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車禍讓兩個家庭家破人亡。死者長已矣,生者卻仍在現實中苦度光陰。三年后,當血腥的場景漸漸遠去,當慘劇帶來的痛苦漸漸平息,死者之妻盧瑛無意中發現了關于這場車禍的驚天絕密!只要她守口如瓶,生活仍將風平浪靜!然而她卻作出了別樣的選擇……一場人間大愛的真情故事,由此上演。
災禍突降,兩個家庭家破人亡
2002年9月中旬的一個上午,雨過天晴,陽光燦爛。正在江西省南昌市某商業銀行營業窗口為顧客辦理業務的盧瑛忽然接到交警的電話,要她速到廣廈建筑公司附近的320國道上去。交警?國道?盧瑛心里閃過不祥的念頭,因為丈夫孫懷遠就在那家公司上班。她立即打的向廣廈公司趕去。
出租車漸漸接近交警指定的位置,遠遠地,盧瑛就發現一輛小轎車側翻在路上,一輛她熟悉的黑色摩托車已被撞歪,旁邊躺著一個男子。那不正是自己的丈夫嗎!“懷遠,你怎么啦?”盧瑛哭喊著跳下車奔過去,但任憑她如何呼喊,孫懷遠已經停止了呼吸。盧瑛抹著眼淚四下張望,見肇事小車旁蹲著個戴手銬的男子,她飛步上前,“啪啪”重重地打了他兩個耳光,“你作孽啊!還我丈夫!”隨即倒下不省人事……
醒來時盧瑛已躺在家里,親友們正忙碌地準備丈夫的后事,看著才10歲的兒子,她痛不欲生!想起那個肇事司機,她后悔昨天沒能咬下他幾塊肉來!
盧瑛怎能不傷心?12年前,21歲的她美麗清純,從省銀行學校畢業分到南昌市一家商業銀行贛北營業所工作,面對眾多追求者,她卻選擇了家境貧寒、在廣廈公司當技術員的孫懷遠。小孫畢業于復旦大學,為人忠厚、內向。有了兒子后,孫懷遠經常說:“我這輩子,一定要讓你和兒子過得美滿幸福!”盧瑛聽了,心里像灌了蜜似的。
兩個月前,孫懷遠胃部不適住了兩天院,出院后就赴上海參加一個建筑設計研討會。盧瑛再三叮囑他盡量少喝酒,孫懷遠說:“放心吧老婆,我會盡快把酒戒掉的。”果然,從上海回來后,他滴酒不沾了。
車禍半個月后,盧瑛去交警部門參加事故處理協調會。一見那個叫劉信甲的肇事司機,她忍不住心中的憤怒,沖上去又打了他一個耳光。交警趕忙拉開了她。交警宣布:“通過我們調查認定,這次事故,是孫懷遠騎摩托車突然橫穿公路造成的,他與司機劉信甲各承擔80%和20%的責任。出于對死者的同情,劉信甲自愿向死者家屬賠償7萬元,請死者家屬發表意見。”盧瑛請教了幾個懂行的朋友,大家覺得這樣定性的事故對方最多出于人道賠償兩三萬元,而劉信甲能主動賠7萬,實屬不易。于是盧瑛同意了這個賠償額。
劉信甲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在一個月內將賠償金分三次送給盧瑛。盧瑛見劉信甲還挺厚道,最后一次收錢時就問劉信甲:“為何要主動多賠幾萬元?”劉說:“將心比心,畢竟是一條生命。”當得知他的錢大部分是借來的,而且他妻子也在車禍中受重傷至今生命垂危時,盧瑛驚詫了!她為自己兩次沖動打人再三道歉,劉信甲說,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不怪你!目送劉信甲遠去的背影,盧瑛對這個漢子漸漸動了惻隱之心。
驚悉“絕密”,當年慘劇真相大白
時光如梭。兩年后,喪夫之痛在盧瑛心中漸趨平息。2004年冬天,盧瑛所在的贛北營業所撤銷,盧瑛被買斷工齡下崗了。她不得不到一家私人企業做會計,每天要忙上十個小時,每月僅掙650元。
2005年9月中旬,是孫懷遠的三周年忌日。按當地習俗,盧瑛要將死者生前用過的東西全部處理掉。在一摞廢報紙里,她發現了一個破舊的公文包,打開一看,里面是幾個發黃的筆記本,內容全是日常工作記錄,包的底層還有個白信封,薄薄的,好像僅有一兩頁紙,好奇的盧瑛取出一看,不禁驚呆了!
