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莉
題記:以趙世慶為總經理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體職工,在中鋁公司的領導下,再接再厲,高歌猛進,為企業做優做強建立了新功,為西南鋁恢弘的發展交響曲續上了優美而激昂的樂章!這樂章,是西南鋁人的驕傲與自豪;這樂章,更是趙世慶的追求與夢想。
國內同行業的“老大”、中國鋁加工業的脊梁——中國鋁業公司旗下的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成為我國目前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產品品種規格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性特大型鋁加工企業。在企業發展壯大的歷程中,全體職工功不可沒,其歷任“老總”無疑起著關鍵性作用。
3年前,年僅39歲的趙世慶開始主持企業全面工作。
“西南鋁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迎來了新一輪大發展的機遇,同時又面臨更加激烈、殘酷的競爭。要實現做優做強的目標,需要我們的團隊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我作為一個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共產黨員,面對困難和壓力,沒有理由退卻推諉,只能堅定信心,勇往直前。我將以更實的工作、更優的業績回報中鋁公司黨組的厚愛和全體干部職工的信任。”這樸素而有力的話語,便是趙世慶的就職宣言。
謀發展 生產技改一肩挑
趙世慶接班之日,正值西南鋁發展史上的關鍵之時。無論是外部環境、市場態勢還是生產建設,都使西南鋁面臨著最為嚴峻的考驗:中國加入WTO的新挑戰,席卷全球新經濟浪潮的沖擊,國內林林總總的鋁加工建設風起云涌;國家宏觀調控、鋁價大幅波動、能源受限、運力緊張、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生產經營挑戰產能極限、技改建設任務繁重;企業改革力度加大,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
經過技術員、車間主任、團委書記、企管處副處長、駐京辦主任、銷售處書記兼副處長、物資供應處書記兼副處長、廠辦主任、工會主席、副總經理等多部門、多崗位鍛煉,具有工程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職稱的趙世慶,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專業功底、優秀的管理素質、敏銳的戰略眼光,以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只爭朝夕的工作作風,與全體職工一道站在市場經濟大潮的風口浪尖劈波斬浪,開拓向前!
秉承戰略合作、攜手并進、共謀發展的人文襟懷,趙世慶提出了“大市場、大營銷”的經營理念。他親自帶隊,主動登門,關心用戶、拜訪供貨商,聽取意見,聯絡感情,商談業務,敦促合作,使主客雙方形成戰略聯盟,共同搏擊市場,實現“雙贏”,確保市場份額的穩步增長。
為了攻克企業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堡壘,趙世慶不僅從戰略和戰術上運籌帷幄,而且親自上陣指揮、督戰。“管理戰”、“營銷戰”、“保供戰”、“質量戰”、“成本戰”、“設備戰”、“品牌戰”、“節約戰”、“安全戰”、“技術攻關戰”……使西南鋁在改革開放以來生產經營頻創新高的情況下,并未出現“高位盤整”甚至“回落”,而是挑戰極限一路飆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穩居國內同行業前列,部分經濟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生產經營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2003年,商品產量、出口鋁材、創匯、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19.56萬噸、1.9萬噸、4203萬美元、29.42億元、31.0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0.35%、29.98%、36.82%、22.95%、22.04%。
——2004年,一舉突破主機設計產品,鋁材產量首次突破20萬噸大關,達21.4萬噸,同比增長14.04%。出口鋁材、創匯、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2.7萬噸、6705萬美元、37.8億元、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43%、59.53%、17.24%、21.79%。利稅總額2億元,保持連續3年超過20%以上的增長率。
——2005年,在中國第一條具有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鋁加工熱連軋生產線提前建成投產并當年見效的同時,生產經營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總產量達到30萬噸,產值超過55億元,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利潤突破1億元,出口鋁材4萬噸,創匯1億多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6%、47%、48%、34%、37%、51%。經濟技術指標全面刷新歷史紀錄。
解讀西南鋁近年來的經濟技術指標,不難看出一種良好的態勢:利潤增長幅度大于產量增長幅度,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增長幅度大于銷售量增長幅度。這一形勢首先源自西南鋁在自主創新上的進步。
