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9期
(總第33期)
主辦: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校園文學報刊分會 主編:羅明鋼 本期特約主編:羅鵬飛
點擊文學社
安徽山張莊初中
夏荷文學社簡介
夏荷文學社于2004年夏成立,由張莊中學語文組滕星辰老師創辦。文學社秉承大語文理念,高舉先做人、后作文的大旗,立足農村,為農村學生服務。兩年來,社員在《閱讀與作文》《少年作文輔導》《作文周刊》《創新作文》《語文學習報》《農村孩子報》等十余家報刊發表作品近50篇,在各類征文中有近80人次獲獎。
【校長寄語】
辦好特色學校,回報家鄉父老。
——安徽山張莊初中校長 劉永進
秋
夏荷文學社滕永若
一陣風兒過,
黃葉簌簌落。
玉米葉失去了光澤,
大豆光了顆。
棉花桃兒咧嘴笑,
長毛野雞花生地里把蟲捉。
只有綠綠的薯秧在伸展,
長勢不示弱。
果香陣陣沁人脾,
黃澄澄的梨兒等收獲。
這就是家鄉希望的田野,
更有那晝夜不息的秋蟲唧唧,
好一曲吟頌豐收的歌。
(指導老師滕星辰)
父與子
夏荷文學社李 澍
兒子不爭氣,高考前的幾次模擬考試,都是一塌糊涂,他對兒子的態度越來越冷淡了,至少兒子這樣認為。
終于,在兒子又一次頂嘴時,父親一怒之下狠狠地扇了兒子一巴掌,兒子也委屈得坐上火車,去青島打工了。到了青島,兒子住在叔叔家。
忽然,好端端的陽春三月竟變了天,寒流肆虐地向人們張揚著他的威力。季節仿佛又回到了冬天,已收藏好的棉衣又出現在了大街上。他知道兒子是只穿一件襯衣去的青島,一整天,他幾乎沒說任何話。
到了天完全黑了的時候,他終于鼓起勇氣,拿起電話,用顫抖的手撥通了弟弟家的電話。“喂,哥嗎?孩子都睡了,別擔心。還有,你什么時候來一趟,孩子今天一天到晚都在想你,說這里都冷了,你那兒一定也冷。”他聽了,雙唇竟發起抖來,半天才說一句話:
“弟呀,天冷了,給俺兒多蓋些。”
“啪”一顆晶瑩的淚珠順著他蒼老的臉頰落在電話機旁。
幾天后,兒子回來了。
……
高考時,兒子竟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
[簡評]
天下的父親哪個不愛孩子?愛之深才恨之切。父親的眷眷之心在文中都得到了有力的表現。不足之處是沒有兒子轉變的原因描寫,給人牽強生硬之感,對兒子的描寫不夠具體生動。
(指導老師滕星辰 張久旗)
吵 架
夏荷文學社劉擴建
唉!今天真是倒霉,媽媽和爸爸剛吵過架,叔叔和嬸嬸又吵起來。
爸爸和媽媽吵架是因為,我爸爸趕場賣羊賣了200元錢,可回到家一看,原來這200元錢有一張100元是假鈔。我媽就吵著我爸去找買羊人換錢,可是我爸怎么也找不到那個人。于是在場上轉了一圈,只好騎著車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我爸剛回到家,就被媽媽大吵了一頓,爸爸嘴也硬,差一點沒打起來。鄰居來勸架,最后終于不吵了,我也就放心地去玩了。
我轉了一圈,沒找到玩伴,就回來了。我剛走到家,就聽見我叔家里傳來哭聲。我就急忙跑過去,到那里一看,嬸正在那里哭著。只聽叔說:“你看看,你連三百塊錢都拿不好,真沒用。”嬸說:“不就是丟了三百元錢么,你也不該打我呀。”叔說:“不就是三百元錢嗎?你知道掙這三百元錢有多難嗎?這三百元錢是咱兒子給咱孫子買東西吃的,你卻都給丟了,你活著干什么?”嬸說:“我這就去死。”說著就要用頭去撞大門。當嬸剛跑到門前,就被我們給拉回來了。鄰居杜大爺說:“錢沒了,可以再掙,可命沒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我們在那里勸說了好一會,嬸嬸才慢慢地不哭了。
原來嬸嬸去趕集,口袋被小偷掏了。鄰居又一頓好勸,才不吵了。我也回家去吃飯。為了一點錢,害得我們兩家吵翻了天,幾乎家破人亡。
我長大后要考警校,畢業后,除暴安良,讓老百姓過上平安日子。
[簡評]
這則日記實錄生活中兩件事,學生記敘的是真人真事,但寫作過于平白,語言干澀,結構冗長,中心不突出,最后升華的結論更是比較牽強。需要多加強寫作方面的練習。
(指導老師滕星辰)
