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材較矮的孕婦由丈夫陪同來到醫院。夫妻倆都是小學教師,懂得些健康常識。他們咨詢了許多問題,其中最使她擔心的是身材較矮小,怕分娩時發生難產,咨詢在臨產時是否應作剖腹產。
產婦個矮不會必然難產 在一般情況下,孕婦是否會發生難產,與骨盆狀況和胎兒大小這兩個因素有關。胎兒經陰道分娩,必須通過骨盆,骨盆小或形態異常,是發生難產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身材的高矮與骨盆的大小并不成正比,有些身材頎長的女性骨盆不一定大,倘若臀圍較小,骨盆可呈漏斗形,其內徑小而深,胎兒不易通過;而身材矮小者骨盆卻不一定小,臀部較寬的矮小女性,骨盆呈桶狀,其內徑大而淺,胎兒易于通過。
胎兒大小是一個重要因素 胎兒的大小可能相差懸殊,即使骨盆大小和形態都正常,如胎兒過于巨大,通過產道也可能較難;有的產婦雖然骨盆不十分理想,如胎兒較小,也可能順產。
什么情況下應作剖腹產 做剖腹產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母嬰雙方的安全,剖腹產是有指征的。對準媽媽來說,骨盆狹窄、畸形,自然分娩有困難者;宮頸堅硬、水腫不能擴張開大,或有軟產道狹窄者;子宮收縮無力,產程過長;胎位不正,如橫位、臀位等;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患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患妊高征、心臟病或糖尿病等;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對胎兒來說,估計胎兒體重在4000克以上;發生胎兒窘迫、臍帶繞頸、臍帶脫垂等危及胎兒生命時。
剖腹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有的準媽媽怕分娩時吃苦頭,情愿爽爽快快吃一刀。殊不知剖腹產在多數情況下能保證母嬰平安,但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手術操作不當損傷子宮、膀胱;個別孕婦手術時出血過多,因輸血而發生意外;手術后創口發生感染,腹腔粘連及遠期的瘢痕增生、子宮內膜異位等,都是相當麻煩的問題。
重視產前檢查 在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骨盆測量是常規檢查的一個項目,醫生對骨盆情況已心中有數。通過隨后的一次次產前檢查,醫生對胎兒的情況在不斷監測,并作具體指導。到臨產前,醫生會作出判斷,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對母嬰有利。
合理飲食和運動有助于自然分娩 準媽媽的飲食以維持自身的體重與胎兒發育需要為原則。準媽媽每日熱量應掌握在25~35卡/公斤,糖占總熱量的35%~45%,蛋白質占25%或1.5~2.0克/日,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25%~35%,熱量平均分配至三餐及點心中。必須重視足夠的蛋白質,適量的鐵、鈣和維生素的攝入。體重孕早期每月增加0.5公斤,中、晚期每周應增重0.3公斤。整個孕期增重不應超過9公斤。
在妊娠期不可無休止地倚靠在沙發上看電視,適當進行活動是有好處的。意大利學者專門作了一項研究,讓一組孕婦騎自行車,研究表明騎自行車者的第二產程較對照組要短,分娩較順利。原因是適當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腹部肌肉的力量,使分娩時子宮收縮有力,有助于產婦在分娩時能較長時間憋氣用力。鍛煉的方式不必拘泥,走路、做操均可,但在妊娠前3個月及妊娠后期則不宜進行活動量大的活動,以免引起流產、早產。
我們對這個準媽媽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產前檢查,并作了鼓勵和指導。到臨產時,在醫務人員的通力配合下,經產道順利地自然分娩了一個體重3300克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