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玉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一般人都視中年人為強者,認為中年人事業有成,是成熟的階段,理應能妥善處理所有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
其實,當人步入中年期后,仍有許多危機與挑戰必須面對,平靜穩定的生活與工作背后常常隱藏著暗流。中年人常遇到健康狀況減退、子女離家獨立、事業發展緩慢、婚姻危機等,若遇上外界的變遷,如下崗失業、經濟危機,就會更加重中年人的失落與挫敗感。心理危機是人人都會遇到的現象,如何面對中年危機,變“危機”為“生機”,使后半段人生更豐富、更有意義呢?
中年期的心身變化%
1.生理的變化。人到中年,最明顯的特征是生理變化,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沖勁、精力、體能等都不如以前,容易感到疲勞。同時,體重增加,開始“發福”,頭發灰白,出現“謝頂”。過去很少出現的小毛病頻頻光顧,心臟病、糖尿病、癌癥、中風的比例大大增加。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中年后期都會經歷更年期,這時,體內激素的分泌會有改變,出現種種生理癥狀,并引起一系列心理變化。%
2.認知能力的改變。由于中年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開始緩慢衰退,工作中反應速度減慢,記憶力不如從前。據研究發現,在整個中年期中,成年人的兩種問題(傳統式問題與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都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在中年后期仍會穩定保持。生活中常聽到一些中年朋友感嘆自己記憶力下降,學東西吃力,就是因為認知能力隨年齡緩慢下降的緣故。%
3.自我價值的重新認定。人到中年,是個人自我評價的新的重要階段。許多中年人內心深處常常問自己:“我還有機會嗎?”“我還可以嗎?”許多人年屆中年,會突然發現自己已走過人生半程,回顧過去,常常會問自己:“我有沒有浪費時間?有沒有遺憾?有沒有想做還沒做的事?”思考未來,常常會想:“我還有哪些需要趕緊做的事?還有沒有能力重新開始一番事業?”看看現在,事業發展原地踏步,青年后生逐漸趕上甚至超過自己,心里不是滋味,自我價值開始動搖。也有一些人會不自覺地尋求新的突破,以肯定自己的價值。如中年人跳槽、轉行、婚變等。%。
中年期的人際關系改變%
1.親子關系的改變。從大多數家庭看,中年人的子女大多踏入青少年后期至成年初期,這時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聽話順從,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家長,圍著父母轉。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升學、就業、結婚,最后離開家庭,父母會感到不適應。過去一二十年付出許多時間、感情、精力在子女身上,現在他們長大,自己不再“被需要”了,會體驗到失落和空虛感。另外,中年期的家長與處于青年期的子女常發生沖突,父母為子女離巢而出現焦慮、孤獨、無助感。%
2.雙親衰老與病故。步入中年者上有老、下有小,許多中年人不得不面對自己以及配偶的年事已高的父母逐漸衰老,甚至生病死亡的嚴酷現實。老年人越來越需要后輩的照顧,但中年人在工作上又要挑大梁,頗為忙碌,難有空閑。特別是當受到工作性質和生活環境的限制,如住房擁擠、經濟拮據、路途遙遠、經常出差而不能給老人以充分的照顧時,會使中年人背負內疚感、無助感。尤其當老人最終離開人世,使中年人失去給他們以重要支持與幫助的力量,還有難以割舍的親情,這些都會給不少中年人留下內心傷痛。
3.夫妻關系調整與婚姻危機。中年階段是婚姻最容易亮起紅燈的時刻。在以往的日子里,不少中年夫婦為了建立事業、照顧子女,每天忙于應付生活,對夫妻關系及感情關注不夠,待子女逐漸獨立,夫妻間的感覺反倒陌生了。少數夫婦彼此不滿意,但為了子女勉強維持婚姻家庭,等子女長大,維系婚姻關系的紐帶不再起作用,只能以離異告終。也有一些家庭,中年夫婦面臨性生理與性心理的改變,由于未能及時調適,導致性生活不協調,婚姻不滿足感增加,而跌入婚外情的陷阱。