愛,就在我們身邊
夏荷文學社 高 真
愛是無私的,愛是無價的,愛是廣闊的。如:母愛,朋友一聲親切的問候,老師一句善意的批評……愛,很多很多,它如影隨行,就在你身邊。
頓頓早飯
每天早晨,一桌香噴噴、熱騰騰的早餐擺在你面前,你會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幸福。上學的時候,父母會千叮萬囑地說:“路上要小心,騎車別騎得太快,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有時,你或許覺得自己的父母太啰唆。其實,你仔細地想一想,父母是多么的愛你啊!再聽時,就不覺得啰唆了。父母的愛遠不止這些,生活在父母無私的呵護中,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一聲親切的問候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下著大雪。我騎著自行車,由于路太滑,我騎得又有些快,一不小心從自行車上摔下來。胳膊碰在了車把上,鉆心地疼,那時我忍不住想哭。忽然背后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我扶你起來吧!”我轉過頭,原來是我的好朋友,小瑞。她一邊扶我起來,一邊關切地問我摔得疼不疼,摔在哪兒了。當時,我感動得真想哭。一句親切的問候,驅走了冬日的嚴寒,讓人暖意融融。
一句善意的批評
每當考試失利之后,或犯錯誤時,老師都會在背后鼓勵我,但有時也會嚴厲地批評我。但我知道老師批評我是為我好,讓自己改過自新,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嘛。這批評不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嗎?
有了愛,我們才會不覺得自己孤單。我們在愛中成長,在愛中明白——自己是幸福的。愛,就在我們身邊。
[簡評]
這篇以愛為話題的作文亮點如下:1.首尾呼應,中心明確。2.小標題簡練,行文清晰。
(指導老師滕星辰)
我真想哭
夏荷文學社高秀真
我真想哭,恨不得大哭一場。
在教室里,有兩位男同學老是惹我。上課時,他們趁老師和我不注意,不是剪我頭發,就是拿我毽子。這個掀我的文具盒,那個看我的日記。他們不光拿我的東西,還說傷人自尊心的話。真是太傷人心了。
有一次,上地理課,老師因事沒來,教室里亂哄哄的,有的看書,有的說話,還有的打架,教室里像鬧翻了天似的。那兩個男同學,在我左邊的叫劉擴建,他摳了墻上的小土塊,一拋,“啪”的一聲,正好落在我的桌子上。我后面的叫李利華,他用小剪子偷偷地剪我的頭發。我氣得大吵:“你要頭發你也得向主人說一聲吧!”我一看,我的頭發靜靜地躺在他的桌子上,不是一根,而是一小縷。我很生氣地說:“我的頭發我都不舍得揪一根,你竟然剪掉了這么多,你真是太卑鄙了。”說過后,我真想趴在課桌上哭,可是我沒哭,因為我在本子上寫過這樣一句話:“好女孩不哭。”于是我忍住了。
我左邊的劉擴建開腔了:“小神閨女,小氣鬼,真是‘拔一發利天下男士而不為’。”我很生氣,就打了他一下,然后又瞪了他一眼。他卻不住嘴地說:“君子動口不動手,讓你小女孩。”還紳士風度地聳聳肩。真是氣死我了。
我真想哭,真想抱頭大哭一場。
[簡評]
這是一篇校內生活寫真,文章選取地理課上兩男生合伙欺負“我”的情節,寫出了在一個亂班里猖獗男生的胡作非為給“我”帶來的傷害。
那一片愛
夏荷文學社葛 暢
愛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和渴望。
人世間因有了愛而更溫暖,生命因有愛陪伴而更精彩,家庭因有愛的存在,才更幸福美滿,而我因有了那一片愛而活得更快樂。
我們大部分人認為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而在我心中,爺爺的愛才是至高無上的,才是最偉大的。因為爺爺的愛是那樣持久、深沉,讓我的心永遠溫暖。
