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腫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全身器官腫瘤中亦占有重要地位。該病好發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但近年來也可見低齡患者,患者中男女比例為5:1。它的典型特征是患者除了排鮮紅色的血尿外,可以全無異常。患者尿血時不伴有尿頻、尿急、尿痛,也無發熱、惡心、腰痛等其他不適,照吃照睡,體力亦無明顯下降;而且尿中帶血呈間歇性,即使不進行任何治療,尿血幾天后可全然消失。如患者選擇就醫而未確診,特別是在各種“治療”后尿血消失,常誤認為是治療有效果,給人以“治愈”的錯覺,以致延誤了時機。
許多患者和家屬在初始尿血時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結果到發現腫瘤時已是中晚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由于膀胱癌的起病隱蔽性強,易被患者忽略,如果延誤治療的話發展較快,故用“披著羊皮的狼”來形容膀胱癌再貼切不過。盡管是只“狼”,但如早期治療,膀胱腫瘤并不可怕,許多患者在患瘤后存活10-20年。有統計表明,在尿血剛出現就確診并治療;手術切除腫瘤,術后輔以放化療并定期復查,絕大多數患者可獲臨床治愈,有望接近正常壽命。而在血尿1月后才就醫,如腫瘤呈浸潤性生長侵蝕膀胱,3年生存率會由50%降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