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兄弟倆都是歌唱家,一個美聲,一個通俗,一個是歌壇大腕,一個是享譽世界。有記者對孫家父母說:“您家中有一兩顆樂壇心臟。”
在國內(nèi),歌星孫國慶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在歐美樂壇和歌劇舞臺,他哥哥孫禹的名聲可要比弟弟孫國慶大得多。本刊曾在1994年第9期以《明星來自中國——國際聲樂大賽獲獎者孫禹的故事》為題,報道了孫禹這位享譽世界的歌唱家充滿戲劇性和傳奇性的成功經(jīng)歷。
如今,12年過去了,孫國慶和他哥哥孫禹又有哪些新成就呢?而這也正是孫氏二兄弟“粉絲”所關(guān)心的。有些年輕的讀者對孫氏兄弟的成長過程不甚了然,這里做簡略介紹——
A
在孫國慶出生之前,他的哥哥孫禹已經(jīng)兩周歲了。他們的父母都是安徽省文藝界的知識分子,當時母親陳萊英在刊物當編輯,父親孫肖平是一位作家。
孫國慶雖是男孩,可他性格靦腆、內(nèi)向。而哥哥則完全兩樣,他膽大、勇敢,簡直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處處流露出一派男子漢的自尊和倔強。
正因為哥哥個性剛強,做錯了什么,不會立即承認,所以常常遭到爸爸的耳光。而國慶犯了什么過錯,爸爸當然也是要打他的,但這個家伙比較靈活,或者說比較狡猾,你還沒舉手打他,他已經(jīng)認錯了,或是做一個鬼臉,讓生氣的父親沒法生氣,自然討了不少便宜。
哥哥孫禹從小就很成熟,對一切都感興趣,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強,每天放學回家,總是把在學校、大街上的所見所聞,有條有理地詳細地講給父母和弟弟聽。這樣,飯桌上的好菜不免要少吃一點,可他不在乎。而孫國慶的大腦袋卻相當聰明,不時表現(xiàn)出他的表演才能,三四歲時,他就能把看過的電影人物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來。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加上省文聯(lián)那樣一個藝術(shù)氣氛很濃的環(huán)境,年少時期的這些點點滴滴決定了日后孫家兄弟倆的未來會各自精彩。
B
在別人看來,孫國慶成了紅歌星,他的哥哥又享譽國際歌劇舞臺,令人羨慕,然而,知道內(nèi)情的人明白,這些都不是他們父母的意愿。孩子很小時,父母就下決心不讓兒子搞藝術(shù),他們干了一輩子文藝,所得到的又是什么?尤其在文革中,任何人都可以歧視“臭老九”。
然而,事與愿違,兄弟倆撬開箱子,把父母封起來的“封資修”一本一本地翻出來偷看。而且大兒子孫禹那年還偷偷去考黃梅劇團,弟弟孫國慶雖然才八九歲,也跟小朋友一起報考京劇團去了。后來,孫家父母倒不是被兩個兒子熱衷當演員的心情所感動,而是為孩子的前途著想,終于決定讓兄弟倆再吃文藝這碗飯。這是因為規(guī)模巨大的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了。凡是沒后門的父母,都要用盡渾身力氣,為子女在“厚厚的墻上”挖一個小洞,以便放他們出去,走一條父母較為放心的路。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有某種出眾的藝術(shù)才能,于是為孫禹請了著名畫家鮑加叔叔為美術(shù)老師,天天學畫;為孫國慶請了省文工團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曹明先生教琴。
孫國慶本來對大提琴毫無興趣,第一次見到大提琴時,錯把大提琴叫做“大琵琶”。但父母說了,不好好學琴就得下農(nóng)村,他只得硬著頭皮學。為了讓大提琴的聲音更優(yōu)美,更動聽,孫國慶一放學就拼命地拉。天太熱了,汗水濕透了背心和短褲,討厭的汗水還直往眼里淌,五線譜都看不清了。一位阿姨見他這樣努力,勸他休息。國慶卻用甜蜜的一笑回報阿姨的關(guān)懷,然后用毛巾扎在額頭上,攔住汗水,繼續(xù)拉琴。實在抗不住時,就把雙腳伸進一盆涼水之中。那位阿姨說,這孩子大了不成氣候才怪哩!