由于我在城里上學,每星期回到家,爺爺每次看到我們姐弟幾個在一起那么開心高興,都會問:“孩子們別先顧著玩,今天想吃什么好吃的?爺爺到集上給你們買,做給你們吃。”我們爭先恐后地向爺爺報菜名。采料、主廚,爺爺都包了下來。油炸小魚,清蒸肉雞、涼皮拌豆腐絲……爺爺做的飯香氣誘人,一看口水都要流下來。而他自己卻舍不得多吃一點兒。每次吃著爺爺做的飯,我都覺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而每次臨走時,爺爺都會做一些我喜歡吃的讓我帶到學校吃,還親自把我送到車上,才放心地離開。爺爺就是這樣細心地照顧我們,給我們無限的關愛。
前一段時間,我經常感冒,感到頭疼鼻塞。我到醫院一查,醫生說我得到了鼻炎,得趕緊吃藥。可我吃了一段時間后,仍不見好轉。我就把這事告訴了爺爺,我真的不想讓爺爺為我擔心,可我沒辦法呀!爺爺得知后,在村里四處打聽,問哪家醫院能治好鼻炎。爺爺一聽到東關衛校包看鼻炎,很在行,就馬上到學校找我,帶我去醫院治療。看到爺爺匆忙的背影,我不禁落下了淚。醫生要給我用微波烤電,我很害怕。爺爺說:“孩子別怕,一點兒也不疼,爺爺陪著你,看好了咱就回家。”我躺在手術椅上,拉住爺爺的手,心里踏實多了,醫生用了十分鐘,順利地做了手術,回到家,在爺爺的照顧下,我的病好了許多。
又一次感到了爺爺濃濃的愛,此時的我不知該怎樣用語言表達對爺爺的感激!那一片愛,給了我溫暖,給了我戰勝困難的力量,也教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世界。
[簡評]
本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爺爺關愛“我”的幾件事,主題積極,選材典型,語言流暢。首尾運用了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歌頌人間真情——爺爺無私的愛,真摯動人。
(指導老師滕星辰 袁民菊)
校刊選粹
母愛芬芳
山東無棣埕口中學張淑云
駐足青春的門檻,輕嗅往事,唯覺母愛芬芳。
——題記
蔚藍的天空不會孤獨,那是因為白云與之相伴;清澈的湖水不會寂寞,那是因為魚兒與之嬉戲;我從不停止前進的步伐,那是因為有母愛在我心中。
經歷過風雨的洗禮,也欣賞過天邊美麗的彩虹,踏著一路繁花碧草的清香,走過十幾個春意盎然的歲月,我信步徐行,這份坦然,是因為有母愛相伴!生活中我體會到母親“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我體會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眷戀。我更體會到母愛芬芳……
母愛芬芳,給了我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已不是那個只會仰望長空的小女孩,在母親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揮著夢想的翅膀飛翔,我努力尋覓著自己的方向,當我在蔚藍中畫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時,才發現了蔚藍天空的美麗。
母愛芬芳,給了我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在我看來,世界如此美麗、如此純凈,是因為母親的純樸、慈愛,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告訴我用一顆芳香的心靈去打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回報給我友愛與真誠!
母愛芬芳,給了我一種神奇的力量。生活中的風雨太大,有時我也難免經歷失敗,在我流著傷心的眼淚時候,是母親告訴我,生活并不垂青傷心人,它只青睞有心人,風雨過后見彩虹。我擦干淚水,選擇了再次與風雨搏斗!
寄一縷春風,愿它撫平母親臉上的皺紋;寄一片綠葉,愿它帶給母親生命的盎然;寄一張美麗的賀卡,愿它帶去女兒深深的祝福!我要采摘最美的鮮花,我要編出最動聽的歌謠,我要釀造最甘醇的美酒,獻上女兒最虔誠的孝心!
母愛芬芳,我愿一生有你!
