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血壓患病率不斷上升。1991年國家統計資料,患病率是12%左右,估計有高血壓病人1億。2005年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資料,患病率已升至18.8%,高血壓病人估計有1.6億。同時存在著知曉率低、治療率低、血壓達標率低的“三低”現象。
1.許多高血壓病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因為絕大多數的高血壓病人沒有癥狀,自覺很好,所以不去測量血壓,也不去做體格檢查。我國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只有44.7%。與美國2003年報告的知曉率70%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高血壓病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2.許多高血壓病人沒有治療。我國高血壓病人的治療率為28.2%。與美國2003年報告的59%相比,也低了不少。也就是說只有1/4左右的高血壓病人在接受治療。
3.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血壓達標率低。接受治療的病人血壓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就算達標。我國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達標率,只有8.1%,與美國2003年的34%相比差距很大。就是說,100名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只有8人達標,其余92人的血壓仍高于正常。
造成以上情況的原因雖然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沒有癥狀。我雖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統計,但根據經驗,至少有60%~80%的高血壓病人沒有癥狀,所以不治療;治療后血壓降下來就停止服藥,造成血壓沒有達標。我見到過這樣的病人,男性,40多歲,一天下午與幾個朋友一起飲酒時,突然中風昏迷。送醫院急診時,發現血壓很高,收縮壓在240毫米汞柱以上,沒有幾天就死亡了。單位的醫生反映,他從來就沒有去看過病。
高血壓的害處很大。國內外不少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都顯示,血壓愈高,發生并發癥的機會愈多,壽命愈短。尤其是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我國高血壓病人的主要并發癥。北京王薇等學者對我國35—64歲人群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性,進行前瞻性的隨訪研究。從1992-2002年共10年,11個省市31 728人,以血壓低于110/75毫米汞柱作對照。發現血壓在120-129/80-84毫米汞柱時,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增加了1倍;血壓在140-149/90-94毫米汞柱時,危險性增加2倍以上;當血壓達180/110毫米汞柱時,危險性增加10倍以上。與理想血壓(<120/80毫米汞柱)相比,2級高血壓(160-179/100-109毫米汞柱)急性冠心病事件發病危險性增至2.3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增至4.9倍,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增至11.7倍。根據我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資料,我國每年腦卒中的發病率為110-180/10萬,死亡率為80-120/10萬。近10年來腦卒中的死亡率以5%左右的速度上升。腦卒中的致殘率高達70%。這就是血壓長期升高,沒有很好治療把血壓降下來的后果。國外大量研究資料也是如此。
把血壓降下來,是不是有利呢?國內外也做了大量的臨床試驗。即使是輕度的血壓升高,如果應用降壓藥把血壓降下來,就能減少發生并發癥的機率,尤其是腦卒中更為明顯。歸納各種臨床試驗的結果,大致收縮壓降低10-14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5毫米汞柱,可以減少腦卒中發生率2/5,冠心病事件1/6。即使是老年人舒張壓不高,單純收縮壓升高的收縮期性高血壓,降低收縮壓也能減少腦卒中的發生率。已經發生過腦卒中的病人,如果用降壓藥治療把血壓降下來,能減少腦卒中再發(腦卒中可減少28%,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減少24%,出血性腦卒中減少50%)。
所以說,如果已經確診為高血壓的病人,不管有無癥狀,都必須進行降壓治療,愈早愈好。從來沒有測量過血壓的人,應該去測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正常,以后每隔1-2年測量血壓一次。如果血壓升高,經過多次復測,診斷為高血壓,就要去看醫生,遵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