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雜志社中東分社積極開拓海灣市場
近期,今日中國雜志社中東分社對沙特和阿聯酋進行了市場調研,了解出版發行動向,積極開拓海灣國家的發行市場。中東分社在海灣兩國的調研推廣工作受到沙特、阿聯酋兩國發行公司和有關部門的熱情接待,中國駐沙特大使、吉達總領事,中國駐阿聯酋大使、迪拜總領事也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隨著中沙關系不斷升溫和經貿往來的不斷發展,沙特人民迫切需要了解真實的中國。經過協商,今日中國中東分社和沙特國家發行公司達成協議,從2006年4月起,通過埃及民族公司每月向其供應1000冊《今日中國》,以后根據市場情況繼續增加投放量。中國駐沙特大使武春華高度評價今日中國中東分社的發行工作,并增訂了100本雜志。
今日中國中東分社和中國駐阿聯酋使館、駐迪拜領事館達成了各寄售100本雜志的協議,試運行后將根據情況增減投放量。通過磋商,阿聯酋印刷出版發行公司將協助申請發行許可,從阿拉伯文書刊開始過渡到英、阿文書刊同時上市,并向該國高層提供免費贈閱。
(今日中國雜志社供稿)
第58屆國際鐵路員工世界語大會在上海召開
由全國世界語協會、全國世界語鐵路委員會、上海市世界語協會共同舉辦的第58屆國際鐵路員工世界語大會于2006年5月6日至13日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是 :用世界語為鐵路服務。
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224人參加了大會,中國代表向參會者介紹了中國鐵路發展史、青藏鐵路建設、磁懸浮技術等情況,充分展示了中國在鐵路建設方面的新成就。此屆大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國際大會,它是一個沒有翻譯的國際大會,大會唯一的工作語言就是世界語。
國際鐵路員工世界語大會在中國舉辦是該組織自1909年成立以來第一次走出歐洲,也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國際世界語專業組織會議。這證明了中國鐵路建設和中國世界語運動的飛速發展得到了國際世界語界和國際鐵路組織的關注和肯定。
世界語是一種具有中立、簡單、易學、富于表達特點的語言工具,不但應用于世界上千萬人口頭上,幾十個國家幾千人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世界語大會是唯一不用翻譯的國際會議,為各種國際會議中語言障礙的解決提供了典型和良好的范例。
(全國世界語協會)
《中國日報》明年將大幅擴版
為更好地向世界說明中國,增進中國與海外的溝通與互信,滿足中外讀者對各類信息的需求,中國唯一的全國性英文日報——《中國日報》將于2007年起大幅擴版,以全新的姿態向國際知名媒體行列邁進。這是中國日報總編輯朱靈在2006年5月31日舉行的中國日報創刊25周年慶典儀式上透露的。
慶典儀式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同志充分肯定了中國日報25年的奮斗歷程,贊譽中國日報架起了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他“衷心希望中國日報的同仁們不辱使命,把生日慶典作為新的起點,不斷進取,奮發有為,使這座金橋更加寬廣,更加通暢,讓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更有效、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日新月異的偉大中國”。
(中國日報)
第七屆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第七屆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于2006年5月16日在京正式召開。本次會議以“媒介產業:全球化·多樣性·認同”為主題、以“擴大交流,加強合作,辦好會議,促進發展”為主旨和目的。
據悉,由于本次會議國內學者參加人數眾多,故于5月15日舉辦國內專場研討會。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名外國學者。經過評審,有80余位代表在大會上報告。
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World??Media??Economics??Conference,簡稱為WMEC),是世界傳媒經濟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國際學術組織,創辦人是這次與會的美國傳媒經濟學家皮卡特教授。該組織自建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研究當前傳媒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研究傳媒業的最新發展方向、發展趨勢和發展戰略,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以促進傳媒業的發展和推進傳媒經濟學術研究的深化。由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傳媒經濟學者的廣泛參與,它已經成為全球傳媒經濟學界最盛大的學術會議。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前五屆會議在歐洲舉行,第六屆會議在北美洲舉行。