(指導老師 王文炎)
[簡評]
母愛是文學寫作中永恒的主題,這篇文章在贊美母愛的時候,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層次分明,語言真摯感人,文筆優美流暢,發人深省,引人共鳴。
(榆 生)
走神瞬間
山東鄒平臨池鎮中心初中 李海傳
我意識到我開始走神了,我不能控制自己的大腦神經。我盡力睜大眼睛看課本,但密密麻麻的英語單詞卻更讓我神不守舍起來,我的意識開始模糊了……
“傳球!快傳球!”我的大腦在快速運轉,思想一下飛到了綠茵場上,那里正在進行一場我夢寐以求的全明星足球大戰。這是由足壇名將組成的高手對決,包括羅納爾迪尼奧、巴拉克、貝克漢姆……我坐在觀眾席上不住地為他們吶喊助威。
場上的情況很糟,紅藍雙方都很注意防守。開戰足足30分鐘了,卻只有藍方有過一次射門機會,而且射得很偏。“臭球,真是太臭了!”真沒想到嘴巴竟不自覺地發出了聲。一個粉筆頭橫向里飛來,我定了定神,稍稍坐正了些,發現老師只是瞪了瞪我并無大動作,仍舊在唾沫飛揚地進行他的激情演說,也不管我們這初三學生聽懂沒有。于是,我又繼續開始邀請周公,畫面再次轉換到球場。
于是,腦海里的足球大戰再次開場,而且比以前更為精彩。雙方展開了拉鋸戰。突然,紅方傳球出現失誤,只見羅納爾迪尼奧帶球,過了勞爾,又向前沖去。巴拉克上前阻截,小羅稍稍定神,把球放穩,等到巴拉克靠近時,他忽的來了個穿襠球,不等巴拉克回過神來,小羅已經把球傳到了齊達內腳下。
我實在控制不住,趴在桌上,全身心地投入到足球賽中。雙方隊員都很緊張。齊達內把球穩穩地帶在自己的腳下,好像球是粘在他腳上的,也好像他用一根無形的線牽著足球走。非戈的防守出現了破綻,齊齊(我對齊達內的昵稱)抓住空當順勢把球傳給了貝克漢姆,觀眾席上一片唏噓之后靜得出奇。球在小貝腳下乖得很,前后左右,伸展騰挪,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小貝一個飛腳把球傳給了卡卡,禁區內一下出現了一條寬大的通道,卡卡快速地把球往球門前帶,十米,八米,六米……起腳,射門,眼看球就要進了……我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唯恐錯過這精彩瞬間。
“李海傳,站起來!”英語老師揪著我的耳朵,好疼!
一場精彩的足球大戰就這樣被扼殺了,也不知道那球進了沒有,真是可惜!
走神的瞬間是短暫的,或許在我的初三生活中算不得什么,甚至渺小得可憐,但這對于我們這些面對書山題海的畢業生們來說卻是莫大的快樂,誰讓我們是畢業班的學生呢!
[簡評]
這篇文章從走神這個另類的角度反映出畢業班生活的忙碌與枯燥,作者想象力豐富、活潑靈動,把足球賽描寫得精彩紛呈,足有身臨其境之感。在反襯初三生活乏味與無奈的同時,讓讀者深思我們應該怎樣享受生活中每一天。
(榆 生)
新/詩/筆/會
詩二首
江西奉新三中王紀金
山野的黎明
你在一片片干涸的心田
澆灌智慧的甘霖
汗水化成了草葉的露滴
你在大山的年輪里
刻下繆斯的名字
腳步踏亮了漫天的晨曦
你將一顆心捧出
噴薄了
山野的黎明
粉 筆
前身留給了于謙的吟唱
今天作黑色的搭配
紅燭的故事
已被人遺棄
又被你拾起
凝固的生命
毫無保留地延展
下一場紛紛揚揚的雪
在完善了別人的軌跡后
悄然隱去
品秋
江蘇南通高等師范黃勝娟
葉落紛飛,
觸摸葉片邊緣殘存的綠意。
于記憶深處,
懷想歲月遺落的芬芳。
桂花飄香,
黃色的小花夾雜陽光的味道。
掛在窗前,
撿拾笑臉背后的那一束心箋。
季節的窗口,是誰
冷落了風聲?
無數次想對你說些什么,
但終未能說出那份深深切切。
風過葉落,
秋的風鈴仍在慢慢演奏。
那是對春的思念
對夏的眷戀
對冬的期盼
于是,
霜林秋葉、曉風殘月、敲窗冷
雨,
在墨客筆走龍蛇下
——留下了痕跡。
憶丁香
——讀戴望舒《雨巷》有感
安徽淮南泉山中學徐亞奇
伸一只手
我的手心能否承載你纖纖的身影?
丁香般的愁緒
似一縷碧煙驀然騰起。
徘徊在這寂寥的雨巷,
品味風中的惆悵。
無數次回眸,
再見你凄婉的愁容。
彌漫的笛音,
掩蓋不住落花的悲情。
油紙傘下
傾訴昔日濃濃深情……
點/一/盞/心/燈
詩的圖畫
[美]卡·威廉斯
白楊林中有只鳥兒——
那就是太陽!
