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變故到來之前,楊太太一直過著幸福的退休生活。兩年前老伴突發腦溢血去世,楊太太悲痛不已。之后,她對養生之道格外地注意起來,她不知是在哪兒聽說的,要想長壽必須吃素。從此,她一日三餐只吃些蘿卜白菜之類的素菜,連炒菜用的油全部都是植物油,生怕患上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脂血癥等疾病,簡直到了談“脂”色變的地步。一年后,楊太太的身體并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三天兩頭地感冒,老年斑也越來越多。
困惑不已的楊太太只好到醫院,醫生仔細地給她做了一次全面檢查,發現楊太太的體重、血壓、血脂等一系列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在詳細地了解了楊太太的飲食情況后,醫生發覺楊太太已走進了一個“吃素長壽”的誤區。
自古以來,祖國醫學就一直主張素食養生。其實,這種說法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多吃素食、低脂飲食,主張低脂飲食并不是絕對地無脂飲食。
一般說來,最佳膽固醇范圍在5.2—5 6mmol/L之間,極低的膽固醇是危險的。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也是許多組織器官的構造材料。脂肪中含有一種“花生四烯酸”的物質,它能降低人體中的血脂,并與亞油酸、亞麻酸合成具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脂肪中還含有22種雙碳多烯酸等長鏈不飽脂肪酸,它們與人體神經系統及大腦組織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脂肪還有防止膽固醇堆積、血小板凝集的功能。在動物脂肪中,還含有一種能延長壽命的“a脂蛋白”,它不僅不會使血管硬化,反而能預防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病。
老年人長期吃素是有危害的:一是熱能不足;二是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必需物質,老年飲食中長期缺乏不飽和脂肪酸,會加速腦髓神經的衰老而患上老年癡呆癥;三是體內脂肪不足可引起體質下降:四是缺乏脂肪,可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長期吃素還可致動、植物脂肪攝入失調,會促使一種叫做脂褐質的極微小棕色顆粒堆積在皮膚的基底層細胞中,進而在人體表面形成老年斑。
老年人長期只吃植物油也是相當錯誤的。其實,動、植物油都是維持機體健康的重要物質之一。
最后,醫生給她在飲食上提了幾點建議:一是葷素搭配,調整好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的攝入比例(正常為1:2);二是每天都要少吃多餐,可使血清膽固醇維持低水平;三是多吃白肉,如雞肉及魚等,不要以為瘦肉沒有脂肪而多吃,所有的紅肉都含有脂肪:四是在睡覺前4小時進食晚餐。
對于醫生的囑咐,楊太太牢記在心,她很快調整了飲食習慣,半年后又恢復了以往的活力。
(責編/寧克華)
E—mail:nkh2002@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