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能力
在學校里沒有什么比提高語言技能更能促進孩子未來的全面成功了。良好的溝通是課堂活動的關鍵,從聽說讀寫到與其他人互動合作都離不開它。建立強大的詞匯量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部分。如果一個孩子的詞匯量小,那么他對別人說的、自己讀的還有老師口頭講的都更難以理解。同樣,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夠幫助孩子在寫作文和作演講的時候得心應手。
最好的訓練語言技巧的方法是閱讀,讓小孩單獨讀書或者跟家長一起讀都一樣有效。多跟孩子對話,也對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大有裨益。抓住每個機會與你的孩子聊天吧,你不需要過分簡化自己的語言,即使跟那些特別小的小孩也不用完全模仿兒語。反復地聽有上下文的詞匯能夠幫孩子建立自己的語匯系統。
熱情
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學校里應該是參與者,而不只做個觀望者。如果別人回答問題的時候,你的孩子總是靠后坐,他是不會成為積極而富有影響力的班級排頭兵的。幸運的是,大部分小孩天生有對學習的熱愛和興趣,家長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要進一步鼓勵。
怎么做呢?你可以贊揚他們那種對于新鮮經歷的熱情,也要讓他們明白學習是極有價值的。家長可以通過參與學校活動、幫助子女共同完成家庭作業、與老師保持聯絡以及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夸他們兩句來達到以上目的。
切忌用沒完沒了的習題冊對孩子進行轟炸。你應當做點什么來激發子女的興趣。比如,你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可以讓他們跟你一起做飯,在做這些事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地教給他們某些知識或技能。
你還可以嘗試跟孩子進行一些討論,如果小孩在家里能夠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會擔心因此受到訓斥,那么在課堂上他就不會那么害怕舉手發言了。最后,做家長的還得牢記,孩子們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有些孩子害羞靦腆,有些則開朗外向。不要逼他們一下子變得熱情起來,要長期關注他們的行為,逐漸培養這一特質。
好奇心
13歲的艾米麗打學會說話開始,就喜歡就任何吸引她注意力的東西提出各種問題。雖然她源源不斷的好奇心會讓絕大多數父母感到抓狂,但是她的母親卻從來不覺得這有什么難辦。事實上,她一直對女兒的“好學愛問”持支持態度。在學校,艾米麗的“愛問”成了她巨大的財富。從普通數學過渡到高等數學那會兒,她感到有些畏懼。但她沒有低調地自己摸索或是不懂裝懂,很多次,她高高地舉起了手。如果她有什么東西弄不明白,她就要老師給出更進一步的解釋。結果她得到了班上最好的成績。
像艾米麗這樣的、好奇心從小就受到支持的孩子到學校里會占盡先機。所有的老師都喜歡渴望學習的孩子,好奇心可以激發他們問更多的問題,做更多的科學實驗,在必讀書目基礎上大大拓寬閱讀面。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父母對他們的問題的反應決定了這棵好奇之樹是日益繁茂還是行將枯萎。若想助其生長,家長首先應該為孩子提供促使其提問和探索世界的經歷。其次,不要一股腦兒告訴他所有的答案。要是他想知道面粉和水混合后會變成什么樣,很簡單,給他點面子讓他自己試試吧。
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造性思維和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在生活中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當一個孩子在任何環境當中——家里、課堂上或者操場上——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需要他們來處理,如果他們學會了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好過得多。要訓練孩子的這種技能,你可以給他們描述一些假想出來的現實情況,要求他們對此想出三種不同的結果或者解決方案。這樣做會使他們能夠提前思考各種可能性,并且能讓他們認識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僅僅只有一條。在課堂上,像這樣的廣度思維訓練能教給孩子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深入問題,從而得出最后的答案。
訓練孩子的思維不受條條框框限制的方法還有一個:讓他們參加那些可以挑戰他們智力的活動,在其過程中安排越來越復雜的問題要求他們來解決。對于那些很小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幫助媽媽準備午飯就足夠難了。媽媽們不要自己做完所有的事情,而是要問問身邊的孩子:“我們該做什么呢?”并且讓孩子參與進來一塊做。而帶那些大一點的孩子去互動式科技展示中心,親身感受一下各種物理現象和高科技成果,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
最后一點,你要讓孩子在失敗以后保持信心,讓他們明白,成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適應力
所有孩子幾乎都在上學的時候經歷過令人失望的事。判定一個學生是否能獲得成功,關鍵一點就是看他(她)對待這些挫折作何反應。適應性強的小孩能夠經受住困境,并能在快速恢復后卷土重來。那些能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不退縮的兒童,能夠更好地掌握從閱讀到算術的每個科目。
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擺脫失望帶來的困擾呢?你可以告訴他,雖然他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他卻因此得到了一個學會下次該怎么做的好機會。如果你的兒子聽寫測驗考得很差,你也要讓他明白,這并不代表他就此失敗。你可以引導他走向一種較為積極的態度:“我為這次測驗所做的準備沒有派上用場,因此我需要為下次測驗調整一下戰略。”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孩子們需要知道,尋求幫助是完全合理的。教會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伸出手向外界尋求幫助,是增強孩子適應性的一大基礎方法。
自豪感
在一次很難的考試中得了高分或是贏得了重要的競賽,能大大增強孩子的自豪感,并且讓他們看到自己身上有成功所需的潛質。當他們因為自己做了某件事被夸獎而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他們的主動性也會同時提高。
成績優異當然是值得驕傲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如體育、藝術或者社區服務上面得到肯定,對孩子來講同樣有益。每個小孩都需要有自己擅長的一兩樣東西,而調查顯示,擅長的到底是什么都不會帶來太大的差別。
父母應該讓孩子多參加那些他們表現突出的活動,進而利用細心而準確的表揚,鼓勵他們發展各自的天賦。簡簡單單一句“那很棒”是遠遠不夠的,你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到底棒在哪里。比如,“我喜歡你處理那個問題的方式”,或是“我很欣賞你關于《哈利·波特》的讀書報告”。這種獨特的表揚最能激發孩子的自豪感。
[編譯自美國《家庭圈》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