樹葉是金色的小魚
在河水中游蕩;
鳥兒從枝頭掠過——
白天就在它的翅膀上。
永生的鳥兒啊!
是它給白楊樹林
造成一片光明。
就是它的歌唱
壓倒了
風中樹葉的喧響。
村口那棵老槐樹
山東萊蕪四中桑守民
歷經風雨
飽經滄桑
見證了 幾多風云變幻
閱盡了 多少世態炎涼
老樹下
那一盤石碾依然還在
向著村口的路
久久凝望的
就是我的白發親娘
當年 就在村口
這棵老樹下 石碾旁
老母親 送我踏上了
遠行的路
我已走出了很遠 回頭
母親還站在原地
久久張望
風撩起母親滿頭的白發
在陽光下 閃光
漂泊的日子里
身在異鄉
心卻永遠留在了家鄉
睡夢里 老屋窗臺下
母親就著昏黃的油燈
為我縫補衣衫
一針一線
縫進了 千般的牽掛
萬般的念想
村口 還是那棵老槐樹
枝干 依然那樣粗壯
歷盡生活的磨難
飽經滄桑
游子終于回到了家鄉
可母親卻老成了一座墳墓
但我知道
無論我身在何處
母親總會在村口的老樹下
向著回家的路
久久凝望
我/師/風/采
撞 鐘
上海曹行中學 薛魯光
說來也平淡,去年春節我陪外婆作姑蘇之游。將至寒山寺時,天空竟細細密密地編織起雨簾來。頃刻滿目秀色便披上了縹緲的霧紗,展眼望去,寒山寺掩映殿閣之中,那聞名遐邇的藏鐘樓,在水氣和香燭交融的輕霧中若隱若現,徐徐的鐘磬聲拖著長韻,穩穩漾出墻來,在霏霏春雨中漫開去,漫開去。
聽到鐘聲,外婆加快了腳步,她執意不要我扶,只拄了那根從不離身的梨木拐杖。這拐杖是遠在臺灣的舅舅親手做成托人捎來的。做拐杖的梨樹,又是舅舅到臺灣后親手栽的。外婆一向寬容,她的床常常是孫子們比武和孫女們辦家家的好場所,但這梨木拐杖,甚至連我媽都不讓碰一碰。寺內,木魚聲聲鐘鼓齊鳴,我們沿朱漆長廊款款而行,一邊新篁亭亭青翠欲滴,一邊蒼松森森虬枝如鐵。參天古樟枝繁葉茂,暗香沁肺,使曲曲長廊更添幾絲清幽、幾分古樸。鐘聲從青郁濃密的枝葉中瀉落下去,在林間廊中低吟回蕩,給人以高博曠遠的感覺,似乎這古鐘不在園中鳴響而是在云翳中搏動。
鐘聲激起了外婆的思子之情,她邊嘮叨著泥漿弄臟了她的拐杖,邊對我講起了舅舅,說是舅舅小時很乖,只要老北站傍晚5點火車一吼,他準趕回家吃飯,又嘆道:“現在政策好了,你小姨在寧波蓋起了兩幢樓房,其中一幢就是給你舅的,就不知你舅啥時能住上。”外婆說著說著眼中滾出大顆大顆混濁的淚珠。我忙安慰她別難過了,現在海峽兩岸民間可往來了,去封信讓舅回來不就是了嗎!
說著話,到了藏鐘樓。鐘樓黃墻朱戶,頗有古風佛氣。一長溜日本游客排隊依次上樓敲鐘。熱心的導游告訴我們,凡來蘇州的日本人幾乎都要來寒山寺敲鐘,據說寒山寺的鐘聲能驅鬼避邪。遠在日本的親人也能聽到。外婆一聽興奮不已,非要敲鐘不可:在日本的東洋人能聽到寒山寺鐘聲,我那在臺灣的兒子不是更能聽到?
殊不知,國人是不能敲寒山寺鐘的。一向寬和的外婆氣極了,她講不出高深的道理,只會用母親的心嘶喊:“我兒子在臺灣,我要喊他回來,喊他回來呀!”鐘樓管理員告訴她:“有規定。”可外婆一定要知道,這規定是菩薩定的,還是領導定的。此時走來一位慈眉善目的皂衣老者,聽外婆如此這般一說,眼眶竟也有些濕潤了。他雙手合十施禮道:“請,女施主,阿彌陀佛。”外婆神色莊重地沿環形的樓梯,顫巍巍一步一步向上向上。舅,你可感到慈母走向愛子時的震顫?
