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專家支持/中國婚姻家庭網 喬實 神州創奇王學平
執行/棹歌、盧悅、王小艾、非糖
策劃人小語
離婚意味著一段錯誤情感的終結,再婚則是對愛情生活的繼續嘗試。在成人世界的分分合合里,孩子很容易成為犧牲品。從始至終,究竟有多少父母真正關注過他們的情感?
面對親生父母無休無止的爭吵、面對溫暖家庭的分崩離析、面對新家庭中“陌生”的父親或母親,甚至還要面對異姓的兄弟姐妹……孩子們往往充當著出氣筒、小間諜、小人質,以及情緒垃圾箱的角色。
對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這種命運的沖擊未免過于猛烈。那么,作為孩子的親生父母或者繼父繼母,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和我們成人一樣,孩子也有七情六欲,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心靈更加敏感脆弱。對他們來說,離婚再婚的傷害顯而易見。據對1000個離異家庭子女的統計,其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脆弱,25%的孩子情緒波動、起伏不定,24%的孩子心理早熟。
大部分離婚家庭中孩子的精神創傷,在三年之內才會恢復。父母要認識到,離婚和再婚的頭兩年,都是孩子最困難的時期。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孩子所受的傷害,可能會延續一生,成人身上的悲劇,會在他們身上重演!
為什么父母離婚的孩子,自己的離婚率也高呢?因為他們接受了“不適當的配偶角色榜樣”,通俗地說,就是父母的差勁表現成為了他們的榜樣。同時,在他們的心中沒有美滿夫妻的模式,離婚對他們來說或許是解決婚姻問題的唯一辦法。另外,原生家庭的不寧環境,父母再婚家庭的不諧氛圍,都會在心理上給他們造成各種各樣的創傷。
本次策劃,我們將通過兩個實例,從原生家庭的親生父母和新家庭的繼父繼母兩方面入手,幫助再婚的父親母親們出謀劃策,告訴你怎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孩子的傷害,怎么樣和孩子和睦地相處。畢竟,他們受了傷害,我們也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