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心淵 陳克巧
一、什么是數字藝術
計算機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方向 數字藝術,其核心是計算機藝術,那么,計算機藝術是什么?
有人說,正如“用油彩和刮刀實現的是油畫,用水墨和宣紙實現的是中國畫”一樣,計算機藝術是用計算機實現的藝術。也有人說,計算機藝術是四維藝術。計算機出現后,信息載體及傳播媒介發生了質的變化,時間與空間形成一個四維的世界。表現四維世界信息的成功形式就是計算機藝術。盡管人們對計算機藝術的定義眾說不一,但是這表明人們已從不同角度對數字藝術進行思考和探索。只要它能對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貢獻,其價值最終會被認識。
二、數字藝術教育的目的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招聘的是能夠立即為企業作出貢獻的員工,即數字藝術教育應培養有很強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近幾年,全國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多次在各個級別的學術研討會上強調一定要以應用為基礎開展計算機基礎教育;在計算機專業教育方面,大部分院校也在從各個方面強調學生應用實踐技能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作為計算機與藝術結合的新興領域,數字藝術教育也一定要以應用為重,首先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職業技能,進而提高其素質。
三、社會對數字藝術人才素質的要求

目前,從國內的應用情況來看,影視、工程可視化和游戲等領域對數字藝術人才的需求比較多。由于就業領域和就業層次的不同,企業對人才的素質和技能要求也不同,但大致可分為高級設計人員和制作人員。高級設計人員需要有堅實的專業知識、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經驗;高級制作人員則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能熟練掌握常用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充分了解相關領域的制作規范。
圖1是用樹形表示的數字藝術新視圖。在這個圖中,果實代表應用(如建筑可視化、園林景觀表現、片頭動畫、影視動畫等),樹干代表數字藝術領域常用的系統工具(如3ds max、Maya、After Effects、Photoshop等),樹根代表數字藝術領域涉及的技術問題(如數據庫技術、編程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土壤代表數字藝術涉及的理論問題(如計算機圖形學、數學等)。針對不同的就業定位,學習的重點也應不同,因此培養方案也應該有所不同。

四、關于院校教育的思考
1.梯隊劃分問題
現在開展數字藝術教育的院校很多,不但藝術、傳媒等專業院校成立了相關專業,綜合性大學和其他專業院校也都成立了類似的專業。不同院校的基礎條件不同,所在的行業不同,專業的定位也應該有所不同。
在數字藝術教育方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軟件學院等高校屬于第一梯隊的院校,這些院校的基礎非常好,不但有很好的師資、先進的實驗設備,還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豐富的校友資源,因此這些院校有條件培養出有扎實基礎理論的高級設計人員,學生就業要比第二梯隊的院校有明顯優勢。
北京林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在數字藝術教育方面屬于第二梯隊的院校。盡管相關專業成立時間與第一梯隊院校大致相同,但是師資基礎和社會影響力明顯不如第一梯隊的院校。這些院校的數字藝術教育應該以應用為主,培養應用型人才。
2.存在的誤區
現在有些院校的數字藝術教育存在兩個方面的誤區。第一個誤區是片面模仿第一梯隊的教學模式,甚至照搬教學計劃。由于受教育對象的基礎不同,盡管采用一樣的教學計劃,即使花大價錢請高水平的教師,所產生的教學效果還是會明顯不同,學生的就業和工作成績也很難與第一梯隊的院校相比。因此一般院校的數字藝術專業不能片面模仿第一梯隊的教學模式,應該結合自己的行業、地區特點,來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式。
第二個誤區是過分強調培養學生的通用性,而忽略學生技能的專業性。每個應用領域對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不同,即使是同一領域,不同的工作性質對從業者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就建筑表現行業而言,從業者分工很細,有負責建模的,有負責材質燈光的。因此,在教學中除了強調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外,一定要結合具體就業崗位,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技能。在強調通用性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把握基礎的確切含義。正如樹在長高的過程中會變粗一樣,隨著專業技能的增長,數字藝術的基礎知識會得到擴充。
3.如何組織教學
那么,如何具體操作呢?作為院校的專業負責人,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確定培養學生的層次和主要就業方向,然后根據就業方向確定學生應該具有的能力,再根據能力需要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確定在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同時確立相應的第二課堂活動計劃。在實際教學中,“第二課堂”是校內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和實際項目。
五、關于社會培訓的思考
1.短期培訓
現在常見的社會培訓形式有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多為1年制),短期培訓有如下幾種形式。
*純粹軟件的技術培訓
這種培訓形式培訓出來的學生能夠了解軟件的主要命令,但是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是結合實際應用案例實戰的能力不強。在整體應用水平比較低的早期還有一定的市場,但是,在現階段,這樣的培訓沒有出路。
*書本上的案例教學
這種培訓看似案例教學,實際是紙上談兵。特別是如果寫教材的人本身沒有實際制作經驗,教師也沒有實際制作經驗,那么這種方式培訓出來的學生,實戰能力也比較差,很難直接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
*實際的案例教學
實際的案例教學可以解決院校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的問題,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特別是一些制作機構組織的短期培訓,有很好的實際案例,教師也有很好的制作經驗,可以培訓出真正可以滿足生產需要的學生。圖2是水晶石公司短期建模班學員的作品。
短期培訓可以作為院校學生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但是不適合沒有專業基礎和計算機基礎的人員,因為短短的一兩個月培訓很難解決一個沒有基礎學生的就業問題。目前,由于有一些培訓機構不懂或者沒有認真對待培訓工作,使得短期培訓市場有明顯下滑的趨勢。
2.長期培訓
長期培訓介于短期培訓與高職之間,完全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不學“多余”的東西。因此,經過這樣培訓的學生往往能完全勝任某一項具體工作。可以說,社會培訓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對數字藝術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六、其他相關問題
一般院校的數字藝術教育應以應用為主,但是如果要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要解決好教材問題、師資問題和實習問題。
要解決好教材問題,一定要由高校教師與企業制作人員密切結合,由學校教師編寫基礎教材,由企業制作人員編寫案例教材。要解決好師資問題,高校教師要與企業制作人員互動起來,或教師定期到企業實習,或由企業制作人員擔任實踐課的教師。如水晶石公司的建筑表現培訓就采用培訓教師與制作人員互動的方法,培訓教師要定期參與實際項目,制作人員要定期參與企業的培訓。最后,學生一定要避免閉門做作品,一定要到企業實習,參與到企業的實際項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