“親愛的老婆:2002年7月我患胃病住院,感覺很糟,懷疑自己得了絕癥,幾天后我謊稱參加研討會赴上海檢查,證實果然是胃癌晚期!蒼天何忍,竟要我英年早逝!我怎能舍棄你和孩子?!然而現實殘酷,我不得不認了。為了不把你們母子拖垮,早日結束自己的痛苦,我決定以特殊的方式了此殘生,并給你們留下一點財富。這份遺言要是你們沒看到,就讓它成為千古之謎吧!萬一看見了,務必把它當做絕密守口如瓶,因為這是我此生能為你們做的最后一件事啊……孫懷遠絕筆!”
信紙后面附著上海兩家大醫院內容相同的檢查報告。
淚水模糊了盧瑛的雙眼。她震驚了——懷遠他并不是真正遇上了車禍,而是他用“特殊方式”自我了結,并因此索取對方賠償!“懷遠呀,你做的這最后一件事太荒唐太不理智了!”盧瑛對著丈夫的遺像自言自語,“這樣做,你自己也許解脫了,對家庭也許有了‘貢獻’了,可是你想過沒有,用這種方式換來的錢,我拿著心疼,用著心虧呀!”
晚上,盧瑛輾轉反側,無法入睡,她怎么也沒有想到,三年前的慘劇竟是丈夫故意所為,這個秘密難道真的讓它成為“千古之謎”嗎?如果這樣,自己一輩子將受到良心的譴責;但如果公之于眾,平靜的生活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盧瑛找到一個關系很好的朋友,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想讓朋友幫著出出主意。朋友說:“如果那肇事司機知道了真相,你還能過平靜日子?”“可是,做人豈能不講良心?”“這年頭,良心能值幾個錢?聽我的錯不了!”
盧瑛明白,朋友這是為自己好,可是,把這個事實捂在心里,她又怎能吃得香、睡得安?人心都是肉長的,做人怎能太自私?盧瑛忽然記起孟子說過的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自己這樣做,也算是“取義成仁”吧!
這么想著,盧瑛的心情不再陰云密布了。她通過交警部門尋找劉信甲,卻得知他早已把車賣了,不知去向。她又根據身份證的地址打聽到他的住處,鄰居說,劉信甲把住房也賣了,現在在南昌火車站附近開快餐店謀生。盧瑛找了大半天,終于在一條小巷的盡頭找到了正在忙活的劉信甲。
“老劉,還認識我嗎?”劉信甲遲疑了一會兒,才點點頭。兩個人坐定,盧瑛沉默了很長時間,才終于開了口:“今天我來,是想跟你說個事……三年前的那場車禍,其實,其實是我老公蓄意制造的自殺事件,我到前幾天才發現他的遺書!”盧瑛遞上藏在貼身衣袋里的那封信。劉信甲看了,仰天長嘆:“天哪,我被他害慘了!”