趙世慶認為,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技改建設步伐,是企業增強“造血”功能、強身健體的“秘訣”。這,也是西南鋁領導班子和廣大職工的共識。
西南鋁重視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取得累累碩果:2003年以來,西南鋁突破了厚規格板材在線精整包裝、鑄軋坯料生產板帶箔工藝、熱軋產品缺陷、PS版鋁板基質量、易拉罐材料提質上量、“7050'熔鑄工藝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開發出軟態高壓電子箔、熱連軋大卷、地鐵輕軌等車輛用鋁合金型材、薄型易拉罐材料、新型合金系列光譜標準物質、新型煤車料、特種模鍛件等填補國內空白的新產品20余種。近3年,西南鋁有兩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科研成果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七項科研成果獲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一項科研成果獲全國員工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
西南鋁注重運用當今世界先進技術成果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結合自身優勢和產品特點進行擴張型技術改造。在中鋁公司“跨越式發展鋁加工”戰略指引下,西南鋁堅持滾動式實施技術改造,按照“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六高”建設方針,引進吸收世界先進設備和技術,相繼實施了以熱連軋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改造項目。
面對生產經營和技改建設兩副重擔,趙世慶創新工作思路,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建設,按照中鋁公司“三個確保”(確保質量優、確保工期短、確保投資省)的要求,認真落實中鋁公司肖亞慶總經理提出的“嚴、細、實、新、恒、齊”的管理理念和“舉全公司之力建好熱連軋生產線”的指示,統籌指揮,精心組織,精細管理,周密部署。他率領全體干部職工,在工程前期遭遇“非典”影響以及國外配套、國內合作制造設備拖期達半年以上等不利情況下,奮力拼搏,確保了在西南鋁40華誕之際,使舉世矚目的我國第一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產35萬—45萬噸高精鋁及鋁合金板帶材的熱連軋生產線按期竣工,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由此,西南鋁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鋁加工建設史上的奇跡,豎立了中國鋁加工史上的“里程碑”。西南鋁的業績是驕人的。對此,重慶市市委書記、市長頻頻祝賀、贊賞有加。年前,市長王鴻舉批示稱:“西南鋁突飛猛進的發展,是重慶一大亮點,是我們的驕傲。”
搞改革 體制機制同創新
趙世慶深知,企業只有按經濟規律辦事,積極探索和建立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于是,他本著“高效廉潔、和諧發展”的原則,狠抓企業改革,毫不動搖地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發揮核心技術優勢,突出主業,突出發展拳頭產品,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積極探索社會職能的產業化發展之路,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妥善解決集體企業發展問題,做好富余人員分流安置工作;與產業單位、集體企業建立較為穩定的經濟業務關系,形成了主業更精、輔業更活、主輔發展更加協調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企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專業化、集約化、市場化、科學化的管理新體制,完善員工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勵和競爭機制,精心打造“精干、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新格局。此外,針對債轉股后,由于股權結構不合理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西南鋁正積極努力,采取措施優化股權結構。
由于以趙世慶為總經理的領導班子思想統一、認識到位、行動一致、措施得力,近3年來,西南鋁內部改革改制邁出了新的步伐:產業單位改制分流取得突破性進展,821人一次性整體轉移勞動關系;積極推進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企業內部建立了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崗位描述,進一步完善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考核激勵動態運行辦法;整合生產運行保障職能,完成了主要生產廠機修職能的整合;企業中小學校和公安機構移交地方管理……
在主業生產經營連創新局面的同時,子公司、分離單位和集體企業同步發展。2005年,西南鋁產業單位銷售收入突破l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168萬元,改制后連續兩年盈利;集體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34%,利稅2127萬元、同比增長20%,利潤294萬元,連續5年保持盈利水平。
