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女子生下“怪女”:腰背上長了條“大尾巴”
1988年10月12日深夜,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白云村的石秀芬分娩了,遇上難產,接生婆費了好大勁才將孩子接生出來,孩子一落地嚇了接生婆一跳,從嬰兒后背的腰部正中長出的一條既像手又像腿的怪肢竟比嬰兒的腿還粗長,像個大尾巴,長約15厘米,怪肢前端又長出一個大“肉叉”,“肉叉”前端似乎長有指甲,像一把拾柴用的鐵鉗子。孩子長了3條“腿”!接生婆扔下嬰兒落荒而逃,石秀芬也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去抱孩子。消息傳出,村民都涌進石家看稀奇,議論紛紛,石秀芬的父母也惶恐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見妻子生下如此嚇人的怪孩子,丈夫白付心里翻江倒海。但不管怎樣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何況她別的地方和正常嬰兒沒兩樣,哭聲響亮,說明是健康的。打定主意,他便過去給嬰兒洗身穿衣。他還給女兒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石金鈴。
“大尾巴”給石金鈴及父母帶來了無窮的煩惱。由于身背“大尾巴”,睡覺時石金鈴苦不堪言,她不能仰臥,而側臥時“大尾巴”會露出一大截,夏日免不了被蚊蟲叮咬,冬天父母用棉衣去蓋,“大尾巴”又調皮地跑出來,為此它被凍得紅腫生瘡;如果俯臥“大尾巴”會高高翹起,如同地里冒出的毛筍,把寒冬被窩里的暖氣全放走了。當然坐著也不輕松,為了便于女兒就坐,父親將家中椅子的靠背部分全都鋸掉,成了禿凳。
石秀芬夫婦發現女兒的“尾巴”慢慢長大,到5歲時已長到20厘米長,幾乎和大腿一樣,石金鈴的身體嚴重失衡,走路總是不穩要摔倒;天氣轉涼后,女兒老喊“大尾巴”疼,所以每到秋冬季節石秀芬便格外關注女兒的“大尾巴”,并專門用毛線織了好幾個漂亮的套子將“大尾巴”藏起來,以防凍傷。
漸漸懂事的石金鈴到了上學的年紀,看見和自己一樣大的小朋友背著書包從家門口經過,便吵著要媽媽帶她去上學。石秀芬含著淚勸道:“鈴鈴,不是媽媽不讓你上學啊,而是因為你背后的東西太惹眼了,人家會欺負你的,媽媽不放心啊!”小金鈴可以不出去玩,可以不吃好東西,但不可以不讀書。1995年9月1日,石秀芬拗不過,只好背著行動不便的女兒到離家200米遠的村小學報名上學。
班主任安排石金鈴坐第一排,并在班上反復向其他同學強調不許欺負她。可由于石金鈴長長的“大尾巴”會從課桌下面“掃”到背后的小朋友身上,這位小朋友好奇地捉住它不放,石金鈴動彈不得,只好伏在桌上大哭。班主任發現后把這個小朋友批評了一頓,然后將石金鈴安排最后一排,且單獨一桌。
下課后石金鈴一般坐在位子上不動,放學時等父母來接她。一天傍晚父母因收甘蔗不能及時接女兒回家,石金鈴等不及了,便一個人回家。不料途中遇到幾個調皮鬼,其中一個捉住她的“大尾巴”又扯又拉,突然一放,石金鈴四腳朝天,頓時她覺得一陣鉆心的疼痛,眼淚嘩地流下來。
學校的遭遇讓石金鈴傷透了心,挨過一個學期后她只好輟學了。
有個馬戲團老板找到石秀芬家,讓石金鈴去他那兒,包吃包住每月還發給1500元。石秀芬馬上明白他的用意,“讓我女兒當搖錢樹,休想!”一句話將來人趕了出去。
為了將來給她治療,父母起早貪黑地勞作,一分一分地積蓄。見父母如此辛苦艱難,懂事的石金鈴學會了做家務,為父母分憂。她學著繡荷包,做一只0.5元,每天僅能賺四五只荷包的來料加工費。
滇滬兩地愛心接力,打開了少女的夢想航道
背上的“大尾巴”讓石金鈴吃盡了苦頭,奪走了她快樂的童年,帶給她的是羞辱、自卑和身心重創,使她永遠生活在灰色的天空里。石金鈴幼小的心靈有一個愿望:有朝一日,能有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幫助她“拿”掉 “尾巴”……
一晃18年過去了,石金鈴終于盼來了這一天!
