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曾經位居世界健康狀況最差的國家之列,30年后,芬蘭一躍成為世界健康狀況最佳的國家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年輕芬蘭”。短短30年的歷程,芬蘭是如何完成從波谷到波峰的轉變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芬蘭,感受“年輕芬蘭”的歷練之旅。
眾所周知,芬蘭有超過1/4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和一切寒帶高緯度地區的人們相似,芬蘭人曾經特別喜歡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幾乎不吃蔬菜。因為他們有一種傳統的看法:蔬菜是用來喂兔子的,不是給人吃的。他們喜愛的主食是黃油加面包,全脂牛奶加肥肉。 甚至,當時的法律明文規定:“農民收入的多少是由其所生產的肉、奶等農產品脂肪含量的多少決定的。”除了高脂肪的飲食傳統外,煙民眾多。而且他們認為:好日子就是不用耗費體力的生活。
飲食不當,加之缺乏運動,國民患心臟病的幾率創下世界之最。嚴峻的局面引起了芬蘭政府的高度重視,使其痛下決心,發動全民健身運動,來改善國民的健康狀況。
首先,要改變居民高脂的飲食傳統和推進戒煙運動。1972年,北卡萊利亞省就成為芬蘭全民健身運動的首選地,因為,這個人口稀少的邊陲之地是芬蘭健康狀況最差的地區之一。
政府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宣傳就草草了事,而是通過深入細致的舉措來刺激民眾。例如,舉行各種各樣的有獎比賽。在村民之間,開展戒煙大賽,戒煙達一個月者,就能獲得一定數額的獎金。而降低膽固醇的大賽,則在鎮與鎮之間展開。由政府部門負責檢測和記錄每個鎮上全體居民的膽固醇含量,通過兩個月前后的數據對比,那些膽固醇含量降低最多的小鎮,將獲得“團體獎”。
伴隨著地方各種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政府還修改了一批法律法規。首先,不再將農民的收入與農產品脂肪含量的多寡掛鉤,而且規定農民必須生產低脂牛奶。同時,推出了一種新品種的油菜,從而使食用菜油在很多地區第一次得以普及。這樣,脂肪攝入量的大幅減少,使得體內膽固醇含量也大幅降低。
除此之外,政府禁止了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1972年,該地區有超過一半的中年男性吸煙,現在,這一數字已降到30%左右。推而廣之,芬蘭成為世界上煙民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
如果說飲食結構的改良和戒煙運動的開展邁開了第一步,那么,號召全民參與到健身運動中來則是更為重要的第二步。
這次全民健身運動的最大革新是政府真正大規模地參與社區活動。從一開始,國家就將投資重點從首都赫爾辛基轉向了地方政府,這樣,更有利于健身運動的宣傳推廣。于是,老百姓就有了很多清潔便宜的游泳池、球場和雪景公園可以休閑和健身。過去的10年中,全芬蘭開展了幾百個地方健身計劃,吸引了眾多的居民參與騎車、步行、越境滑雪及各種球類運動。人們不僅可以免費參與,而且有些項目,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參與,還會提供豐厚的經費補貼。老百姓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能得到一定的經濟補貼,何樂而不為呢?
對那些聲稱沒有時間運動的上班族,政府則加大了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并且撥專款用于道路維護及夜間照明,讓上班族可以步行和騎車上班。 不過,要是號召全體民眾多騎車、多步行,對芬蘭這樣一個大多時候地面都會結冰的國家,確實很棘手,特別是如何保障老人的出行安全。為此,政府專門出臺了一條相關規定,沿街居民必須清掃自己住房附近的路面積雪,以便對過往行人安全負責。如果房主未能清掃,將被處以罰款;導致行人滑倒,還會被起訴追究法律責任。同時,政府還鼓勵企業推出各種防滑產品。在很多城市,老人可以索取免費鞋釘。
至此,全民健身運動已經成果顯著。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男性人數已經下降了至少65%,而肺癌死亡率也同樣大幅下降,居民的戶外運動大大增加。芬蘭男性和女性人均壽命比過去分別增加了7年和6年。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如此驕人業績,芬蘭已經成為全世界健康領域備受矚目的翹首。
[編譯自英國《健身》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