道德無價,一腔真情替夫贖罪
原來,三年前的那場車禍,對劉信甲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那天上午10點多,他送當小學老師的妻子去醫院看朋友,誰料與騎車橫穿公路的孫懷遠撞上了。孫懷遠當場身亡,車內的妻子也受了重傷,在醫院住了48天,先是成為植物人,最終還是去世了。剛剛賠了巨款的劉信甲又被5萬多元醫療費弄得焦頭爛額,他不得不賣車還債。為了生存,他還把城郊的房子賣了,帶著8歲的女兒進城經營快餐。
“劉大哥,”盧瑛情不自禁地改了稱呼,“都是我丈夫的錯,我替他向你道歉!你有啥要求,告訴我吧。”劉信甲想了想,說:“你丈夫死了,指責他已毫無意義,上法庭也多此一舉,你看著辦就行。”劉信甲輕描淡寫的回答出乎盧瑛的意料。這時一個小女孩背著書包走過來,劉信甲介紹這是他女兒旬旬,11歲,讀五年級。旬旬說了聲“阿姨好”,就走進里間伏在椅子上寫作業。盧瑛看了好不心酸,人家落到這種境地,都是懷遠的罪過啊!她告訴劉信甲,她一定將當年的賠償款一分不少還給他!
兩天后,盧瑛將3萬元遞到劉信甲手上。她說:“還有4萬因為孩子上學,我用掉了,等我有了再還吧。”劉信甲激動萬分,雖然這本來就是他的錢,但失而復得也算是奇跡啊!他問盧瑛:“為什么不聽丈夫的遺言守住這個秘密?”盧瑛笑笑:“我想這樣做,道德不答應!”
劉信甲對這個愛恨分明、有棱有角的女性欽佩不已!他請她坐下,詢問她這些年來的經歷。當得知盧瑛現在已經下崗,經濟拮據,但在發現丈夫遺書后卻毅然尋找自己說明真相的事時,劉信甲簡直肅然起敬了!一個弱女子,能為道德與良心這樣做,在人們大都追求金錢的今天,顯得何等可貴!劉信甲當即決定:“小盧,那4萬元錢就不必還了,其實你這顆真誠的心,比什么都寶貴啊!”“不,劉大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呀!”“聽我的,好嗎?”劉信甲伸出手,與盧瑛緊緊相握。盧瑛感到,這雙大手是那樣的堅毅、溫暖和真誠。想起當年的劉信甲為了給她湊齊賠償款到處借錢,盧瑛覺得自己欠他的實在太多太多!
一來二去,盧瑛與劉信甲漸漸熟悉起來。忙的時候,劉信甲常常要旬旬洗碗、端菜,不少顧客戲謔地說他雇傭童工。盧瑛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想著自己家有三室兩廳,在做通了兒子的工作后,又做了劉信甲的工作,終于將旬旬接到自己寬敞明亮的樓房里去住了。她晚上為兩個孩子輔導功課,白天去劉信甲店里幫忙。有了盧瑛的支持,劉信甲的生意越來越好。每每忙了一天下來,劉信甲總會重復一句話:“做這個苦差事,太委屈你了!”盧瑛說:“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我倒覺得,只要是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事,就值得去做!”劉信甲點點頭表示贊許,繼而又問:“你全力幫我大半年了,我該向你支付多少工資呀?”“我是真心來替一時糊涂的丈夫贖罪的,哪有領工資的道理?”盧瑛嫣然一笑,想起三年前對這個寬厚的漢子所動的惻隱之心,她臉上頓時熱辣辣的,停了停,她說:“劉大哥,若不嫌棄,我愿意幫你五十年!”
品著盧瑛的弦外之音,劉信甲被一種濃濃的幸福包圍了。這些日子,他一直想向盧瑛表白真情,但總不敢說出口,他覺得自己像個大老粗,與美麗善良的盧瑛不太相配。現在盧瑛表達了這個意思,他當即興奮不已地答應了:“那好,我們簽協議吧,五十年不反悔!”
就這樣,真誠為媒,這對歷經生活磨難的男女走到了一起。
2006年5月8日上午,盧瑛和劉信甲在他們的“協議書”——結婚證上,鄭重其事地按下了手印。
(責編/陳穎)
E-mail:amf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