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當地時間2006年7月25日晚7時30分,駐扎在黎巴嫩南部邊境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觀察站遭到以色列炮火的襲擊,我國觀察員杜照宇不幸遇難。噩耗傳來,舉國悲痛。杜照宇的母親趙茂華老人對烈士兒子的哭訴與深情追憶,令人感慨,令人淚水漣漣……
愛子走了,白發爹娘的天塌了
兒啊,你終于回來了,睜開眼看一看吧,娘來接你了,接你回家。你的爸爸、妹妹。兒子,還有領導和同事都來了,你的眼睛怎么閉得那么緊?你可知道這些人有多牽掛你,他們的心有多痛!
2006年8月2日上午10點,盛夏的北京沉悶而潮濕,令人壓抑,郊區的南苑機場靜寂無聲、玲玲懷抱著黑色的遺像滿臉悲戚地走下飛機舷梯,幾名解放軍戰士抬著鋪滿鮮花。蓋著國旗的黑色棺木緩緩走在后面,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在為你哭泣。撫摸著冰涼的棺木,娘的心揪成一團,兒啊,我活生生的兒啊,這里面躺著的就是你嗎?
兒啊,你真的就這樣拋下娘,永遠地走了嗎?這幾天,娘怎么老感覺像做夢一樣?7月26日一大早,家里的電話鈴聲格外刺耳,玲玲接完電話后,娘發現她情緒反常,雙眼紅紅的,娘問她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玲玲的兩片嘴唇抖個不停,艱難地擠出兩個字:“沒——事。”娘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一整天,娘坐立不安,茶飯不思,像丟了魂似的,去集貿市場付了錢卻忘了拿菜,做飯時不是少放了水就是炒菜忘了放鹽。
晚上,你單位的好幾位領導滿臉肅穆地來到了咱們家,直到這時,娘才知道你遇難了。頓時.娘和你爸幾乎要昏厥過去,感到天都塌了,你才34歲呀,你的兒子、我的寶貝孫子奕恒才兩歲呀!娘憎恨戰爭,是可惡的戰火將你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帶走了!帶走了娘唯一的兒子!從這天晚上開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報道這樣一個令國人心碎的事實——黎巴嫩當地時間7月25日晚上7時30分,駐扎在黎巴嫩南部邊境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觀察站遭到了以色列炮火的襲擊,包括杜照宇在內的加拿大、芬蘭和奧地利籍4名聯合國觀察員不幸遇難。
7月27日,玲玲隨國防部維和辦公室和外交部相關人員飛赴黎巴嫩,處理善后事宜,把你接回家。娘和你爸帶著你兩歲的兒子昏天黑地地待在家里,你懵懂無知的兒子一遍又一遍地問我:“奶奶,我媽媽去接爸爸了,我是不是過兩天就可以見到我爸爸了?我要爸爸帶我去吃麥當勞,去游泳。”孩子的話是在剜娘的心啊.他這么小就失去了爸爸,上蒼真是太殘忍了!
你妹妹照宏和妹夫從濟南老家趕來了,我們一起強忍住內心的巨大悲痛,為你布置靈堂。這個60多平方米的小家承載了多少溫馨快樂的往事,而今,它卻成了親人們悼念你的地方。客廳被我們重新布置了,你全身戎裝的照片掛在一進門的墻上,遺像下面擺放了許多百合花。兒啊,這張照片是娘和你爸最喜歡的,一年又一年,我們把它用鏡框裝裱好,收藏在抽屜里,想你的時候,我和你爸就拿出來看看,沒想到,今天我們竟對著它來憑吊你……
從機場到家的路程是那么漫長,娘總覺得永遠也走不完。曾經.每次娘和你爸去機場接你,你展開胳膊擁著我們,滿面春風,有說有笑,現在,你怎么聽不見娘的一句話了?兒子,咱們到家了,這是你的拖鞋,娘把它洗得干干凈凈,等著你回來穿;你漱口的杯子、洗臉的毛巾,娘都按照你離開家時的樣子擺在原來的地方……兒啊,大半年沒有回家了,你不會對家感到陌生吧?
