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恣肆,百態無常,人的一生就像一首樂曲,有低谷、有高潮,在生活的大舞臺上,我們努力裝點自己的軀體,卻無法掩飾虛無的靈魂,我們努力充實自己,然而前方卻險阻重重,在奮斗與抗爭中,我們也許會被擊垮,卻無法逃避生命中那份應當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一個逐漸蒼老的生命,在紅塵苦海中為了責任和親情與殘酷的現實作著不懈地斗爭……
——小記
一直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每當夜寂人孤時,我便捧著那本《朱自清》散文集在角落里細細體味,體驗其中的詩情畫意和人間事情。每當讀到感人處時,熱淚便情不自禁地滑落下來,腦海里浮動著自己父親的慈容。
父親是身在異鄉的出租車司機,常年在外奔波勞累,難以回故鄉一次。雖然年近40,卻依然頂著沉重的擔子拼命地丁作,我已記不清多少次父親從千里之外打來電話時,我流下悲泣的淚水,那是一種痛,一種思念和憐惜的痛。我常常望著湛藍的天空深思,思考父親的痛苦和苦衷,我想,父親崇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上天賦予他的使命,他必須竭盡所能地去完成上帝所命令的一切,即使在殘酷和困難面前,也不能絲毫退縮,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分量。一個人的退縮,將使整個家庭瀕臨絕境。
小時候,在仲夏之夜,我總是和父親躺在屋前的草地上靜靜欣賞夜空。現在想來,的確十分愜意:清清的晚風拂過面頰,“唧唧”的蟲鳴聲掠過耳際;還有那青翠的小草搔打著背軀。每當這時,我便輕輕倚偎在父親寬闊的臂膀上,聽他講述自己童年的美好時光。偶爾有一劃而過的流星,我也會大叫著站立起來,望著那長長的光線遐想著什么。四周很靜,夜漸漸深沉,我便會在父親的拍打下慢慢進入夢鄉。
雖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然而,它在我腦子里依然清晰。即使現已步人高中的我在回首那一幕幕往事時,心中也會涌動無限感慨。那將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深埋在我心底,永不磨滅。
然而,十六歲的我不能永遠活在兒時幻想中,我必須面對現實,面對孤獨的自我,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雖然,父親不在身邊,但我的生活卻不會停止,它會在我的人生大道上孤獨繼續。即使高深壑,即使挫折失敗,我卻不能掉淚,不能終止腳下的路,因為我必須又擔起父親的那份責任和使命。
我常常爬到遠處的山坡上,眺望著遠方的地平線,期待父親的出現。我想哭,然而卻哭不出來,難道我就這么無能嗎?不是的,我要學會勇敢!父親的勞苦不正是為了我的快樂嗎?哭,那只會被人瞧不起,是無知無能的懦夫!
成長著的我漸漸知道笑對人生,我想這是對父親的尊重和承諾,是對父親揮灑血汗的回報,是對父親履行責任與使命的理解和珍重。
依然是仲夏之夜,天空依然明朗,我躺在屋前那片熟悉的草地上,深情地仰望繁星,雖然是一個人,心中卻依然充實和滿足……
人必須學會與孤獨相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處在擁擠的人群里,我們有自己的個人世界,讓我們孤獨繼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