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中共中央派劉少奇出訪蘇聯。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蘇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立即得到蘇聯外交上的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中共中央則制定了向蘇聯“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蘇聯被尊稱為“老大哥”?!耙远頌閹煛?、“向蘇聯學習”、“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是當年響亮的口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俄蘇文學作品及文學理論長驅直人,尤其在50年代初、中期更是這樣。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靶轮袊鴦倓偨ⅲf有的國民黨時代文學,基本上被否定,中國傳統文學并未像后來那樣提倡,解放區文學無論數量、質量都還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新一代作家,尚未蔚然成勢,在‘一邊倒’的主導思想下這些蘇聯文學的大批入境,也是勢所必然。”①山本文將介紹在十七年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我國學術界對俄蘇文學作品的翻譯情況,筆者作出如下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