照宇,我的好兒子,這次你給爸爸媽媽帶藥了嗎?知道娘和你爸的膝關節不好,每次從國外回來,你都不忘記給我們帶藥。娘要告訴你,自從用你買回來的藥洗腳后,我和你爸的關節都好多了,陰雨天也不痛了。兒啊,以前你每次回來,都要打來一盆熱水,給我和你爸洗一次腳。記得那年冬天,你出差回來又給你爸洗腳,從包里掏出了特意為我們買回來的磨腳石,笑呵呵地對父親說:“爸,我今天當一回修腳工。”你蹲在地上,把你爸爸的腳放在自己的膝蓋上,用磨腳石小心翼翼地把你爸腳板上的老繭皮磨得一干二凈。你隨口說:“兒子就應該讓父母享福。”這句話我和你爸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兒子,現在你再給我們洗一次腳吧,再幫我們磨一次腳板的繭皮吧。
兩歲多的奕恒把臉緊緊貼著你的遺像,奶聲奶氣地說要和爸爸親一個。可憐的孩子全然不知道從此再也見不到爸爸了!他嘟著嘴,天真地問大家:“我爸爸到底什么時候回來,怎么還沒到家?”一句話把大家都說哭了,玲玲緊緊將兒子摟在懷里,壓抑的抽泣讓娘的心碎成一地……
照宇,山東老家的親戚和鄉親們來看你了。他們知道你從小就喜歡吃山東大棗,千里迢迢地給你捎來了,娘和你爸把鮮紅的大棗一粒一粒洗干凈,擺放在靈堂上。兒啊,你放開肚皮吃吧,不知道你在那邊能不能吃上這樣的大棗?
撫摸著照片上你英俊而年輕的面容,兒啊,沒有了娘和你爸沒完沒了的嘮叨,沒有了玲玲的殷殷叮囑,也聽不見奕恒嘹亮的哭聲,你在那邊孤單嗎?冷不冷?34年了,感謝上天讓我們做了34年的母子,34年里,有太多溫馨的往事在娘的記憶里磨滅不去,有太多快樂時光讓娘回味終生!
永恒兩地書,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子,從小到大,你一直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給爸爸媽媽帶來的快樂,說也說不完。1972年11月你來到人間時,娘還是山東桓臺縣物資局的會計,你爸爸是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的高材生,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四川成都工作,支援“三線”鐵路建設。
那時候,由于爸爸媽媽兩地分居,你爸爸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娘做的是財會工作,平時也不能隨便離開單位,至今想來娘的心還有些痛,你有爸爸媽媽,但小時候的你卻幾乎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好幾次媽媽因為要加班,不得不狠心地將你鎖在屋子里,等媽媽回來時,你嗓子都哭啞了,小臉上滿是鼻涕和眼淚。娘心里那個痛啊,都不知道該怎么說。
因為一年到頭見不到父親,看到別的小朋友挽著爸爸的胳膊,親熱地有說有笑,你常常歪著腦袋嘟著小嘴,失落地問娘:“媽媽,我到底有沒有爸爸?他怎么老不來看我?”娘心里酸酸的。你3歲那年春節,你爸爸終于風塵仆仆地回來了,你在門口堵住他,愣頭愣腦地問:“叔叔,你找誰?”你爸拿出玩具和零食與你套近乎:“宇宇,我是你爸爸。一我不叫宇宇,我叫杜照宇。”孩子你知道嗎?你爸爸很少流淚,這一次他哭了。
你5歲那年夏天,單位特批了媽媽一個月的探親假,媽媽第一次帶著你千里迢迢去成都看望你爸爸。就在這一次,你知道了爸爸叫杜戰,你滾到爸爸懷里,摸著他的胡子問:“你又不是解放軍,為什么叫戰斗的戰?爸爸告訴你,他出生時正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時候,于是取了這個名字,爸爸雖然不是解放軍,但工作多少與解放軍有一定的關系。媽媽至今還記得你握緊小拳頭的樣子:“我長大了要當解放軍!”你爸爸高興極了,親昵地撫摸著你的頭:“好孩子,長大了報考軍校!”兒啊,娘知道,這次成都之行給你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你就朦朦朧朧有個念頭:長大后要當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兒子,你上小學二年級時,爸爸媽媽都調入山東省科學院工作.咱們一家三口終于團聚了。那時的你瘦弱、白凈、靦腆,很少大聲說話,但你學習成績優秀,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你,爸爸媽媽幾乎沒為你操什么心。
你從小就很乖巧懂事,體貼父母,吃飯時,你總把肉絲和雞蛋往爸爸媽媽碗里塞。媽媽騎自行車下班回來,腿有些酸,你馬上搬一個小板凳坐在媽媽面前,一雙小手不停地為媽媽按摩。孩子啊,雖然你小手力氣有限,媽媽幾乎沒什么感覺,但媽媽心里舒坦啊!你爸爸有時在書房里工作到深夜,你會泡一杯香茶.躡手躡腳地走進去,把茶放在爸爸的書桌上,再躡手躡腳地走出來,然后輕輕地把門帶上……爸爸媽媽心里總是甜絲絲的,感謝上蒼,把這么好的兒子帶到了我們身邊!