(人民網)
古巴國際旅游博覽會舉辦“中國日”活動
2006年5月9日至14日,第26屆古巴國際旅游博覽會在哈瓦那雄偉的卡瓦尼亞古城堡舉行。作為此次博覽會的主賓國,中國派出了以國家旅游局顧朝曦副局長為團長的旅游代表團參加此次盛會。11日,顧副局長在博覽會的“中國日”活動上做了主旨發言,向與會各國代表介紹了中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現狀,并指出中古兩國的旅游業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古巴旅游部部長及中國駐古巴大使趙榮憲出席了“中國日”活動。
為配合“中國日”的舉行,主辦方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包括大型圖片展《舞動的北京》和由古巴武術學校學生表演的舞龍、舞獅和武術節目,受到了世界各國參展人員和眾多游客的熱情歡迎和高度評價。
(中國文化網)
法國漢語水平考試開考
法國漢語水平考試2006年5月13日在法國巴黎、里昂、波爾多、馬賽、雷恩、漢斯和里爾7個考點同時開考,海外省留尼汪島的考試推遲一周進行。今年共有700多名考生報名參加初、中、高三個級別的考試。
漢語水平考試試題分為聽力、語法結構、閱讀理解和綜合填空四部分,為時145分鐘。在巴黎考場監考的法國漢語總督學白樂桑介紹說,法國的漢語水平考試在歐美各國的此類考試中組織時間最長、參加人數最多,質量令人滿意。
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和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白章德到巴黎考場視察了考試情況。趙大使表示,法國的漢語水平考試已連續舉行12年,參加人數每年都在增長,考試質量也越來越高,這說明在法國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文化、對漢語感興趣,也說明中法關系日益加深。
漢語水平考試是中國教育部主辦的唯一的國際性漢語水平測試,考試通過后獲得的《漢語水平證書》不僅可作為進入中國高等院校接受學歷教育的漢語水平證明,也可以作為聘用機構錄用漢語人員的依據??荚嚦煽儍炐愕?0位考生可以獲得獎學金赴中國學習、交流四周。法國1994年第一次舉辦漢語水平考試。
目前法國有1.2萬人在學習漢語,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增長,漢語已經成為法國的第五大外語。不過,白樂桑強調,隨著小學開設漢語課程需求的增加,編寫適合小學教育的漢語課本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人民日報》海外版)
首屆中國國際翻譯產業論壇在上海開幕
由中國翻譯協會和同濟大學共同主辦的“2006中國國際翻譯產業論壇”于2006年5月28日在上海開幕,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翻譯產業領域舉辦的首次大型國際論壇。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中國翻譯產業競爭力與國際化。來自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近200名大型跨國翻譯企業負責人、中國翻譯產業權威人士,以及中國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國際翻譯家聯盟、美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協會負責人等,圍繞翻譯產業的宏觀政策與國際化發展趨勢、翻譯企業的運營模式與管理理念、翻譯人才培訓與市場需求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在總結和回顧中國翻譯產業發展歷程和經驗的同時,積極探索中國翻譯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創新之路,加強國內外翻譯產業領域各企業、組織和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本次論壇為期兩天,除主論壇外,還分設翻譯服務·翻譯技術、翻譯教育培訓·翻譯出版兩個分論壇。在論壇閉幕式上,與會代表共同簽署并發表“中國翻譯產業上海宣言”。
本次論壇的主辦者之一中國翻譯協會是目前國內翻譯領域唯一的全國性社團組織,1987年加入國際翻譯家聯盟,并于2005年8月在芬蘭舉行的第十七屆世界翻譯大會上成功獲得了2008年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的主辦權,中國上海為第十八屆大會的主辦城市。
(中國翻譯協會)
責編: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