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在“十一五”期間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它對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改變農村貧窮落后面貌,改善農民的生存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全面解決困擾我們多少代人的“三農”問題,構建城鄉一體、和諧穩定的現代文明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造福子孫的千秋大業,應當花大氣力、下真功夫抓好這件大事。
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的水利部門,要想發揮應有的作用,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在構建和諧水利上下功夫。
構建和諧水利要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發揮水利資源最大效用。構建和諧水利,首先要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現有水利資源發揮最大作用。就我們茅山老區而言,農業生產舉足輕重,要使老百姓在糧食生產中做到灌溉自如,必須有較強的排灌能力。
因此,要把河道疏浚、排水溝暢通、渠道襯砌工程、塘壩蓄水工程作為大事來抓,做到澇時水排得出,旱時水吸得進。做好這些工程,老百姓種田需要的水資源才有保障,將給糧食豐收打下扎實基礎。我們農村水利站要立足實際,制訂好“十一五”期間水利發展規劃,為建立和諧水利作出應有的貢獻。
構建和諧水利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斷規范執法行為。農村水利站作為水利職能部門,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水法》《行政許可法》等,樹立全新的法制觀念,提高執法能力,正確樹立“職權法定,依法行政”的法制觀念和“執法為公”的權力觀,增強“執法為民”的服務意識,切實負起法定職責。當前應繼續開展水利法規宣傳活動,積極推進“三五”普法工作,正確處理嚴格執法和優質服務之間的關系,做到執法與服務相統一,營造良好的水利環境。以公平促平安、促和諧、促穩定,既體現執法必嚴,又體現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水利要加強水利干部職工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建設水準。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全面落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戰略任務,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使全體干部職工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要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沒工程,在干部職工中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努力打造求真務實的管理環境、廉潔高效的工作環境,真正把水利站建設成為農民歡迎的部門。
構建和諧水利要強化單位內部制度建設,提高黨政組織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駕馭能力。構建和諧水利是一項宏大任務,黨政組織應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要制定總體規劃和具體要求,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有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體制。要經常分析本單位人員思想、道德、素質等實際狀況,及時了解農民兄弟的需求和建立和諧水利的相關工作情況,認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提高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突出問題的能力。不斷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水利建設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高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水利管理的本領、服務工作的本領、維護單位和社會穩定的本領,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和構建和諧水利的要求有機地結合和統一。
構建和諧水利要端正行風,提高抓好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能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水利意義重大。好的黨風政風是抓出來的,也是帶出來的。在教育手段上,發揮思想教育基礎性作用,筑牢拒腐防腐的思想道德防線;在制度建設上,積極探索推進制度落實和創新,提高反腐倡廉和糾風治亂的制度化水平;在監督措施上,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保證權力正確行使;在行業風氣上,堅持以優質服務為宗旨,嚴肅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我們所期望的和諧水利,是現代化水利系統成為為廣大農民兄弟及經濟社會、社會團體等提供有效服務的載體,并能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巨大貢獻。有理由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諧水利目標將會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