孩子,爸爸媽媽就這樣看著你一天天長大,從一個黃口小兒長成了翩翩少年。在濟南市七中上高中時,你迷上了軍事,牽頭與同學們成立了“談軍事,論世事”沙龍.央求爸爸為你訂閱了《世界軍事》《軍事博覽》等刊物,學校每年的軍訓,你都積極參加,簡直成了個軍事迷。1990年8月,你以526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位于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爸爸媽媽由衷地為你高興,因為你成為一名軍人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你去南京上學了,從小到大,你都沒有離開過媽媽.現在突然不在媽媽身邊,媽媽很不習慣。娘要求你常往家里打電話,你說長途電話費太貴,爸爸媽媽掙錢都不容易,你選擇了寫信這種古老而又傳統的聯絡方式,與爸爸媽媽交流情感。幾乎每個月,媽媽都會收到你的兩三封信,你在信里講快樂的大學生活,你高興地告訴媽媽,你軍事理論考試得了滿分,你在軍訓比賽中獲得了好成績……爸爸媽媽為你高興啊,哪怕再忙,也要給你回信。
孩子,媽媽至今還背得出來你的第一封信:“爸爸媽媽:離開你們,我心里感到很失落。但我知道,好男兒志在四方,男孩子長大了,總是要離開父母的。學校好大好漂亮啊,圖書館里的書真的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有好多好多我喜歡的軍事書籍。同學們一個個穿著軍裝,威武極了!爸爸媽媽,我不在身邊,你們要注意身體,工作不要太累著……兒子想你們!”
照宇,你知道嗎?每次收到你的信,就是娘和你爸最高興的時刻!你每次回來度假,看著你一身戎裝,顯得英姿颯爽威武帥氣,娘就自豪地樂啊,我們家照宇真的長大了,成了一個堅強的軍人!
幾年的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時光,不知不覺在我們母子的兩地書中悄悄走過了。研究生畢業后,表現出色的你被分配到國防部工作,娘和你爸爸一起陪你去北京報到。我們要回去時,你向我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請父母大人放心,照宇一定好好表現,不讓你們失望!”沒想到我們家一貫內向的照宇也有幽默的一面,我和你爸簡直樂壞了!
兒啊,我永遠睡去的兒啊,這些點點小事你都還記得嗎?娘可沒有忘啊!兒是娘的心頭肉,娘永遠也忘不了啊……
懷念永遠,天堂里的兒啊一路走好
照宇,因為你工作忙,爸爸媽媽不能經常見到你,想你了,娘和你爸就戴上老花鏡,坐在燈下讀你的信,每次,娘的心里都暖乎乎的。你參加工作后.通訊已經很發達了,別的孩子只是偶爾給老家的父母打打電話,說不了幾句就掛斷了,只有你依然堅持一封接一封地給我們寫信,一寫就是兩三頁紙。兒啊,每次郵遞員在樓下喊有我們家的信,你知道嗎?連左鄰右舍都羨慕得不得了!因為你,娘和你爸,成了院子里最幸福驕傲的爸爸媽媽!
