃過雞鴨,但對方否定。
13日早,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院長前來探望,之后將周轉至發熱門診的單間病房。
13日下午,福州專家趕到三明,再次會診。隨后采用“大包圍治療法”,抗病毒藥物、激素類藥物一并使用。“醫院主任說,已經給媽媽用了最好的藥了。”周亞萍的女兒林潔告訴《財經》。
15日,福建省將周亞萍相關樣本送京,由國家疾控中心作檢測。當天,周呼吸困難,開始上呼吸機。數日后,病情惡化,開始插管幫助呼吸。
陪護周亞萍的親戚曾問醫生:為什么花了那么多錢都治不好?后者無奈地回答:“我也無法解釋,10萬元也不一定能救活她。”
2005年12月21日,周高燒達41度,最終因呼吸衰竭病逝。這是湖南女童賀茵之外,中國第四位死于人禽流感的病人。
無源之疾還是禍從天降?
周亞萍死后兩天,2005年12月23日,衛生部從周亞萍的血清標本中分離出H5N1病毒,確定為禽流感病例。
當天,衛生部、農業部專家趕到三明,對周生前居住環境做詳細調查。調查為時四天,對周亞萍居住地三公里范圍內的雞、鴨、鴿子采集棉拭子230份,經福建省動物疾控中心采用RT-PCR檢測,全部為陰性。
同時,專家仔細詢問死者生前飲食。其女兒、親戚一律否認她吃過雞鴨,但曾有鄰居反映周手術后曾煲鴿湯進補。
周亞萍女兒林潔則稱,“11月時,有鳥糞掉到了我自己頭上,媽媽幫我弄了一下。”曾為周治療的醫生則表示,傳染源“可能來自候鳥”。
如果此說成立,正如記者在采訪時聽人戲說的,是“禍從天降”。
周亞萍家位于廠內宿舍區,區內禁養雞鴨,但有五戶人家養信鴿,總計150羽。廠區內還有一家小農貿市場,名為山頭市場,周亞萍生前最常去此地買菜。2006年元旦當天,記者來到山頭市場時,發現僅有的兩家活禽檔口已經停業。“市場管理員通知我們不準賣了,也沒有人買。”一位攤主說。
三明鋼鐵廠周圍,還有列西綜合市場、列西農貿市場和梅列綜合市場,也是鋼廠職工們經常去買菜的地方。這些市場仍有活禽出售,貨源都是附近的橋頭批發市場。橋頭批發市場有兩個活禽批發商,其中一位溫老板告訴記者,他的雞鴨八成以上都是從江西進貨,因為江西土雞在當地很受歡迎。他還說,附近市場的活禽都是從橋頭批發市場進貨。
而在江西,位于贛西的遂川縣上溪村剛于2005年12月15日被確認為禽流感疫區,村民郭平倫也于當天被確診為人感染H5N1病例。
2006年元旦當天,三明市經貿委、畜牧水產局、工商局、衛生局和城監支隊五部門向市區各市場發布通告,表示“三明將分步驟地在市區實行活禽集中交易和定點屠宰,取締擅自設立的交易點、屠宰點和流動攤點”。
江西:由人到禽的疫情發現
相比福建三明,江西遂川縣泉江鎮上溪村發生的人禽流感病例,恰成為當地禽流感的疫情信號。
遂川地處贛西南,隸屬吉安市,泉江鎮上溪村緊鄰縣城。郭平倫于2005年12月9日在湯湖鎮衛生院看病,拍片發現肺部感染,并有發熱、咳嗽癥狀。當天下午,郭即被轉入遂川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入院后,其高燒不退,最高時達41℃。
12月10日,遂川縣向吉安市報告病情,后者即向江西省有關部門報告。
12月11日,江西省疾控中心對郭的鼻咽拭子和含漱液標本作RT-PCR(基因體外擴充技術)檢測,顯示H5N1病毒核酸陽性。
12月12日,江西省專家組初步診斷為人感染H5N1疑似病例。
郭平倫在繼續治療中,當地的禽流感疫情調查同步展開:12月13日,吉安市技術專家組在患者所在的上溪村進行調查,對鴨子育肥戶郭建友家中的病鴨進行了采樣。翌晨,樣本經江西省家畜防檢站實驗室RT-PCR檢測,結果呈高致病性禽流感陽性。
據了解,上溪村的人禽流感患者郭平倫系個體司機,自家并不養鴨,但平日以運鴨為生。郭平倫家和發現禽流感疫情的郭建友兩家相隔幾片田地。
上溪村鴨禽流感疫情由何而起?遂川縣政府有關負責人向《財經》表示,遂川一直以來都是候鳥遷徙的通道,推測是帶毒候鳥感染了當地禽類。
目前,“遂川縣重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治應急預案”已經啟動,加大對候鳥、鳥道的監測力度,派專人在該縣營盤圩、高坪等地的候鳥聚集地進行實地監控。
但是,上溪村多名養鴨戶向《財經》表示,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的。遂川地處山區,缺乏放養鴨子的場地,一直以來,本縣鴨子都是從江西省內各地購入的成鴨,在遂川縣養殖一個月左右,即予宰殺,加工成板鴨出售。也正因此,當地養鴨戶都稱“育肥戶”。
板鴨加工業一直是遂川縣泉江鎮的支柱產業之一。鎮上有西莊鵝鴨販運市場、上溪板鴨加工市場等多個專業市場。遂興板鴨集團公司是泉江鎮的支柱企業,年產板鴨達200多萬只。僅在上溪村,就有十多戶鴨子育肥戶,養殖規模從上千只到上萬只不等。
多位上溪村民向記者表示,2005年11月以來,村里陸續死了很多鴨子,被拋在田埂河畔。直到郭平倫被確認感染H5N1禽流感后,縣里才開始對上溪村的鴨子進行撲殺,并作掩埋處理。
多位養殖戶都表示,本地的鴨子應該不是在本縣被感染禽流感,而是由外來的病鴨帶入該縣。“有些鴨子剛來就死了,有些過了一個月才死。”一位養殖戶說。
外地運來的鴨子都備有檢疫證。養殖戶郭喜經向《財經》記者出示了一份2005年11月17日由江西省新干縣簽發的檢疫證,表明鴨子免疫情況正常。他表示,如果沒有檢疫證,他們不會購入。
據悉,發現疫情后,遂川縣共撲殺家禽33萬多只,對疫點周圍3公里的疫區實行封鎖,關閉了疫點周圍13公里范圍內的所有禽類交易市場。同時,全縣所有家禽再次進行免費強制免疫,共免疫家禽35.3萬只。
2005年12月18日,記者在去往江西省遂川縣泉江鎮上溪村的路上,先后經過了兩道檢疫消毒站。公路兩邊撒著白石灰,上溪村里更猶如下了一場大雪,四處被白石灰覆蓋;活鴨蹤影全無,只剩下空空的鴨棚。
上溪村村民始終不解:為何育肥戶郭建友家查出了禽流感,卻是運鴨人郭平倫不幸染恙?
無論如何,每一起新的人禽流感病例,都使人類對這一致命疾患有了更多新的認識,而逼近真相的道路仍然曲折。
本刊記者張映光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