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一個學期緊張的學習生活,孩子暫時從那種長期快節奏、高壓力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而此時即使平時精力充沛、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四肢倦怠、精神萎靡不振、心情抑郁寡歡、對外界事物提不起興趣甚至心煩意亂的狀態。這其實是一種不良心理效應積聚所導致的心理疲勞。屬心因性疲勞。引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長期單調機械性的生活、精神持續緊張、長期生活在污染和嘈雜的環境中等等。平時由于集中精力應對繁重的學習,這種心理反應較少發生或感覺不明顯,一旦處于精神松馳的狀態時,神經功能紊亂的作用開始發生,進而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感。
這時,如果走出戶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藍天、青山、碧水、綠草間盡情地放牧心靈、放松身體,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綠色植物密集的森林、公園、郊外或湖邊、海灘,空氣新鮮潔凈,空氣中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的負氧離子的含量要高出城區幾十乃至上百倍,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達到2萬個。負氧離子吸入人的肺部后,能夠改善機體的造血功能和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增加人體對氧氣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同時還可以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代謝功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狀態,改善大腦皮層的生理功能,被稱作是大氣中的“長壽素”。多吸入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會使人感到目清氣爽,心曠神怡,精神煥發,在此境域中游憩,能夠讓人盡情地享受同大自然交往的樂趣,盡快恢復疲憊的身心,從而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工作效能,同時還能防治多種疾病。尤其是樹林蔥蘢、綠蔭如蓋的山林,樹葉籟籟,山泉汩汩,鳥語啾啾,林海濤涌,對人體的大腦皮層和神經系統有著良好的調節作用。樹林被稱作是大自然的綠肺,樹葉呼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還能散發出一股芳香的物質,具有殺菌作用,使得森林的空氣特別新鮮。如果在此環境中進行適當的運動或娛樂,能有效地改善肺部換氣功能,加快氣管纖毛上皮的再生,既可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供給機體更多的氧分,促進新陳代謝,又可使大腦神經在運動休閑中得到調節和休息。此外,野外旅游還是發泄心中郁悶.調節情緒的一種有效手段。尤其是心理疲勞的學生,常常是由長期精神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所致,可利用野外旅游的時機,到曠野、樹叢、森林、山坡、草地、海灘等地,放開喉嚨,盡情地大喊大叫,讓心中的憂慮、苦悶、焦慮、抑郁等隨吼聲飄散在大自然,或許可以一解心頭的郁悶,渲瀉內心的不良情緒。
所以,家長趁著假期,放手讓孩子或者全家一道去野外旅游,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吐故納新,調理陰陽,調節身心,一洗往日的疲憊,為日后緊張的學習加油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