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是事物狀態表現的兩個側面,在數學解題中,以動求靜,利用特殊圖形去求解,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使我們感覺到其中的趣味和奧妙。
舉例如下:
例1、如圖一,兩個半圓中長為4的弦AB與直徑CD平行且與小圓相切,那么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______。
分析:本題條件較少,按常規解法很繁,怎樣才能迅速解題呢?若將小半圓沿CD平行移動到特殊位置,使其與大半圓同心,如圖二,求之較易。
此題常規證法為:將線段OP向兩方延長交⊙O于C、D兩點,根據相交弦定理,有:PA·PB:PC.PD=(R-PO)(R+PO)=R2-PO2(其中R為圓O半徑)即PA,PB+PO2=R2(為定值)
本題若聯想到P點為AB上任意一點,就可使P點運動到AB的中點這一特殊位置(如圖四),證明定理便輕而易舉,連OA則有OA2-PO2=PA2=PA·PB即PA·PB+P02=OA2=R2
例3、如圖五,已知P為正方形ABCD內一點且PA:PB:PC=1:2:3,求證:∠APB為定值。
分析:已知PA:PB:PC=1:2:3不妨設PA=X;PB=2X,PC=3X,而這些條件較分散,直接通過計算求解十分復雜,若能考慮到利用正方形的特點,設法把PA、PB、PC相對集中起來,為此把△CPB順時針旋轉90°到△ABE的位置,再連PE,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