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表研究稱,由于全球變暖造成厄爾尼諾現象不斷加強,非洲2000多萬人的糧食供應將受到威脅。過去,厄爾尼諾現象大約每4-7年出現一次,但是很多氣候學家擔心,不斷加劇的全球變暖會使厄爾尼諾現象更加強大和頻繁地出現。美國阿林頓千年研究所的HansR·Herren等人研究分析了非洲農作物40年的產量記錄,他們發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與玉米、高粱、粟和花生類植物的年產量變化存在聯系。
玉米產量所受影響最大。在多個非洲國家,發生厄爾尼諾事件的年份中,玉米產量出現下降。在南部非洲,強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的年份,作物的產量甚至下降20%-50%。
研究者總結說、對于整個非洲,玉米產量的變化將影響2000萬人一年所需的食品數量;大米、高粱、粟和花生的產量變化將影響2000萬到3000萬人的食品供應。他們認為,如果要降低這種影響,可以采取加強灌溉、改變土地使用,包括栽種多種作物等手段。
研究者指出,西非作物產量因厄爾尼諾事件而下降的幅度要小一些;記錄還表明,在非洲西北部,高粱和花生類植物產量在厄爾尼諾年出現增長。此外,木薯和小麥的產量似乎沒有受到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