“信國呀,阿姆要敲鐘了。”外婆的聲音顫抖著,聽起來有點凄楚,“兒子喲,你聽到阿姆的鐘聲,一定要快回來喲……”我要扶撞木,外婆拒絕了。我驚訝,外婆枯瘦的胳膊里蘊藏著什么力量,竟推得動那沉重的撞木?“當——當——”古老的銅鐘發出了深沉而曠遠的轟鳴,它在為一位慈母呼喚她的心愛的兒子,舅舅啊,你聽到這呼喚嗎?我的心也隨著鐘聲激蕩,我多么希望這鐘聲能飛過臺灣海峽,飛入舅舅的心。是的,這鐘聲不可能飛那么遠,然而母親的呼喚又豈是一條小小的海峽所能阻隔的了呢?
我喜愛寒山寺那凝滯曠遠的鐘聲,愿舅,愿所有的臺灣同胞都能聽到大陸盼骨肉團聚的鐘聲。歸來兮,舅舅。
【我師簡介】
薛魯光 曾當兵,任宣傳干事,現任上海曹行中學教師。上海總工會文藝創作中心創作員。上海《城市詩人》社創作員。在《中國新詩》《萌芽》《勞動報》《語文世界》《詩壇》發表作品多篇。出版個人詩文集《走過世紀橋》《海上風》(與詩友合集)。
【創作感言】
詩是味精,瞬息間使生活為之燦爛;詩是咖啡,喝了它,讓精神為之振奮。俗話說:“男女搭擋,干活不累。”意喻陰陽和諧能調劑人的情緒。怪不得刑警破案子,總要一男一女。然而,生活中一旦有了詩,就能在現實和幻想之間有了結合點,就能讓你青春永駐,激情飛揚。詩是語言的精華。沉浸在詩的意境中,將永葆青春而永攀人生之高峰!
【我說我師】
薛魯光老師在教書育人之余,勤奮地在文學的田疇中耕耘。他經歷豐富,參過軍、當過建筑工人、宣傳干事、老師等不同的職業。火熱的生活向他展現了瑰麗的畫卷,他激情澎湃,神采飛揚,拿起筆來熱情謳歌普通勞動者。他無論是寫詩、寫散文、寫故事,都關注社會變革、關注青少年的成長。文筆犀利,幽默。他寫道:“人生,沒有必要去刻意地排版”。他的話令我深思:人的一生沒有永久的失敗,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文如其人。薛老師是我們學生的好老師。是引導我寫好人生這部書的好老師。
——胡惠恩
從曹行中學畢業已經兩年了。如今,每當我拿起語文書,就情不自禁想起薛魯光老師,胖胖的身軀,戴副眼鏡,他對學生和藹可親,循循善誘。他喜歡寫下水作文,每當我讀著他在報刊上發表的佳作,內心充滿了對薛老師的尊敬。老師和同學一同作文,就能更多體驗到學生作文的甘苦,教起作文來更能游刃有余,切中要害。
記得有一回,我在《中學生學習報》上欣喜地看到經薛老師潤色的我的文章《古詩新境》榮登頭版,不禁喜出望外。就是這次小小的成功,激起我對文學的熱衷。如今我也會在讀書之余,試著將心聲寄給鴻雁,啊,尊敬的老師,我要向您唱一首贊美的歌!