C
孫禹很佩服弟弟孫國慶,說這小子不論干啥,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就是斗蛐蛐也能把文聯(lián)老作家玩蛐蛐高手于老伯伯打敗。他的生活總是過得那么輕松愉快。而孫禹掌握一樣新東西,大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有時甚至要忍受許多痛苦和折磨。他想當紅小兵,但父母是文藝“黑線”人物不能被批準;他打得一手好排球,但部隊招排球兵說他個子矮,但考劇團時,人家又說他個子太高,沒女的配戲。為此,他曾問母親:“媽,我是不是太笨?”媽媽慈愛地說:“你不笨,甚至相當聰明。”
其實,他媽說得一點不錯,只不過是他命運不好罷了。當孫禹極需父母照顧的時候,正巧趕上了文革的災難,父母一會兒進學習班,一會兒下放到農(nóng)村改造,使孫禹和弟弟變成了小流浪漢。在那個應該學到一些基本知識的年齡,他卻無處可學。相比之下,弟弟比哥哥幸運多了,弟弟高中一畢業(yè)正好趕上恢復高考。
這對于孫國慶的藝術(shù)生涯至關(guān)重要。在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之前,孫國慶曾報考過一家中專水平的藝術(shù)學校,以孫國慶當時的大提琴水平和其他條件,考取這家藝校,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是這時走后門之風盛行,孫國慶硬是被別人頂?shù)袅恕.攲O國慶得知消息后,他憤怒極了,也痛苦極了,卻沒想到別人把他擠到了中央音樂學院。由此看來,一個有志青年,別人是無法阻攔他前進的。孫國慶的哥哥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他考中央音樂學院時,竟連五線譜也不認識,但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加上考場上的老師真正忠誠于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力排眾議說:“孫禹水平的確差,正因為差才來學習,他有天生的好條件,可塑性強?!睂O禹終于被錄取。
孫國慶報考中央音樂學院的過程同樣充滿了戲劇性。那是高中畢業(yè)前的一天,教孫國慶音樂理論的崔琳老師,興沖沖地跑來告訴國慶,你要準備報考中央音樂學院??烧攲O國慶加緊練琴時,老師又通知他,看樣子今年你不必去考了。因為上海招生點只招一兩名學大提琴的學生,而像你這樣水平的考生太多了,大大超過你的考生也一抓一大把。國慶父母認為老師言之有理。不過,還是主張國慶去上海考一下,目的是去看看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人家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就這樣,孫國慶抱著長見識的想法來到了上海。
考試開始了。讓孫國慶不能理解的是一位又一位在他看來是很棒的考生,卻引不起考官的興趣。他的心頓時緊張起來,如此高水平的考生尚且失敗得這樣慘,自己還在話下嗎?想到這兒,他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兩步。然而,就是他的小平頭,他的布底鞋,他的土里土氣衣著,還有那只破爛不堪的大提琴,以及早該丟到垃圾堆里的弓子,卻引起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yè)黃老師的注意。黃老師看出從安徽來的這位少年,有巨大的潛力,首先。他很質(zhì)樸,個子高高,手指細長,好像生來就是拉大提琴的。她選擇新生的標準不是水平高低,而是氣質(zhì),一種大提琴演奏家獨有的氣質(zhì),水平低不要緊,到了學院可以提高,而氣質(zhì),也可以說是可塑性,卻比別的更重要。當孫國慶拉到瞎子阿炳的名曲時,黃老師的眼睛里好像有些潮濕了……就這樣,千里馬幸得伯樂賞識,孫國慶出人意料地被錄取為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yè)新生。
D
高考恢復之后的中央音樂學院,一派生機,加之學院領(lǐng)導思想解放,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都有較大改進。在這樣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孫國慶練琴更加刻苦了。那年夏天,他屁股上長了癤子,照常坐下拉琴,結(jié)果膿血凝結(jié)在褲子上,一脫褲子就痛得像刀割,他只好穿褲子睡。孫國慶這一舉動被老師發(fā)覺后,老師在全院大會上表揚他,說:“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音樂家,就得有一點孫國慶精神!”
盡管孫國慶是一位公認的好學生,但在畢業(yè)分配時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來,某交響樂團的指揮早已看中了他,并暗示他不要到別處去,結(jié)果,他的位子卻被別人頂替了。不過,孫國慶還是留在了北京一個文藝團體。但他常常感到精神空虛,不知未來的路子怎么走。就在這段苦惱的日子里,他從在中國社科院工作的荷英姨媽家借讀了大量的書。不管是政治還是經(jīng)濟,不管是歷史還是哲學,他抓到什么讀什么。他在讀世界著名歌星的傳記時,認識了美國的貓王以及黑人歌手邁克爾·杰克遜。為了一試自己在唱歌方面的才能,他和兩位青年朋友成立了一個三重唱小組。此時,流行歌曲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地位,就連孫國慶的父親也不想叫兒子唱流行歌曲。為了不惹人注意,孫國慶他們的三重唱有點“地下干活”,但他們那美妙的歌聲還是從窗口飄了出來,并受到青年人的熱烈歡迎。
孫國慶選擇唱歌這條路,首先是因為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音域之廣可以唱三個八度。在音樂學院上學時,他那清澈明亮的歌喉曾引起在這兒進修的著名歌唱家郭頌的極大興趣。其次,他在音樂學院學了整整四年,不但音樂知識大大豐富,樂感也比以前更好,他拿到一首新歌張嘴就能唱,還能較深刻地理解曲子的內(nèi)涵。