2005年11月1日晚,個舊市某公寓宿舍里,3位青年在收看紅河電視臺《新聞零距離》欄目時,目光突然被畫面上的一位少女吸引住了:她背對著攝像機鏡頭坐著,腰間竟然有一只套著花布套的又長又粗的“大尾巴”,隨著身體的移動不時地搖晃。播音員介紹說,這位家住建水縣白云村的山區彝族少女叫石金鈴,今年17周歲,這條怪肢給她帶來了許多痛苦和失望,但因家境貧困父母無力給她治療,至今仍生活在巨大陰影里……
這3位青年名叫滕杰、王曄和曹俊培,他們是上海第八批青年志愿者赴滇扶貧接力隊隊員,今年抵達云南并分別在個舊人民醫院等3家醫院工作。他們的心被揪緊了。“咱們該幫一幫她?!彪芮椴蛔越靥嶙h。“對,咱們不是來扶貧治病的嗎?這是咱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位志愿者異口同聲地表示要讓這位不幸的彝族少女走出陰影和困境。于是,滕杰將這則新聞和他們的意愿向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領導作了匯報,院長王玉琦和醫院黨委書記王小林當即表示贊同三人的想法,決定如果有希望治療,可以免費為她手術,并囑咐滕杰務必進一步了解情況,取得第一手資料。
為取得第一手資料,3天后,滕杰等3人驅車來到離個舊市120公里的建水縣岔科鎮白云村石金鈴的家中。這哪是個家呀,一棟泥墻瓦屋四面透風搖搖欲墜,屋內沒一件像樣的家具,這樣貧困的家庭滕杰他們只在電視上見過,沒想到石金鈴就生活在這里,滕杰的眼睛濕潤了。見家里突然來了這么多大哥哥,石金鈴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兒,高興地讓鄰居去田頭叫父母。
得知滕杰一行的來意,石秀芬夫婦感激涕零,石秀芬激動得抓住女兒的手說:“鈴鈴,這是你的恩人啊,你有救了!”“真的?”石金鈴高興得像個小孩,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從未這么笑過、高興過。但滕杰他們卻看得心酸不已,為她除掉“大尾巴”的念頭更強烈了。
為了取得臨床資料,滕杰他們又向個舊團市委匯報并請求幫助。在個舊團市委的協調下,11月9日,滕杰一行又再次來到石金鈴家,將她送進個舊職工醫院進行了一番細致檢查,確定石金鈴腰背上長出的是多余的“畸胎腿”,因牽涉到脊椎、神經、骨骼等系統,職工醫院表示無能為力。
滕杰將取得的第一手資料用航空快遞寄給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專家立即進行會診,并決定讓石金鈴盡快去上海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可以手術。
為盡快讓石金鈴順利赴滬接受檢查,滕杰等志愿者分別與上海團市委、上海駐昆明辦事處等部門匯報并爭取幫助。
11月20日,石金鈴接到了滕杰等人的電話,告知第二天將接她到上海治療,讓她做好動身準備?!白屛胰ド虾V尾??”石金鈴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連問了好幾句,當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忍不住高聲叫起來:“大哥哥要送我去上海治病了!”
當晚,一家人像過年一樣歡聚在一起談論著第二天石金鈴去上海治病的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道出了許久的心愿和希望,描繪著石金鈴美好的未來。
21日上午10時,上海駐昆明辦事處派出的一輛專車來到白云村,滕杰一行5人接石金鈴來了。經過協商由石秀芬陪女兒一起去。
第一次走出窮山溝,金鈴就是做夢也沒想到啊!她趴在窗口看著行人和大山直往后“倒”,激動得揚起手歡叫,母親石秀芬也受到感染,撫摸著女兒激動得淚光閃爍。
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他們來到昆明,當車子穿過這花園般美麗的大城市時,石金鈴覺得自己和母親仿佛來到了天堂,只怪一雙眼睛不夠用,心都要蹦出來了!
