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猴頭菇粥
原料:猴頭菇15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猴頭菇用溫開水泡發(fā),去柄蒂,洗凈,切碎,剁成糜糊狀;粳米淘凈后入鍋,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加猴頭菇糜糊,改以小火煨煮成黏稠粥,粥成時加蔥花、姜末、精鹽、味精,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及功效:早晚分2次服。大補脾胃,扶正抗癌。適合氣血兩虛、食欲不振的各類癌癥患者及其術后防癌保健粥療,對胃癌、宮頸癌、肺癌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2.莼菜薏米赤豆羹
原料:鮮莼菜200克,薏米仁50克,赤小豆50克,紅糖30克。
制法:將莼菜洗凈,切碎,搗爛,攪成泥糊狀;將薏米仁、赤小豆洗凈后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燉1小時,將薏米仁、赤小豆煮至熟爛。加莼菜泥、紅糖,拌勻,再煮沸即成。
用法及功效:早晚分2次服。清熱消腫、解毒抗癌。適用于胃癌、食管癌、大腸癌患者,可做防癌食療,堅持服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3.酸奶蜜姜汁
原料:酸奶250毫升,蜂蜜30克,鮮生姜50克。
制法:將生姜洗凈搗碎,取汁,兌入酸奶中,調入蜂蜜,拌勻即成。
用法及功效:溫中止嘔,益脾抗癌。適用于食管癌、肝癌等,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發(fā)揮輔助治療的作用。
4.羅漢潤肺湯
原料:羅漢果30克,山藥100克,玉竹15克,蓮子15克,薏米仁15克,龍眼肉10克,枸杞子10克,紅棗10枚,雞肉200克。
制法:將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備用;山藥洗凈,刮去外皮,切片;將羅漢果、玉竹、蓮子、薏米仁、龍眼肉、枸杞子、紅棗等分別洗凈,同入沙鍋,加水浸泡20分鐘后煎煮30分鐘。再加水適量,加入雞肉塊、山藥片,大火煮沸后,加料酒,改用小火煨燉1小時,待雞肉熟爛,加入精鹽、味精各少許,拌勻即成。
用法及功效:佐餐當湯,隨意服食,吃雞肉,飲湯。若食欲尚可,可將羅漢果、蓮子、紅棗等隨同嚼食。生血補脾,止咳潤肺,滋阻抗癌。適用于肺癌陰虛燥咳者。
5.海藻牡蠣湯
原料:海藻30克,牡蠣50克。
制法:將牡蠣敲碎,與洗凈的海藻一起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小火煎煮1小時,加入少許蔥花、姜末、精鹽、味精等調料,淋上麻油即可。
用法及功效:佐餐當湯,隨意服食。解毒消腫,軟堅散結,防癌抗癌。適用于乳腺癌、甲狀腺癌等。
6.糖醋杏仁蒜
原料:紫皮大蒜250克,甜杏仁50克,白糖50克,紅糖100克,米醋250克,精鹽15克。
制法:先將大蒜洗凈,用食鹽腌漬1天;甜杏仁用沸水浸泡,剝去皮尖,研成泥糊狀。將鹽腌過的大蒜與杏仁糊一起浸入米醋中,加白糖、紅糖,拌勻。浸泡15天即可食用。
用法及功效:每日2次,每次5個蒜瓣。補虛潤肺,健脾開胃,順氣抗癌。適用于消化道、生殖系統(tǒng)癌癥,對胃癌、食管癌、大腸癌以及子宮頸癌、前列腺癌有輔助食療效果。
7.黨參燉甲魚
原料:黨參30克,甲魚1只。
制法:將黨參洗凈,晾干或烘干,切片;將宰殺去殼的甲魚洗凈,切成小塊,入沸水中煮幾分鐘,撈出棄水,去其腥味;與黨參同入沙鍋,加入適量料酒、蔥花、姜末、紅糖等調料,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燉至甲魚肉熟爛,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少許,淋入少量麻油即成。
用法及功效:吃甲魚肉,喝湯,嚼食黨參。滋陰補氣,軟堅散結,強體抗癌。適用于肝癌及其它消化道癌癥,對脾肺氣虛及氣血兩虧的老年患者尤為適宜。
8.蟹殼酒
原料:生蟹殼500克,白酒1 000毫升。
制法:將生蟹殼洗凈,曬干或烘干后研成細末,放入酒中密封,15天后可開始服用。
用法及功效:餐后少飲,可破瘀消腫,解毒抗癌。對乳腺癌未潰破者最為適宜,可輔助治療手術及術后放化療患者。
以上抗癌食療方請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