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失三天三夜后,82歲的陳老太太終于被家人找到了。陳老太太患輕微的老年癡呆癥,近兩年有好幾次從家中走失的記錄。家人特意雇了保姆照看她,這次趁保姆在家洗澡,老太太自己“溜”出了家門。說來也巧,家人準備去電視臺播出尋人啟事時,一位工作人員突然問她有沒有老人照片。原來,這位工作人員住在右安門,他家的樓下曾來了一位老人,不停地按一樓的門鈴,硬說這里是自己的家。聽到這個信息,陳老太太的家人立刻趕到了右安門,拿著老人的照片四處尋問。后來在一個垃圾堆旁找到了陳老太太。離家三天,老人變得又黑又瘦,與照片上簡直判若兩人。
74歲的王老太太在住所附近逛市場時,認錯了回家的方向,竟一口氣從積水潭走到了門頭溝!兩天兩夜后被好心人在路邊發現,并報告了民警,老人終于被送回家。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張振馨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國群眾缺乏對癡呆病的認識。在對405個有癡呆老人的家庭調查中,有近50%的家庭根本不知道老人得的是癡呆病,覺得“老糊涂”是正常的,不用看病吃藥。即便是發現老人患了癡呆癥,大多數家庭也只是找個人把患病老人“看守好”而已,談不上家庭康復護理。只有2%的家庭帶老人進行了正確的治療,其他家庭的癡呆老人吃的大都是營養藥。
正是這種對癡呆癥的不了解、不重視,讓不少的家庭飽受其苦。據走失的王老太太的鄰居介紹:為找回老人,王老太太的兒女都放下了工作,四處尋找。親戚還幫忙在報紙上登了尋人廣告,鄰居們也都四處尋找,就連上中學的孩子們也幫忙復印尋人小廣告。幸虧兩天后老人被找到,所花費的人力物力還不算太多。而另一位北京市民就沒有這樣簡單了,幾年來為了尋找走失老人,全家跑遍京城,甚至跑遍了附近的區縣,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已難以估算。
據北京市紅十字會張熙增常務副會長透露:鑒于北京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癡呆患者逐漸增多,老人走失現象發生頻繁。2001年重陽節之際,北京市紅十字會向北京市各區縣免費為患有老年癡呆癥人員辦理了“999助老卡”,胸卡背面填寫老人的身份證號碼、家庭成員的聯系電話等,一旦老人外出時發生急病或走失,熱心市民可撥打北京市紅十字會的“999”急救電話,“999”將把老人接到急救中心,并憑卡上電話通知老人親屬。今后北京市紅十字會的“999”急救中心除承擔全市的急救工作外,還將承擔走失老人收容工作,一邊照顧走失老人的日常生活,一邊等待其家屬前來認領。北京市紅十字會的這一善舉,無疑將為北京市的無數家庭減輕尋找走失老人的煩惱。
讓我們欣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當您在公共場所發現走失老人時,您可以撥打“999”或“110”,以幫助這些老人盡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