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文
介紹人格障礙,首先要澄清的是“人格”這個詞。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人格,在漢語中主要的意思是指人的道德品質。我們常會評論某人人格高尚,或者有著巨大的人格魅力,也會批評某人人格卑劣。但是在心理學里,“人格”主要是指一種穩定的行為方式和發生在個體身上的人際過程。所以,有心理學家主張用個性來替代“人格”一詞。
所謂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每一個人,由于遺傳特質以及成長環境的不同,其人格特點也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在氣質、能力、興趣愛好、對待自己及旁人的態度上,也都不盡相同。人格本身并無好壞、高低之分。而我們所說的人格障礙主要的特點是在人際關系上出現了嚴重的偏離,以至于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長期和嚴重的痛苦。不同類型的心理障礙,其痛苦的表現形式各具特點。神經癥患者的痛苦是浮于表面、局限于內心的,治療師需要努力去理解、感受病人的痛苦。而人格障礙患者的痛苦卻有一種傳遞和傳染的特點,它會有效地傳遞給治療師,使得治療師被迫地感同身受,甚至難以承受。
1806年法國曾發生過這樣一件案例,一個男人在井臺上與一女人為小事發生爭吵,這個男人暴怒之下,竟將女人扔到了井里。有人懷疑該男人不正常,要求著名的法國精神病院皮奈爾醫生作出診斷。經詳細詢問,醫生了解到該男子的母親是一個性格軟弱的人,對兒子自幼放縱嬌慣,有求必應,致使他變得驕橫跋扈,稍不隨意就伴隨極端的行為。他曾一腳將狗踢死,也曾聽到馬叫就用鞭子狠命地抽打。皮奈爾醫生經過反復的考慮,認為這是一種疾病。這個案例就是最早報道出來的關于人格障礙的一個病例。此后,又有人在1835年將其稱為道德低能(moral imbecility)。
從《在傷害自己的病苦中舞蹈》一文主人公的自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會到她人格障礙的特點,體會到她如陷深淵般的痛苦。只有瀕死的生理上的痛苦,才能抵御她內心的傷痛,她才能獲得片刻的平靜和輕松。因為一直以來,她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心靈十字架,難以喘息。她的人際關系極不穩定,情緒也很不穩定,在越是熟悉和親密的人面前,她越是喜怒無常,走極端。
主人公刀鋒的情況比較典型而嚴重,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著名的個案,諸如馬家爵,流氓燕,名校碩士虐貓事件里的主人公,希特勒等,他們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重性精神病,但我們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人格障礙的影子。
刀鋒的癥狀更接近邊緣性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為1%-2%,在精神科病人中檢出率較高:門診病人為10%,住院病人為20%,女性的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70%:30%)。
這樣的心理障礙是怎樣形成的呢?從臨床心理學的觀點看,人格障礙的形成主要源于兩個因素:其一是童年成長經歷。根據精神分析的觀點,人格障礙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出生后半歲至1歲半或至三歲之間。在這期間,母嬰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嬰兒心理功能的形成。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家庭關系、親子關系的好壞,會直接決定一個人對外界、對他人基本信任的形成。因此,回顧很多人格障礙患者的童年經歷,我們會發現,其父母親是缺失的,或者說從情感上是缺失的,這種缺失的直接結果就是個體無法建立起對他人的基本信任,缺乏基本的安全感。這種缺凡信任和安全感的人際關系模式會不斷重現在個體將來的幾乎所有的人際關系中。
另一種造成人格障礙的因素是嚴重的心理創傷。在經歷了創傷性的心理事件后,大多數人都會出現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支持,多數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后當事人會逐漸康復。但是如果出現的創傷特別嚴重,是來自于親人的、性的,或者是發生在童年期的,則為復合性創傷,這類創傷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則很可能在成年后發展為人格障礙。
通常出現人格障礙者,都有可悲的背景,比如來自暴力或破裂、不和諧的家庭,童年生活不快樂。從刀鋒的自述里,我們可以看到,她與家人的關系是存在著明顯的問題的,她從來沒有感覺過她認為應該有的父母的愛,她和家人的關系模式一直是不斷沖突的。但這還不是導致其出現嚴重人格障礙的原因。她在7歲到15歲間所經受的來自家人的性虐待是一種嚴重的、復合性的心理創傷。在經歷了這種嚴重的創傷后,在鼓起勇氣尋求父母的幫助時,她本該獲得支持和幫助,但她卻又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這導致了其自虐式的性放縱行為,也是她無法與他人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對親密感感到恐懼,成年之后需要不斷地去尋求又破壞親密感的根本原因。在這一系列長時間的不斷的心理創傷后,主人公刀鋒健康的人格發展被阻斷了,人格出現了偏離和扭曲。所以,有人認為人格障礙責任在父母是不無道理的。
這種家庭情感缺失,再加上嚴重的心理創傷,會在生理和心理上對受害者造成全面的傷害,這種傷痛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刀鋒只有用不斷自虐、自傷、自殺這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傷痛來抵御那種身處深淵般的痛苦,她一直處在生與死,親密與疏離,信任與背叛之間徘徊與兩難的焦慮和抑郁中。這種兩難的沖突也不斷地反映在她的所有人際關系包括心理治療關系中,這也是對其人格障礙進行心理治療非常困難的原因。
既然人格障礙的形成與家庭父母密切相關,那么,防重于治。父母給予孩子一個愛并安全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有了父母的愛護、悉心照料和正確教養以及良好的環境,即便遭遇重大的心理創傷,也可以降低人格障礙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