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風并不是一種致病因子,只是一種自然的物理刺激。但為預防感冒,有的醫生(尤其是中醫師)經常會告誡年老體弱的人:“要注意穿暖衣服,別著了涼,傷了風!”
現代醫學認為,感冒(包括流感、上感)是由各種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我們常把感冒叫作“傷風感冒”、“風寒感冒”。雖然風不是引起感冒的直接病因,但自然界的風的確與感冒有一定關系。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其一,風是傳播病毒或病菌的重要媒介。空氣里、地面上到處都存在許多病菌。一刮風,病毒和細菌就會到處亂飛。當人的體質健康、抵抗力強時,從口鼻吸入一點病菌,可能不會使你染上疾病。但年老體弱者、多病的人,由于正氣不足,抵御病毒細菌的能力差,稍微沾染或吸入一點就容易得病。
其二,刮風伴氣溫驟降時最易導致感冒。秋末冬初是感冒尤其是流感的多發時節。冷風突然吹來,氣溫下降時,皮膚血管受冷而收縮,可反射性引起鼻咽部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鼻內纖毛擺動減弱,局部抵抗力降低,病毒乘機而入,因而易患感冒。即使在夏季,因天熱出汗較多,如果近距離久吹電扇或者空調溫度過低,也會引起鼻咽部黏膜血管收縮,防病屏障減弱,致使抵抗力下降而患感冒。
其實,有些感冒病人也怕風,當冷風襲來時,身痛、寒戰等癥狀會加重。值得一提的是,感冒發燒時,還要注意避風。因為發燒病人身體溫度很高,這時候最好能出汗,可以散發體內多余的熱。當自身出汗或因服藥發汗后,渾身的毛竅都豁開了,要是一吹風,渾身的毛孔受到刺激,就會立刻收縮。這樣反而不利于汗發出來,結果越燒越厲害,病人難受,病情可能還會加重。
所以,感冒病人應重視忌風。當氣溫下降時,要及時加衣保暖,尤其是頭頸部要注意避風保暖。要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老人如體虛而常患感冒者,可選服中成藥玉屏風散(丸),此方主要有益氣、固表、止汗功效,對體虛易感風邪者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