傍晚4時,石金鈴登上了由昆明飛往上海的FM9452號航班。晚上6時30分,飛機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走出機艙時,由于石金鈴太激動以致于忘了拿東西遮“丑”,突然身后的“大尾巴”刷地露出來,乘客一片驚呼,嚇得她滿臉通紅,母親急忙拿行李擋住“大尾巴”,這才救了她的急。
來到醫院,中山醫院專門為石秀芬母女單獨安排在骨科大樓7樓條件最好的一號病房里,房里有兩張床和一臺大彩電,并帶空調、洗手間。母女倆躺在舒適潔凈的病床上,久久無法入眠,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仿佛在夢中。
夢圓大上海:卸下18年的“大尾巴”好輕松
22日上午9時,骨科主任陳統一教授等專家第一次為石金鈴進行了全身體檢。體檢時,陳教授發現18歲的石金鈴身高僅1.4米,面黃肌瘦、營養不良。讓他更驚訝和心酸的是,她的“畸形腿”像是連同另外半只多余的“臀部”一道長在她的腰背上,“基底”處呈20×10厘米橢圓形,全長超過30厘米,頂端有兩個分叉的、各15厘米的大腳趾。整整18年了,真難以想像這位可憐的少女是怎么背著它一路走過來的,她遭受了怎樣的辛酸和痛苦?。∠氲竭@里,陳教授的淚水不由奪眶而出。
陳教授告訴記者,石金鈴的畸形情況比想像的要嚴重得多,她屬于“多肢畸形”,除腰背上的畸腿外,其左腳系先天性“馬蹄高弓足”,兩側下肢的肌張力都偏高,運動僵硬,而且“畸形腿”上長有毛發和疤痕,還能摸到明顯的大血管動脈搏動,這些都表明手術切除會帶來大量的難題。
為盡快讓石金鈴圓夢,確保手術成功,院方專門成立了由副院長秦新裕教授為組長的石金鈴醫療小組。24日上午,小組召集了骨科、放射科、神經外科、整形科等8個科的專家進行大會診,專家在討論時推測,畸肢可能是在其母懷孕第5周時,胚胎受到刺激而形成多余的肢芽,再慢慢長大形成現在這模樣。因怪肢長在身后偏左位置,脊柱已明顯向右側彎,手術取掉怪肢后會產生短暫的行走不平衡。
雖然難度較大,但專家們卻很有信心,經過激烈討論后終于確定了治療方案,并將手術定在11月26日。
得知兩天后就要做手術,石金鈴又喜又憂,喜的是醫生很快會“拿”掉她腰背上折磨了她18年的“大尾巴”了,她可以像別的女孩一樣輕松、美麗;憂的是她第一次動手術,肯定會非常疼,心里有點怕。母親看出了女兒的心思,便安慰道:“不要怕,這兒的醫生個個賽華佗,技術好得很,拿掉就沒事了?!弊o士也鼓勵她打消恐懼心理:“手術以后你能變成像公主一樣漂亮呢!”石金鈴這才轉憂為安。
為確保此次手術順利進行,正在北京參加學術活動的院長王玉琦教授專程提前返滬,擔任“總指揮”并以血管外科專家的身份“參戰”。參加手術的專家名單上,除骨科主任陳統一教授外,還有骨科張光健教授、麻醉科主任薛張綱教授、血管外科主任符偉國教授、整形科主任亓發芝教授、神經外科副主任張曉彪副教授等專家,這么多國內外知名的專家上陣,此次手術陣容之強大在該院“史無前例”。
手術被單獨安排在新落成的門診A樓的4樓手術室內。26日上午8時50分,石金鈴接受了手術相關檢查,當院方正式下達手術通知時,石秀芬鄭重地在手術意愿書上簽了字。9時,石金鈴被推進麻醉室接受全身麻醉。
10時,隨著陳統一教授從“畸胎腿”上側劃開皮膚,一場特殊的戰斗打響了。
由于取走多余肢體后,四周厚厚的皮瓣必須能像魚嘴一張緊密“閉合”,所以要切成“魚口狀”。但緊貼于小金鈴尾骶部的“第三條腿”非常粗壯,因此陳教授圍繞其基底所作的“魚口狀切口”周長足足有52厘米。這是本次手術設計的一個重點。10時20分,第一根顯露出來的直徑6毫米的靜脈血管被切斷并牢牢結扎。10時50分,周圍皮瓣完全分離。
從11時起,手術進入“危險地帶”:繞開由于脊柱畸形而膨突在外的脊膜組織(里面包裹著“掌管”患者大小便的馬尾神經),逐一斷離支持“畸形腿”生存、運動的血管、神經和肌肉。手術室里異常安靜,一切動作都緊湊而小心翼翼。終于,隨著長長的手術“刮刀”起落,12點05分,石金鈴的“第三條腿”被完整地卸了下來,重達2.591公斤。
下午1時45分,修整創面、覆蓋皮瓣的工作完成,手術宣告成功。頓時響起一片掌聲和喝彩聲,專家們終于松了口氣。
術后石金鈴蘇醒過來,便去摸自己身后的“大尾巴”,發現沒了,便驚叫起來:“咦,它真的被拿掉了,太好了,太好了!”她激動得摸啊摸,不停地喃喃自語,幸福的淚水溢滿眼眶,然后破涕為笑。石金鈴終于笑了,笑得那么輕松、自信和美麗!
望著女兒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石秀芬嘴里重復著樸素的話語:“謝謝!謝謝!”
從21日上午從老家出發,到26日中午,短短5天,石金鈴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滇滬兩地愛心接力和中山醫院共同創造的奇跡!
讓人感動的是愛心仍在繼續:上海王朝大酒店的董事長董榮亭先生送來了5萬元現金支票,董先生同時向石金鈴承諾:“等你身體好了,我們送你去讀書,然后可以到我們酒店工作?!鄙虾P滤寄掀髽I機構的總經理李文娟也帶著員工給石金鈴送來了一萬元現金;上海春秋航空公司的兩位負責人給石金鈴送來了一個漂亮的飛機模型,并答應免費提供石金鈴一行人返回云南的機票……
為讓石金鈴盡快康復,院方還制訂了針對其心理和生理的康復輔導計劃,等康復后,將帶她們母女游遍上海,讓她們登上東方明珠塔,看看繁華美麗的大上?!?/p>
(責編/王睿)
E-mail:hyandxm200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