西南鋁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關系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穩步推進產業單位和集體企業改革改制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得到了中組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資委等上級部門及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2004年,公司榮獲“全國再就業先進單位”稱號。
擔責任 為國為民作貢獻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應當肩負起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使命和重任。”趙世慶的話語很鏗鏘,行動更有力:他帶領西南鋁人以滿足國家需要為己任,為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為中華民族的經濟騰飛和偉大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促進國家產業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趙世慶倡導下,西南鋁始終堅持把為國防事業多做貢獻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始終堅持把國家高新工程和急需工程的科研、生產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始終把國家急需產品的生產和質量放在首位。公司有40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先后為“神舟”5號,“神舟”6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提供了60多種關鍵性高精鋁材,榮獲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特別貢獻集體獎”。近3年來,企業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高性能、高品質鋁材超過8萬噸。
作為國企,不僅承擔著企業自身發展的職責,同時還擔負著社會責任。身為我國鋁加工“排頭兵”之帥、有著20年黨齡的趙世慶,自然深諳此中道理。
西南鋁把回報社會、真誠奉獻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堅持“為國家多做貢獻,為社會多創財富,為股東多求回報,為職工多謀利益”的經營理念,近年來,在代管好職工醫院、幼兒園、消防大隊、水廠等公共機構,辦好廠辦大集體的同時,為開縣井噴事故捐款100萬元,為印度洋海嘯、“金秋助學”、白血病兒童、骨髓庫等捐款29萬元,在重慶大學、中南大學和鋁城中學、鋁城小學設立“西南鋁教育獎學金”,每年拿出20萬-30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上大學,并對成績優異的高考學生給予特別獎勵,為困難職工、家屬和離退休職工發放慰問金873萬元,對潼南縣花巖鎮進行對口扶貧援助并捐款捐物100萬元。西南鋁的突飛猛進,極大地促進了重慶鋁工業的發展,為重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展宏圖 打造百億西南鋁
志存高遠的趙世慶,并未被眼前的業績所陶醉。從我國西部大開發、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發展綱要、中鋁公司“跨越式發展鋁加工”戰略的大背景中,他敏感地悟到,西南鋁將有一個長足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趙世慶率領公司一班人對企業的發展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科學的定位,根據中鋁公司的統一部署和肖亞慶總經理對鋁加工發展的“五條原則”,按照重慶市委市府關于建設以鋁加工為代表的大型鋁業基地的要求,經過仔細研究、反復醞釀、科學論證,一個宏偉的“十一五”發展藍圖得以誕生并正在啟動!
——建設“三大”基地。致力于把西南鋁建設成為中鋁公司“三大”基地(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鋁材研發保障基地、高精尖鋁材研發生產基地、高精鋁材出口基地)的核心企業。
——實施“三五一”工程。通過3至5年時間,實施在線填平補齊改造、軍工配套改造、冷軋產能配套改造等“三大系列”技改工程,實現年產量50萬噸、銷售收入100億元目標。
——再造一個西南鋁。以再造一個西南鋁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為先導、深化改革為動力,強化管理為手段、隊伍建設為保障,努力把鋁板帶材做大、合金材做強、擠壓箔材做優、模鍛產品做精,加強自主創新,推進技術進步,把西南鋁建設成為以鋁材生產為主,相關產業為輔,資本多元化、經營國際化、管理科學化的大型鋁業集團,躋身世界單個鋁加工企業前5強,始終引領中國鋁加工潮流。
在趙世慶為總經理的領導班子帶領下,與時俱進的西南鋁揭開了企業歷史的新篇章。近3年來,西南鋁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2005年度全國管理100優秀企業”、“重慶市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入選重慶“10強”、出口“15強”和全國“百強”、“鋁箔10強”企業,被國家海關總署列入進出口企業“紅名單”……成為我國企業戰線上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如今的西南鋁,已成為業內經濟技術實力最強、發展最快、國內知名、國外青睞的一匹“黑馬”。堪稱國內“第一品牌”的“西南鋁”鋁材,覆蓋了國內市場,并發揮著我國鋁材出口的主渠道作用。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