工作幾年后,你和同事李玲玲結了婚。你的眼光真不錯,來自江蘇的玲玲不僅模樣長得漂亮,而且心眼好,在電話里一口一聲“爸爸媽媽”,叫得娘和你爸心里樂開了花。你們結婚的那年冬天,你到國外出差了,娘和你爸來北京看玲玲,見我們身上的棉衣舊了,玲玲硬把娘和你爸拽到了商場,給我們每人買了一件羽絨服。兒子有出息,兒媳婦孝順貼心,娘和你爸這輩子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婚后第二年,你被派往印度,擔任中國駐印度使館武官秘書。到達印度不久,你就給我們寫信來了:“爸爸媽媽:我在這邊一切都好,你們不要為我擔心。你們辛辛苦苦地勞作了一輩子,把我和妹妹拉扯大很不容易,現在我們都長大成人了,你們也該享享清福了,趁現在身體硬朗,還走得動,到國內一些旅游景點走一走。以后有機會,兒子陪著你們到國外轉一圈,見見世面,感受一下異國的風土人情……”兒啊,難得你有這份心,娘和你爸即使不出國,看到你說的這些話,心里也甜透了。
娘記得清清楚楚,在印度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你只回來過一次。你從北京回到濟南的時候,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娘和你爸要租輛車去車站接你,你堅決不同意,對我們開玩笑說:“爸媽,我是你們的兒子,又不是什么貴賓。”結果你爸踩著那輛舊自行車,和我一起來到了車站。你給我們帶了大包小包的禮物,你在前面掌著自行車龍頭,你爸和我在后面推著,一家人笑逐顏開、滿頭大汗地往家里走。路上碰見一個熟人,你爸就驕傲地重復一遍:“我兒子從國外回來了!”大伙兒都夸獎你,說你有出息了,卻沒有一點架子。兒子啊,你能體會到娘心頭的那種驕傲和自豪嗎?!
2004年,你的兒子奕恒出生了,這時你已經結束印度的工作回國了。你考慮到自己和玲玲的工作都比較忙,讓我們來到北京和你們住在一起,幫你們照看孩子。你和玲玲把主臥室騰出來,讓我和你爸住,你親自去商場,給我們挑選了一張又寬又軟的大床。家里買了好吃的,你和玲玲總是先考慮我們;冬天,你灌好熱水袋,放到我和你爸的腳邊;雙休日,你陪著我們去北京的風景區走走……與其說我們來幫你照顧孩子,還不如說我們是在享福啊!
照宇,娘的好兒子,我說的這些你都聽得見嗎?你的兒子奕恒又在親你的照片,又吵著要爸爸,小家伙見我們每個人都淚流不止,胳膊上戴著黑紗,他似乎也明白了,也哇哇大哭起來。娘騙他:“你爸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以后會回來的。”奕恒雖然暫時止住了哭聲,但當他長大懂事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該有多悲傷啊!娘不敢往下想……
你是2005年12月以聯合國中國軍事觀察員的身份被派往黎巴嫩的。從你走的那天起,娘和你爸的心就一直懸著.每天都從報紙和電視上了解那邊的局勢。你每次來信都告訴我們,你在那邊一切都好,要我們不要牽掛。可是兒子,那邊戰火不斷,你在那種動蕩的環境下工作,娘能夠放心得下嗎?
就在你遇難的前三天,娘和你爸還收到了你的信:“媽媽:你和爸爸現在身體怎么樣?膝關節好些了嗎?你們為我和玲玲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夠辛苦的,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爸爸媽媽,真是對不起,你們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了,現在這么大年紀了,還要不辭勞苦地為我們照顧孩子。等兒子回國以后,一定好好孝敬你們……”兒啊,娘和你爸怎么會想到,這竟是你寫給我們的最后一封信!
8月4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兒子,娘要和你徹底告別了。首長來了,領導、同事們和親人們來了,遠在山東的鄉親們趕來了,還有許許多多娘不認識的人都來了,來送你最后一程。娘給你最后回一封信,說說心里話:“安息吧,我的好兒子,娘和你爸都會好好活下去的。這輩子我們的母子緣分盡了,娘和你做母子還沒做夠啊,如果有來生,就讓我們再成為一對母子吧……”娘把這封信寄往天堂,兒子你能收到嗎?
兒子,你走了,可你卻將傷悲和痛苦永遠留給了我們,娘和你爸的眼睛哭腫了,頭發也白了。可娘知道,你是娘和許許多多人的驕傲。這些年來,你給娘寫的那些信,娘每一封都保存得好好的,想你了,娘和你爸會拿出這些信來,像從前一樣,戴上老花鏡,坐在燈下一封一封地讀,你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
(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