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言寶
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旅游等為主的特色產業,使農牧民經濟收入顯著增加。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乃東地處亞礱河谷,土地肥沃,谷川綿延數公里,自古就有“西藏小糧倉”之稱。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敢想敢干的乃東人積極調整思路,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適應市場需求,促進了縣域經濟的飛速發展。
乃東縣瞄準市場,因地制宜,政府積極引導扶持,加大宣傳力度,以廣大農牧民的切身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縣政府領導班子經過調查研究,決定從種、養、供三個方面入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使特色產業根深葉茂地蓬勃發展起來。
首先說到種,乃東縣和天獅集團合作,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創建了大蒜基地。全縣去年共種植大蒜940畝,總產量140萬公斤,年產值350萬元左右。此外,乃東縣還創建了油菜種植基地。
索朗次仁是乃東縣昌珠鎮克村的大蒜種植大戶,在專門搭建的棚子里,堆滿了喜獲豐收的大蒜。次仁一邊挑著大蒜,一邊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家去年種了15畝大蒜,收入6萬多元。今年種了13畝,共收回1萬余公斤大蒜??粗逊e成山尚未賣出的大蒜,次仁并沒有憂心銷路。原來縣政府領導在大蒜收獲前已遠赴內地,積極聯系客商為大蒜找銷路,所以次仁也可以在家安心等待客商上門,自己只管數鈔票好了。采訪中,縣長和援藏的縣委書記告訴記者已經做好奔赴內地找市場的準備了,即將出發。大蒜豐收了,鈔票多了,口袋充實了,也徹底改變了次仁家的生活。他們家的飲食也豐富了,次仁的妻子正在炸著麻花,次仁家的日子,正像那沸騰著的油鍋和金黃的麻花,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其次說到養,乃東縣有他們引以為自豪的奶源基地、藏雞養殖場和冷水魚基地。整齊寬敞的牛圈里,從美國引進的奶牛在各自的位置上吃著草料,不時發出歡快的叫聲。圈外的草場里,牛群吃著碧綠的牧草,享受著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和悠揚的牧歌,如果不是遠處光禿禿的山丘提醒,記者還以為是到了內蒙古的草原上。規模化的圈養,不僅提高了奶牛產量,增加了收益,還有效地保護了草皮和環境。
藏雞營養豐富,銷路很好。在玉沙居委會的白瑪玉珍承包的養雞場里,大大小小的雞在籠子里叫著、鬧著,一派熱鬧的景象。白瑪玉珍告訴記者,這個養雞場有9000只藏雞,平均可以賣到25元一只的價格,這樣算下來,白瑪玉珍家一年的收入可是不少。難怪主人工作很賣力,穿著工作服在各個雞房內檢查、喂食,精心的照顧著這些賴以發財的寶貝。
此外,結巴鄉的冷水魚基地,是縣里因地制宜、利用亞隆河谷無污染的純凈水、招商引資建立起來的。漁場的場長告訴我們,當初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從美國和日本引進魚種,在這里辦起了漁場,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場里工人的努力下,漁場已初具規模。年產成魚4萬~5萬公斤,市價可以賣到120元一斤。
再次說到供,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乃東縣委有關部門在本地積極開拓勞動力市場,還開創性地成立了第一個外出打工協會,有計劃地組織人們走出雪域高原,走進沿海城市,使他們既開闊了眼界,又增加了現金收入。
經濟發展民富笑燦爛
如今的乃東,以大蒜、油菜種植,奶牛、冷水魚、藏雞養殖為五大支柱特色產業,加大力度做大做強,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也帶動了縣域經濟這架馬車飛速前進。乃東也成為整個山南地區的龍頭縣,它成功的經驗正在引領越來越多的兄弟縣走上富裕的道路。
經濟發展的落腳點在于富民,在于建設小康社會。乃東縣政府在近年來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始終不忘為民謀利、為民造福,加大力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民房改造和沼氣建設,使廣大農牧民從原來的舊房子搬進了新家,過上了現代化的舒心的日子。
桑杰一家就是民居改造工程的廣大受益者之一。桑杰家的房子很漂亮,寬敞的院子里,擺放著一盆盆怒放的鮮花,桑杰的妻子正在澆花。桑杰的妻子說到搬進新房的事高興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訴記者,原來她家住在老式的低矮的土墻房子里面,現在搬進了政府幫助建設的新家,家里兩輛中巴車跑客運,還開起了小商店,每天收入一千多塊。桑杰的妻子從冰柜里面拿出了啤酒和綠茶熱情地招待我們,記者看到桑杰家里擺放著各種高檔的家具,家用電器一應俱全,沙發、地毯、精美的吊燈、冰柜、電視……,城里家庭有的,這里都不會少,只會看到更多。
沼氣建設是縣政府花大力氣投入建設和推廣的項目。針對牧區的特點,縣里提出了沼氣建設“改廚、改廁、改圈”的三改方案,投入大量資金幫助農牧民建立家用沼氣池,并提供整套設備。如今,大面積推廣的沼氣池正使越來越多的家庭感受到了方便與實惠。嘎多次仁一家如今正在享受著這沼氣的好處。只要一擰開關、一摁打火機,明亮的沼氣燈亮起來了,沼氣爐也可以做飯了。嘎多次仁高興地告訴記者,沼氣建設縣里面投入了2000元,自己只投入了1500元,建成后,不僅處理了牛羊糞便等垃圾,干凈、方便,達到了二次利用,而且每個月還可以節省300多元的開支。
今天,當你漫步在美麗的乃東縣城,你會感受到它濃濃的現代氣息和古老深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水乳交融;當你走進一個村莊,路邊茂密的柳樹迎風招展,深深的院落你還會以為是到了江南,不由得流連忘返;當你隨便走進一個農牧民的新家,漂亮的房屋家具,富庶的生活定會使你為之傾倒。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產黨”,在農牧民的家里,記者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他們家里的客廳墻上正中都掛著國家三代領導人的畫像,裝幀考究。這勝于一切言語,傳達出了藏族同胞對黨的富民政策的衷心擁護,對黨的感恩之情盡在不言中。
今日的乃東,一顆從古代的煙塵和輝煌里遺留下來的明珠,在黨的富民政策的照耀下,在乃東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呵護擦拭下,在亞礱河畔發出了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在這塊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乃東人正以火熱的激情建設著美麗富饒的家園,大步走在興縣富民的康莊大道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著他們的聰明與才干。我們祈愿明天乃東人的笑容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