盡管后來三重唱小組不得不解散了,但孫國慶卻堅持認為,流行音樂受廣大青年的歡迎,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要擋是擋不住的,所以他繼續(xù)研究通俗歌曲,同時開始研究西方的搖滾音樂。不想他一接觸到搖滾樂就被它吸引,甚至入迷。于是,他和好友王迪等組建了新中國第一支搖滾樂隊。孫國慶搞搖滾的消息傳到合肥,他父母勸他要慎重,并再三勸他不要把大提琴丟掉!孫國慶耐心地向父母解釋:我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想和青年朋友一起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一種嶄新的文化!這種文化將沖擊和掃蕩阻礙我們民族向前發(fā)展的舊積習、舊傳統(tǒng)。兒子有遠大的理想,父母當然高興,但看他演出時披長發(fā),穿破衣,總是不習慣。搖滾的特點就是反傳統(tǒng),這一點讓父母放心不下,但廣大聽眾歡迎他,節(jié)目主持人一報孫國慶的名字,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憑借《無言》、《北方的狼》和《一無所有》等歌曲,孫國慶在中國歌壇一炮打響。他的歌奔放、豪邁,打動人心,這種獨特風格在樂壇被稱為“實力派”。因此,他一出現(xiàn),立即被電影廠相中,請他在故事片《椰城故事》中和成方圓分別扮演男女主角。隨著這部故事片的放映,廣州太平洋唱片公司為孫國慶出了專輯《流浪歌手》,《中國青年報》刊出專文向全國青年介紹孫國慶。與此同時,日本一位記者在香港撰文,稱孫國慶為中國的“高倉健”,英國BBC廣播公司也為孫國慶拍了MTV,向全世界介紹他……
這些年來,孫國慶在廣大聽眾的熱愛、支持下,不斷步入新的臺階,先后被評為全國影視十大歌星、全國優(yōu)秀歌手、北京電視臺最佳歌手等等。使他最感到欣慰的是他所演唱的《籬笆墻的影子》被榮幸地選人中國二十世紀音樂經(jīng)典作品之中。這是二十世紀音樂經(jīng)典作品中惟一的一首通俗歌曲。
巧合的是,哥哥孫禹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yè)后,也經(jīng)歷了一段人生低潮期。畢業(yè)分配到中國歌劇院整整4年,孫禹連一部歌劇也沒有排演過。這時,酷愛文學的他就拼命地寫。回到合肥家中,和父母談文學,一談一個通宵。這為他日后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又有所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87年,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孫禹在美中友好協(xié)會的美籍華人蘇珺蔚女士的熱情幫助下,有幸赴美國皮巴迪音樂學院深造,盡管歷經(jīng)千辛萬苦,但他咬牙堅持,最終征服了國際聲樂歌壇。
E
時光荏苒。不久前,一家電視臺記者從火車上用手機對國慶父親說,孫國慶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的是大提琴,因?qū)W業(yè)優(yōu)秀在樂隊擔任第一大提琴手,而他在改行當歌手后,又一炮打響,紅遍全國;眼下又能成為多家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他因出色地主持“城市星空人小鬼大”專題,曾連續(xù)兩次獲“國際兒童電視主持人大獎”。旅游衛(wèi)視的“哈拉孫國慶”專題,則是全國很少用個人名字開設(shè)的電視節(jié)目,定位明星聊天,已有劉德華、周杰倫、陸毅等巨星作為嘉賓入座,收視率日漸火爆。他出任湖南衛(wèi)視“超級女聲”的評委,因他獨特精彩的語言,給人振奮的“麻辣”風格,深受千萬男女青年的熱愛。孫國慶為何屢戰(zhàn)屢勝?記者采訪后得知,不是命運對他特別厚愛,而是刻苦學習,博覽群書,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對自己的前途、事業(yè)能夠進行客觀的分析、判斷、選擇。
哥哥孫禹在美國拼搏多年,獲得了多項大獎,前幾年又獲“瓦格納歌劇、聲樂”大賽第一名,為中國美聲歌唱家填補了這項難度極大的世界比賽得獎空白后,去年在上海和美國藝術(shù)家一起演出了世界著名歌劇《托斯卡》,受到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評價。在四川綿陽藝術(shù)學院講學時,以全新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導演了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部經(jīng)典劇《原野》。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青年作家。他的小說《殘陽如血》獲臺灣地區(qū)《聯(lián)合文學》金獎,并在臺灣地區(qū)出版了長篇小說《黑蝴蝶》、紀實文學《鋼琴家蕭邦》,近40萬字長篇小說《悲劇英雄》年內(nèi)將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孫禹長年背井離鄉(xiāng)在國外,孫國慶雖在國內(nèi),但回家看望父母的機會也并不多,但他們兄弟倆卻是孝子。不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nèi),孫禹每次演唱“走千里,走萬里,都在母親懷抱里”時,都是淚流滿面。孫國慶則說,當我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時,我在心里暗暗說,我對父母又盡了一份孝心。
(責編/俞媛媛)
E-mail:amfyyy@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