——沈利敏
花/開/的/聲/音
精靈的世界
河北秦皇島一中張 婧
窗外,是一片雪的天地。
我靜坐窗前,雙手托腮。放眼望去,處處都被皚皚白雪所擁抱,物物都披著比霓裳羽衣還要絢麗的白紗。看那晶瑩剔透的雪花,有的碩大如柳絮一般,柔軟而飄逸;有的玲瓏,如流星點點,可愛而誘人。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所有的雪花交織在一起旋落,飛舞。伴著瑟瑟寒風,像是在表演一支美妙的空中芭蕾。它們在空中上升,旋轉,不斷變幻著舞步,哼唱著歡快的歌兒。多么可愛的精靈啊。
再也禁不住這些精靈的誘惑,再也無法滿足與這可愛的小生靈隔窗相望,我決定親自投身其中,與這飄舞的飛雪做一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和交流。
來到室外,面對面感受著真實的飛雪世界,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雪精靈在我的身邊飛舞,不時地在我耳邊低語,訴說著心靈的秘密,同時也為我描繪著屬于它們的世界。朔風不斷地嘶鳴,而此時的我卻感受不到寒冷。雪精靈的確調皮,它在我的衣服上歇憩,不時地親吻我的面頰。有時還鉆進我的衣領給我帶來一絲冰涼……雪花一片接一片地落下,落到行人的發梢愈積愈多,卻沒人將它們拂去,而是自得地享受著“發如雪”的美麗。我也如此,任憑它們嬉戲,玩耍,似乎看到了它們甜甜的笑臉,仿佛聽見了它們朗朗的笑聲……心情也隨著這幫快樂的使者溫暖起來,晴朗起來,如同在寒冬品味著熱氣騰騰的香濃咖啡,一股暖流涌進心田。我終于也被它們感染了,和它們一起踏著風爺爺的旋律翩翩起舞,一起享受這宛若玉樹瓊枝的樂趣……
也許有人說,冬天是蕭條的,是凄涼的,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其實則不然,有了這些可愛、珍貴的雪精靈,美麗的冬天又怎么會缺乏生機勃勃的景觀呢?冬天也許不比那分外妖嬈的春,艷麗多姿的夏,濃墨重彩的秋,然而,它擁有的是更惹人喜愛,令人向往的寧靜與純潔。
雪依然下著,繼續無憂無慮地跳著迷人的舞蹈。真想這場雪永不停歇,讓我長久地佇留在這精靈的世界之中……
[簡評]
雪是自然的精靈,帶我們走入一個唯美的世界。作者從雪花飛舞的形狀展開豐富聯想,語言優美,靈動活潑,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具有生命氣息無窮魅力的冬天。
(言 路)
雨夜的茶
安徽安慶一中殷 彧
向來是不喜歡咖啡的,似乎這有點不合時宜。可是我真的喜歡那碧綠爽清的中國茶。還有一個怪癖,就是愛聞中藥那古樸的藥香味兒。于是告訴自己,不論自己與世界多么接軌,骨子里透出的還是“中華”的情愫。
喜歡喝茶,還分時間。一般口渴了就咕嘟咕嘟灌涼開水,但這又成了妙玉口中的“解渴之蠢物”,我不愿這樣辜負了茶。于是,須等到煩躁離身心清如水之時,才喝茶。這樣的時候,大多在雨夜。
那樣的夜晚,或是大雨傾盆,或是淅瀝小雨噼噼啪啪地敲打著木窗上的玻璃。于是人也融入這一片雨意風聲之中。這種時候,再煮上一壺水,然后等……直至那白色的霧氣彌漫了一屋子,才從無邊的遐思中醒來,悠悠然拿出茶杯,沖泡上。然后拉開窗簾,打開窗子,于是夜雨中透出的清逸寧靜便沁入五臟六腑,與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相融。再看杯中那碧綠茶葉,一片片翻卷、漂游、沉浮……杯中重疊地幻影出老舍的茶館、魯迅的社戲、巴金的家、曹雪芹的紅樓,最后歸于秋雨的苦旅……
雨仍在下,偶也有幾滴落在窗臺上,打濕了綠葉,仿佛旅途之人的眼淚。茶的清香在深夜淡淡的雨意中充滿了整個屋子,整個心靈,又像是聞到了江南古鎮藥鋪盒子里隱隱散發出的藥香味兒……
拿起杯子,呷上一口,平時厭俗憤世的牢騷,像野火一樣被澆滅……再呷一口,便有了些睡意,蒙眬間仿佛飄然而起,到大漠邊關聽羌笛,去敦煌石窟看飛天,同黛玉相泣,與李白對飲……
拿起杯子,又放下。不能再喝,已經醉了。一夜的雨,一夜的茶,一夜的中國情愫。于是知道中國在我身上留下的印痕早已不止是黃皮膚與黑眼珠了。這片土地對我的包容,正如這夜雨,無論我多么疲憊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平靜與安寧。五千年炎黃的文化也如這杯綠茶,沁入我的肌膚、身體、心靈。無論我身處在何處,這片土地將是我的夢永恒的主題,從我筆端流出的將是永遠不變的黃土地五千年的詩韻……
[簡評]
作者根據“茶”聯想到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內容豐富感人,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對祖國的熱愛。文章如詩如歌,情文并茂,是篇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